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戈亚尼亚事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戈亞尼亞事故
Remove ads

戈亚尼亚事故(葡萄牙语:Acidente radiológico de Goiânia)是一场放射性污染事故,发生于1987年9月13日的巴西戈亚斯州戈亚尼亚。事故起因是一处废弃医院遗留的放射治疗源未被妥善保管,遭人盗走并被多人接触,最终导致四人死亡。事后约有112000人接受放射性污染检测,其中249人确认遭到污染。[1][2]

事实速览 日期, 地点 ...

在随后的清理行动中,当地多处地点必须铲除泥土表层,并拆除若干房屋。这些房屋内的所有物品,包括私人财物,都被集中销毁或焚化。《时代杂志》将此事件列为全球“最严重的核灾之一”,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则称其为“世界上最严重的放射事故之一”,并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列为第五等级(具有场外风险事故),与温斯乔火灾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同等。[3][4]

Remove ads

放射源概述

事故中的放射源是一个小型金属囊,由93克(3.3盎司)具高放射性的氯化铯(由铯-137组成的一种铯盐),以及包覆在外,以制成的遮蔽罐所组成。该放射源安置于一种“轮式”放射治疗设备中,透过转动机构,放射源即可在储存位置与放射位置之间调动。[1]

Thumb
组件的运作原理。这类放射治疗设备通常配有长形准直仪英语Collimator,用以将辐射集中成狭窄的光束。铯-137金属囊在图示中以蓝色矩形表示,而伽马射线则由开口处射出。
更多信息 戈亚尼亚放射源, (太贝可) ...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称,该金属囊属于“国际标准容器”,尺寸为直径51毫米、长48毫米。内含的铯-137放射性活度约为每公斤814太贝克(TBq·kg−1),半衰期为30年;在距一公尺处的辐射剂量率达每小时4.56(456 rad·h−1)。治疗设备的序号不详,无法完全确认来源,但一般认为这套设备是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制造,并供戈亚尼亚的一家医院用于放射治疗。[1]

这枚放射源在1971年的原始放射活度为74 TBq(2,000 Ci),至1987年事故发生时衰减至50.9 TBq(1,380 Ci)。善后清理行动中回收了约44 TBq(1,200 Ci),仍有约7 TBq(190 Ci)残留于环境中。至2016年时,因放射性衰变,环境残留的活度已降至约3.5 TBq(95 Ci)。

Remove ads

事件过程

戈亚尼亚放射治疗研究所(Instituto Goiano de Radioterapia,简称 IGR)是一家位于戈亚尼亚的私人放射治疗机构,距离该市市中心仅约一公里。[1] 该机构于1977年购置一台以铯-137为基础的放射治疗装置,[5] 并在1985年搬迁至新址时将此设备遗留在旧院区。旧址的产权随后成为 IGR 与天主教组织圣文森保禄善会英语Society of Saint Vincent de Paul之间的法律争议。[6] 1986年9月11日,戈亚斯州法院表示已知晓该建筑内仍存有放射性物质。[6]

1987年5月4日,也就是失窃发生前四个月,当时一间公务员保险机构(名为Ipasgo)的主任动用警力,阻止 IGR 的一名业主卡洛斯·菲格雷多·贝泽里尔(Carlos Figueiredo Bezerril)试图回收放射源。事后,贝泽里尔警告 Ipasgo 主席利西奥·特谢拉·博尔热斯(Lício Teixeira Borges),若不处理此事,他就得对“铯弹”可能引发的后果负责。[6]

戈亚斯州法院其后指派了一名警卫看守该地点。[7] 与此同时,IGR 的业主们多次致函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英语National Nuclear Energy Commission(CNEN),警告在该废弃场所存放的放射治疗机器非常危险,他们却因为法院的禁令而无法自行移除该设备。[6][7]

