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埃丽诺·霍奇曼·波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愛蓮娜·霍奇曼·波特
Remove ads

爱莲娜·艾蜜莉·霍奇曼·波特(Eleanor Emily Hodgman Porter ,1868年12月19日—1920年5月21日)是一位美国小说家,其作品多半是恋爱小说、家族小说与滑稽小说,而最著名的作品是《波丽安娜》,此外还有《比莉小姐》。

事实速览 爱莲娜·霍奇曼·波特Eleanor Hodgman Porter, 出生 ...

生平

爱莲娜·艾蜜莉·霍奇曼1868年12月19日出生于新罕布夏州利特尔顿,她的父母是法兰西斯·佛莱契尔·霍奇曼(Francis Fletcher Hodgman)和露薇拉·法兰琪·伍尔逊(Llewella French Woolson)[1][2],天生体弱多病的她,高中时肄业。在养病后进入了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并成为一名歌手。

她在24岁1892年时与约翰·莱曼·波特(John Lyman Porter)结婚,并搬到麻萨诸塞州,从此她开始写短篇故事和后来的小说。

在34岁时成为小说家并发表处女作《金发玛格丽特》。之后发表《比莉小姐》系列的作品后她瞬间成为著名的恋爱小说家。在《比莉小姐》系列发表2年后出版了《波丽安娜》系列,让这作品成为空前绝后的畅销作品,而使的《比莉小姐》系列成为了过去一时的作品。

在半自传式的小说《苏姊姊》出版后于1920年5月21日去世,享年51岁,她被安葬在奥本山公墓[3]

Remove ads

代表作

小说

《金发玛格丽特》系列:[4]

  • 1907年《金发玛格丽特》,原名【交叉的潮流】(Cross Currents)
写实的家族小说。
在大都市与母亲离别的玛格丽特,被送到贫民窟过著困苦的生活时而关闭心灵,但是由于各式各样的体验让她有所成长。在另一方面的母亲,由于失去了女儿也开始有了心病,不过在经过孤儿院的慈善事业的丰富生活中失去了东西。破裂的母女有机会再次重逢吗?
  • 1908年《潮汐的旋转》(Turn of the Tide)
《金发玛格丽特》的续集。
  • 1911年《马可的故事》(The Story of Marco)

《比莉小姐》系列:

  • 1911年《比莉小姐》(Miss Billy)
恋爱小说。最初的畅销作品。
  • 1912年《比莉小姐的决定》(Miss Billy's Decision)
  • 1914年《比莉小姐的结婚》(Miss Billy Married)

《波丽安娜》系列:

  • 1913年《波丽安娜》(Pollyanna)
拥有喜剧式风格的家族小说。在基督使者杂志的周刊上连载。
在双亲过世后同时被阿姨家收养的少女波丽安娜,遵从与父亲的约定“寻找好的一面”,用她的方法改变了贝尔丁斯维尔(虚构的城镇)的人们。
在改变城镇里奇怪的人们的时候,还有在母亲的时代所发生的事情真相大白后,众多神秘的谜团也是本故事有趣的一大特征。
  • 1915年《波丽安娜的青春》(Pollyanna Grows Up)
《波丽安娜》的续集。大幅的追加滑稽要素的恋爱小说。
前半段是前作的续篇,但在之后波丽安娜长大了,与后半段突如其来的滑稽事物与错综复杂恋爱的笑料事物发生。
  • 1913年《六等星牧场的太阳桥女孩》(The Sunbridge Girls at Six Star Ranch)
  • 1916年《正直的大卫》(Just David)
  • 1917年《前往理解的道路》(The Road to Understanding)
  • 1918年《喔!钱!钱!》(Oh Money! Money!)
  • 1919年《纠结思路》(The Tangled Threads)
  • 1919年《黎明》(Dawn)
  • 1919年《基斯的黑塔》(Keith's Dark Tower)
  • 1920年《玛丽·玛丽》(Mary Marie)
  • 1921年《苏姊姊》(Sister Sue)
《波丽安娜》系列的反射性的作品。
艰辛的人苏姊姊,经历过曲折的人生后,看到了真正的爱。
爱莲娜女士的讽刺与毒舌还有滑稽色彩的作品。登场人物的随心所欲的态度让人发自内心而笑。
  • 1921年《一整年》(Across the Years)【死后出版】
  • 1923年《钱,爱与凯特》(Money, Love and Kate)【死后出版】
  • 1926年《小伙计》(Little Pardner)【死后出版】

