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月夜愁

一首曲調來自台灣平埔族歌謠的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月夜愁是发表于1933年的台语唱片流行歌,周添旺作词[1]邓雨贤作曲[2]纯纯录音演唱[3],由古伦美亚唱片发行,歌词描述在台北三线路等候爱人相会的心情。[4]同时期在古伦美亚的专属歌手林氏好(林是好),据说也曾公开演唱这首歌。[5][6]

事实速览 汉字, 白话字 ...

此曲曲调马偕采谱的圣诗歌〈拿阿美〉(Naomi)相仿,而旋律是来自于平埔族歌谣。[7][6]这首歌传唱后世,1970年代改编为华语歌曲〈情人再见〉也相当流行。[8]

历史

明治37年(1904年)底时台北城墙拆除完毕,明治42年(1909年),以旧城墙原有范围与基石为准而兴建,宽度四十公尺的台北环城道路“三线路”正式完工。[9]之所以被称为三线路,是因为道路仿照欧洲都市规划范例,于路中设置两大绿地作为分隔岛,将路面区分为三车道之故。[4]

1930年代台湾兴起自由恋爱的风气[10],因此许多情侣相约在台北“三线路”上约会散步,当时“东三线”即今日中山南路是唯一有街道路灯的地区,因此吸引恋人来此“赏灯”。周添旺即自此获得灵感写下失恋者的心情,再配上哀愁的旋律,因而在当时广受欢迎。[11][6]

皇民化运动时期,栗原白也受台湾总督府委托将其重新填词日语爱国歌曲〈军夫之妻〉,以鼓励推动台湾人踊跃加入军队报效国家。[12][13][14]

1970年代,此曲再度被庄奴重新填词为华语歌曲〈情人再见〉,由谢雷邓丽君唱红。[8]

此外,凤飞飞[15][16]陈淑桦 [17][18]等人都曾重新诠释此曲。

游戏《返校》引用,并台湾作曲家张卫帆担任改编。[19]

Remove ads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