Remove ads

放射源失窃

1987年9月13日,负责看守旧址的警卫缺勤,罗伯托·阿尔维斯(Roberto dos Santos Alves)与瓦格纳·莫塔·佩雷拉(Wagner Mota Pereira)借机闯入部分拆除的 IGR 废弃院区。[7]两人拆解了部分放射治疗机器,并将含有放射源的组件放到手推车上偷运回罗伯托家中,认为可以当作废金属出售。当晚两人就因为辐射中毒出现呕吐症状。

翌日,佩雷拉开始腹泻、头晕,左手肿胀并出现与放射孔形状相同的灼伤,导致最后需要截去部分手指[8] 9月15日,佩雷拉到当地诊所就医,但被误诊为食物中毒,只被请回去休养。[1] 罗伯托则继续拆解装置,取出里面的铯金属囊。拆解时长时间的辐射暴露使罗伯托的右前臂严重溃疡,后于10月14日被迫截肢。[9]

9月16日,罗伯托用螺丝起子刺穿了胶囊的观察窗,看见内部散发出蓝色光芒,随后挖出部分萤光粉末,以为是火药而试图点燃未果。[1] 这种蓝光的成因在当时并不确定,IAEA 后来推测可能与电离空气发光、物质本身的萤光性或是契忍可夫辐射有关。1988年,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解封铯-137放射源时也发现过同样的蓝光现象。[1]

9月18日,罗伯托将装置卖给附近的一家废铁场。当晚,场主德瓦伊尔·阿尔维斯·费雷拉(Devair Alves Ferreira)注意到金属囊发出蓝光,误以为是宝物或超自然之物,便将其带回家中。接下来三天中他不断邀请亲友前来观赏这种奇异的萤光粉末。

9月21日,费雷拉的一位朋友(在 IAEA 报告中代号为“EF1”)用螺丝起子取出数粒米粒大小的萤光物质,费雷拉随后分送给亲友。当天,他的妻子玛丽亚·加布里埃拉·费雷拉(Maria Gabriela Ferreira,37岁)开始出现病状。9月24日,费雷拉的弟弟伊沃(Ivo)又取出部分粉末带回自己家并洒在地板上。他六岁的女儿莱德·费雷拉(Leide das Neves Ferreira)之后在地板上吃东西时,[10] 因玩耍而将蓝光粉末涂抹在身上并展示给母亲看,最终吸收了约1.0吉贝可(GBq),辐射剂量高达6.0(Gy),属致死剂量,医疗介入无效。[11][12][13] 她的母亲卢尔德斯·费雷拉(Lurdes Ferreira)也因此受到辐射影响而生病。[14][15]

9月25日,费雷拉将部分废金属卖给第三家废铁场。随著更多人陆续出现严重病征,妻子玛丽亚最早意识到异常。[16] 9月28日,也就是发现放射源的第十五天,她将材料从废铁场追回并送往医院。

9月29日上午,一名听闻情况而来的医学物理学家[17]使用闪烁体探测器确认其具放射性,并立刻通知当局。当天结束前,市、州以及巴西联邦政府皆已知晓这起事故。

健康结果

核事故的消息在当地、全国和全世界的媒体大肆报导。几天之内,将近13万人涌到医院,担心自己受到核污染。当中,250人确实是受到核污染,部分人的皮肤仍有辐射残馀。最后,有20人出现了放射病症状并要接受治疗。