短篇故事

  • 《耽搁的遗产》(A Delayed Heritage)
  • 《四足信心与二》(A Four-Footed Faith and a Two)
  • 《系统问题》(A Matter of System)
  • 《柯林斯维尔的蘑菇》(A Mushroom of Collingsville)
  • 《艺术赞助者》(A Patron of Art)
  • 《祈祷钟》(Angelus)
  • 《天哪》(Crumbs)
  • 《百万富翁麦克的感恩节》(Millionaire Mike's Thanksgiving)
  • 《那个天使男孩》(That Angel Boy)
  • 《她的眼睛苹果》(The Apple of Her Eye)
  • 《道尔顿与遗产》(The Daltons and the Legacy)
  • 《大象的黑板与保持》(The Elephant's Board and Keep)
  • 《愚蠢智慧》(The Folly of Wisdom)
  • 《荣耀与牺牲》(The Glory and the Sacrifice)
  • 《不可分割的五》(The Indivisible Five)
  • 《黑夫人》(The Lady in Black)
  • 《文字》(The Letter)
  • 《节省的爸爸》(The Saving of Dad)
  • 《当母亲病倒》(When Mother Fell Ill)
  • 《当波丽安扮演圣诞老人》(When Polly Ann Played Santa Claus)
Remove ads

《波丽安娜》系列

爱莲娜的作品《波丽安娜》只有2部而已,最畅销是的迪士尼真人电影版。在作者死后有许多的外传被发表,有(《牧场波丽安娜》、《波丽安娜与金币》等等)。在日本也有很多出版社翻译,而动画化的“爱少女波丽安娜物语”是最畅销的作品。而标题是从比较简易的角川文库古典版入手(而岩波文库、偕成文库版在大书店里并没有被参考用)。

翻译的标题在日本被标记成パレアナ(波丽安娜【帕蕾阿娜】)与ポリアンナ(波丽安娜)而混在一起使用,在于日语标记时由于很难以捉到其字音的关系(其严密的发音分析是Pollyanna的po是在于ポ与パ之间的音的样子,而lly是在于リ与レ之间的音的样子。还有anna是在,アナ或是アーナ的方式标记,而アンナ的罗马拼音标记,其实用来英语里的发音并不是很正确的,但通常日语里都使用アンナ来表示英语里的anna。因此在日语中其名字的标示法还有パレアーナ、ポリアナ、ポリアーナ、パリアナ、ポレアナ的方式标记,也不能说是标记错误)。

主角的名字“Pollyanna”,在当时的美国被使用作为商店和饭店的名字,还有韦氏词典等等,这个字在字典里被标示为“盲目乐观之人”或“喜悦”的意思,之后被作为国际的单字,心理用语等等。

Remove ads

影片方面

电影
  • 1920年 波丽安娜
无声电影
导演:保罗·鲍威尔 、主演:玛丽·毕克馥
  • 1960年 波丽安娜
导演:大卫·史威夫特 、主演:海莉·米尔斯
迪士尼电影。故事中波丽安娜事故的原因被改变成“从树上掉下来”等等,有些被改变。
TV连续剧
  • 1982年 波丽安娜的冒险
在美国的TV连续剧
  • 2003年 波丽安娜
在英国的TV连续剧。
TV动画
在日本的TV动画

参见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