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恋爱成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戀愛成癮
Remove ads

恋爱成瘾是一种与病理性激情的相关行为,这涉及到坠入浪漫关系的感觉,同时对动物和人类相关行为的医学评论所得出的结论。然而当前的医学证据不支持相关行为的成瘾,[1]在《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亦未提及过恋爱成瘾。[2]

Thumb
乔瓦尼·巴格里昂(Giovanni Baglione)的《神圣的爱与亵渎的爱(1602-03)》。

历史

事实速览 外部图片链接 ...

在当代历史中,恋爱成瘾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罗伯特·伯顿“爱的延伸就是疯狂”的格言[3] 。一直持续至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对狼人的研究突出了“他强迫自己有坠入爱河的责任,这是突发性导致强迫坠入爱河。”[4] 后来,桑多拉多在1928年首次普及了“恋爱成瘾”一词:“一个需要更多的爱,更多的慰藉,更多支持的人,就像受挫的人们需要填满什么一样。事实上,这是一种可怕而无法满足的内在空虚。”[5]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在《爱的作品》中也说过:“浪漫的爱使人自由,并在下一刻依赖;浪漫的爱会变得不快乐,会达到绝望的境地。”

但是,直到1970年和1980年代这个概念才广受欢迎。斯坦顿·皮埃尔在1975年的著作《爱与瘾》开始普及,这项工作是“关于我们的社会如何定义和建立亲密关系的社会评论,所有这些社会方面的因素都已被消除,人们对恋爱成瘾的关注已朝着将其视为个体,可治疗的心理病理学的方向发展。”[6] 1976年,开始出现了一个节目“性与爱成瘾者匿名”,这是建基于“ 匿名戒酒会”。他们于1986年发表了《基本文字,性爱和成瘾者匿名》,讨论了恋爱成瘾和性成瘾的特征以及如何从中恢复。[7] 截至2012年底,“性与爱成瘾者匿名”的成员已增长到16000名,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8]1985年,罗宾·诺伍德的《太爱了的女人》谈及了女性对爱情的依赖。2004年,针对恋爱成瘾者的研究员创建了一个程式:Love Addicts Anonymous。此后,1990年代和2000年代关于恋爱成瘾得到了普及。

Remove ads

文化实例

  • 在《爱之屋的间谍》中,Sabina看到她的“爱情焦虑症”类似于吸毒者、酗酒者和赌徒。 同样有著不可抗拒的冲动、紧张和强迫,然后克服到冲动之后变得沮丧。[9]结果,她后来被描述为“感觉像被奴役的恋爱成瘾。”[10]
  • 《无与伦比的吉夫斯》中有一位名叫Bingo的角色,这名角色不断结识一位新女性,并且他认为每一位女性都比以前见过的女性都要出色,但每段关系都失败,然后又再结识,一直持续下去。 [11]
  • 希波的圣奥古斯丁 -“那时我来到迦太基,一个邪恶的大锅在我的耳朵里唱歌”[12]“从根本上讲,可以被称为恋爱成瘾者。这一切都令人不安,倾向于“将自己全投入到关系中,并在感情上变得忘我”。[13]
  • 《草丛中的辉煌》都讲述了恋爱成瘾。娜塔莉·伍德在男友离开她时进入了一个精神病院。“尽管曾经如此耀眼,现在就永远消失在我眼前。尽管没有什么能使草木灿烂的时光,花中荣耀的时光恢复原状。我们不会感到悲伤,而是会在剩下的力量中找到力量;曾经必须是原始的同情;在那春天舒缓的思绪中,摆脱人类的痛苦。透过死亡的信念,带来了哲学思想的年代。” –威廉·华兹华斯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