死难者

标示了事发时年龄,辐射摄取量以戈计。

  • 阿德米尔松·阿尔维斯·德·索萨,终年18岁(5.3戈),是德维尔废品厂的员工。他碰过放射源。他出现肺部衰竭、内出血和心脏衰竭,于1987年10月18日离世。
  • 伊斯哈埃尔·巴普蒂斯塔·杜斯·桑托斯,终年22岁(4.5戈),同样是德维尔废品厂的员工,为了抽取出铅而碰过放射源。他出现了严重的呼吸道和淋巴系统并发症,最终入院治疗,六天后于1987年10月27日离世。
  • 莱德·费雷拉,终年6岁(6.0戈),是伊沃·费雷拉的女儿。当国际医疗团队来到医治她,他们发现她被单独关在隔离房,因为员工全都不敢靠近她。她逐渐出现上半身肿胀,脱发,肾脏与肺部衰竭,以及内出血。于1987年10月23日在里约热内卢Marcilio Dias海军医院离世,死于“败血症和全身感染”[18]。她被葬于戈亚尼亚一个普通的墓园,装进一副特制的玻璃纤维棺材,再加上铅涂层,以免核辐射传播。虽然有如此措施,但她将要土葬的消息造成了近2000人于下葬当天在墓园暴动,全部人都惧怕她的遗体会毒害周遭的土地。暴动人士尝试用石和砖封路,阻止她下葬[19]。诸多阻挠下她还是入土为安了。
  • 玛利亚·加布里埃拉·费雷拉,终年37岁(5.7戈),是废品厂老板德维尔·费雷拉之妻,接触该物质后三天出现症状。她情况转差,出现脱发和内出血,尤其是四肢、眼睛和消化道。她患有精神错乱、腹泻和急性功能不全,并于1987年10月23日,接触后大约一个月,与她的侄女同一天死于“败血症和全身感染”[18][20]

德维尔·费雷拉自己存活了下来,即使他辐射摄取量达7戈之多。他于1994年死于肝硬化,因为长年抑郁症酗酒而造成[21]。伊沃·费雷拉于2003年死于肺气肿,此前他还患有抑郁症[22]

Remove ads

其他人

下面的条形图显示了46名受核污染最严重的人的结果。有些人在高剂量辐射中幸存下来。在某些情况下,这被认为是因为剂量的吸收是断续的[1]。随著时间的推移,身体的修复机制将逆转辐射造成的细胞损伤。如果剂量分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机制可以减轻辐射中毒的影响。

Thumb
This is a barchart showing the outcome for the 46 most contaminated people for whom a dose estimate has been made. The people are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 according to dose.

其他受影响的人

其后,大约11万2000人接受了核污染检查;249人发现出高度核辐射水平[1]。当中的129人出现体内核污染。多数出现体内核污染的人只有微小剂量(50毫希以下)。1000人被确定遭受了超过一年的背景辐射剂量;据估计,这些人中97%的剂量在10到200毫希之间。

2007年,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确定戈亚尼亚事故幸存者的铯-137相关疾病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同。尽管如此,仍然会向幸存者发放补偿,他们因这事故而在日常生活中受辐射相关的排斥和歧视[23]

法律事务

就在事故出现死亡案例后,三位在戈亚诺研究所工作的医生被控以过失罪。由于事故发生于1988年宪法之前,再加上该物质由院方取得而不是单一拥有人,所以法院不可以裁定研究所拥有人需要负责。其中一个拥有研究所的医生因为建筑的废弃状态而被罚款10万巴西雷亚尔民事诉讼之下,两位偷出放射源的盗贼并不在被告之列。

2000年,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被法院要求支付130万巴西雷亚尔(近75万美元)的赔偿,保证对直接或间接受灾人士,以及其三代的后代提供医疗和心理治疗[24]

善后工作

物品及地方

许多事发地点的泥土表层被移除,大量房屋被拆除。所有这些房屋内的物品,包括个人物品,全部没收并检验。那些没有测出辐射的物品会包在塑胶袋里,而被测出辐射的就会接受除污或者废弃。产业方面,接受除污还是废弃就只以经济价值和除污难易度衡量。关于这一点,国际原子能机构觉得为了减低事故的心理创伤,当局应该提高清洁私人物品例如珠宝相片的努力。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没说清楚当局有多大程度实施这对策。

媒介和方法

清空民居后,当局用真空吸尘器去除尘埃,然后检验水渠的辐射活量。表面有涂漆就将它清除,地板就用酸液和普鲁士蓝的混合物处理。屋檐接受吸尘以及洒水清洁,但有两栋房子需要拆除屋檐。清理造成的废料被带出都市,藏于一个偏远地方。

黏土、混凝土、泥土和屋檐使用了硫酸配明矾清洁。铯离子对许多黏土具有高亲和力。经过打蜡的桌子和地板在使用了有机溶剂后再处以明矾与硫酸。合成地板、机器和打字机就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溶解的明矾处理。

普鲁士蓝被用来对许多人进行内部除污染,尽管到了使用时,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已经从血液中迁移到肌肉组织,大大减弱其功效。受害者的尿液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以压实废物以便于储存。

回收

善后工作在这事故比较困难,因为容器打开了,而且其放射物质带有水溶性。如果是密封的放射源,就只需要获取它,收在铅制容器内,并且运送到核废料储存设施。回收遗失的放射源的话,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要小心计划,用起重机等仪器筑起阻隔墙困住放射源以保护善后人员。

受污染地区

事实速览
Thumb
2020年德维尔·费雷拉的废品厂的景象

戈亚尼亚事故使显著核污染遍及Aeroporto、Central和Ferroviários区。就算经过善后,仍然有7太贝可未能统计。

部分关键核污染位址:

  • 戈亚尼亚戈亚诺研究所 (16°40′29″S 49°15′51″W)[1] 值得注意的是该位址仅是该致命且不安全的材料的来源地,并非放射性容器被暴露或破坏的地点。戈亚诺研究所将其诊所搬到了市内另一个地点,[25]原址在2000年左右被现代化的 Centro de Convenções de Goiânia(戈亚尼亚会议中心)所取代。
  • 罗伯特·阿尔维斯的家 (16°40′07″S 49°15′48″W)[1] 在Rua 57。放射源在这里大约有六天,并受到局部破坏。
  • 德维尔·费雷拉的废品厂 (16°40′02″S 49°15′59″W),[1] 在Rua 15A (“垃圾场I”) 在市内Aeroporto区,管有这些物品七天。铯容器被完全拆除,散播了严重的核污染。调查人员在废料场的中间发现了高达1.5 Sv·h−1的极端辐射水平。
  • 伊沃·费雷拉的家 (16°39′50″S 49°16′09″W)[1] (“垃圾场II”),在1F Rua 6。一些污染散布在房子周围,导致莱德·费雷拉和加布里埃拉·玛利亚·费雷拉死亡。相邻的垃圾场发现了剩馀来自戈亚诺研究所设施的零件。房屋受到严重污染,辐射剂量率高达2 Sv·h−1
  • 垃圾场III (16°40′09″S 49°16′48″W).[1] 这个垃圾场拥有这些物品三天,直到它们被送走。
  • 卫生中心(Vigilância Sanitária) (16°40′30″S 49°16′23″W).[1] 该物质在这里受隔离,而触发官方的善后应对。

其他发现受污染的地方:[26]

  • 3辆公车
  • 42栋房屋
  • 14部汽车
  • 5只猪
  • 5万卷卫生纸

后续

遗弃的金属囊

原先盛著放射源的金属囊很快被巴西军方寻获,自此该空罐在里约热内卢的Escola de Instrução Especializada(专业指导学校)展出,纪念这场事故及在事故中参与善后工作的人。

研究

1991年,一群研究员搜集了高度暴露生还者的血液样本。其后的分析带来了多篇学术文章[27][28][29][30]

媒体

1990年电影《Césio 137 – O Pesadelo de Goiânia》(铯-137——戈亚尼亚的恶梦),将事故改编成的电影,由罗伯托·皮雷斯(Roberto Pires)出品。它在1990年的巴西利亚电影节获得多个奖项。

地球超人》于1992年播出的其中一集“A Deadly Glow”影射了这场事故,尽管它有一个更快乐的结局。不过,它确实使用了铯-137作为污染源,以及讲述两个小孩不知不觉地把玩它,类似莱德·费雷拉那样,但与卡通不同的是莱德因此而死。

2024年香港灾难片《焚城》里提到了这个核泄漏事件,剧情中的核泄漏源头亦与此事故相似(回收场内的黑工因认知不足,非法偷取废弃医疗仪器内的放射物质)。[31]


基金

戈亚斯州政府于1988年2月成立了莱德·费雷拉基金(Fundação Leide das Neves Ferreira),研究事故后对人口的污染程度,以及向受影响的人提供帮助。

参见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