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戈壁神翼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戈壁神翼龙属
Remove ads

戈壁神翼龙属学名Gobiazhdarcho直译:戈壁沙漠阿兹达哈卡”)是神龙翼龙科灭绝的一个属,化石发现于晚白垩世的蒙古巴彦思楞组英语Bayanshiree Formation。该属仅有察氏戈壁神翼龙Gobiazhdarcho tsogtbaatari)一个种,是根据三块颈椎所建立。戈壁神翼龙是风神翼龙的近亲,与之共存的英雄翼龙则是哈采格翼龙的近亲。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Thumb
图中为蒙古的白垩纪化石产地,戈壁神翼龙发现于其中D区域(巴彦思楞组)的布汗特地区

1995年,林原自然科学博物馆与蒙古古生物学中心联合发起古生物考察,在蒙古戈壁沙漠开展野外工作,期间在东戈壁省巴彦思楞组英语Bayanshiree Formation的布汗特(Burkhant)地区采得三块连续的颈椎。标本编号为MPC−Nd 100/302,由枢椎(融合的第一及第二节颈椎)、第三节颈椎及第六节(阿韦里亚诺夫于2014年鉴定为第四节[1])颈椎后段组成[2]。2009年,渡边真人等人描述了此标本及同一地层拜申察夫(Bayshin Tsav)地区发现的其它单个翼龙颈椎。作者没有为任何一件标本命名,但深入讨论了这些标本的解剖形态及可能的系统发育关系[3]

2025年,罗德里格斯·佩加斯(R. V. Pêgas)、周炫宇和小林快次根据布汗特的神龙翼龙科化石描述了翼龙类新属新种察氏戈壁神翼龙(Gobiazhdarcho tsogtbaatari)。属名由发现标本的戈壁沙漠波斯神话中的龙形生物阿兹达哈卡组成,种名则致敬蒙古古生物学家希什杰夫·察巴塔尔(Khishigjav Tsogtbaatar)。同一篇论文中还将拜申察夫标本建立为神龙翼龙科新属英雄翼龙[2]

在戈壁神翼龙和英雄翼龙被命名之前,蒙古唯一获得学名的翼龙是准噶尔翼龙科娇小湖翼龙[4],化石发现于萨甘察夫组英语Tsagantsav Formation[2]。该国还发现过其它几种分类不明的零散翼龙遗骸,包括疑似的蛙嘴龙科古魔翼龙科[5]古神翼龙超科[6]标本、驰龙科胃中发现的一根疑似属于神龙翼龙科的长骨以及一种巨型神龙翼龙科的破碎遗骸[7][8]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戈壁神翼龙(橙色较大者)、英雄翼龙(蓝色较小者)及鸟脚类恐龙戈壁鸭龙在巴彦思楞组环境中的复原图英语life restoration

根据正模标本椎骨的尺寸(第三节颈椎为9.06厘米(3.57英寸)长)推测戈壁神翼龙翼展宽3—3.5米(9.8—11.5英尺),与欧洲神龙翼龙韦氏翼龙浙江翼龙相仿。该标本可能属于一只接近骨成熟(生长完全)的晚期亚成体,这一点是根据缺乏未成熟翼龙骨骼常见的颗粒结构及寰枢椎完全融合(均为成年翼龙特征),再加上缺乏肋骨与椎骨间的融合(骨骼未成熟的表现)而确定。相较之下,与之共存的英雄翼龙即便生长完全体型也要小很多,翼展也仅有1.6—1.9米(5.2—6.2英尺)宽[2]

分类

为确认戈壁神翼龙的谱系关系,佩加斯等人在一个以翼龙为中心的综合系统发育数据集中对该属进行评分,该数据集由周炫宇等人(2025年)的分析改编而来[9],后者则衍生于佩加斯(2024年)的分析[4]及其它早期文献,并根据最新文献修订而成。分析将戈壁神翼龙恢复为日本翼龙姐妹群,两者皆属于风神翼龙族内一个早期分化的进化支,其中包含与风神翼龙的关系近于哈采格翼龙的神龙翼龙科物种。结果如以下分支图所示[2]

神龙翼龙科
磷矿翼龙类

博斯托贝咸海神翼龙 Aralazhdarcho bostobensis

朗根多夫欧洲神龙翼龙 Eurazhdarcho langendorfensis
毛里塔尼亚磷矿翼龙 Phosphatodraco mauritanicus
短喙韦氏翼龙 Wellnhopterus brevirostris
Phosphatodraconia
临海浙江翼龙 Zhejiangopterus linhaiensis
马氏西北风神翼龙 Mistralazhdarcho maggii
南美风巨神翼龙 Aerotitan sudamericanus
长颈神龙翼龙 Azhdarcho lancicollis
风神翼龙类
哈采格翼龙类

蒙古英雄翼龙 Tsogtopteryx mongoliensis

北方寒翼龙 Cryodrakon boreas
塔米斯阿尔巴翼龙 Albadraco tharmisensis

普伊(Pui)的神龙翼龙科(LPB (FGGUB) R.2395[10]

巨怪哈采格翼龙 Hatzegopteryx thambema
Hatzegopterygia
风神翼龙族
御船日本翼龙 Nipponopterus mifunensis

察氏戈壁神翼龙 Gobiazhdarcho tsogtbaatari

费拉德菲亚阿氏翼龙 Arambourgiania philadelphiae
长颈地狱翼龙 Infernodrakon hastacollis

天蛇死神翼龙 Thanatosdrakon amaru

劳氏风神翼龙 Quetzalcoatlus lawsoni
诺氏风神翼龙 Quetzalcoatlus northropi

近似风神翼龙未定种(FSAC-OB 14[11]

Quetzalcoatlini
Quetzalcoatlida
Azhdarchidae

古环境

Thumb
巴彦思楞组英语Bayanshiree Formation各种恐龙的体型比较

戈壁神翼龙化石发现于巴彦思楞组英语Bayanshiree Formation的布汗特地区。对该地层的磁性地层学检测确认整个巴彦思楞组的地质年代均位于白垩纪超静磁带(Cretaceous Normal Superchron)期间,该极性期仅持续至桑托期末年便结束。此外方解石铀铅测年估计该地层的年龄介于距今95.9 ± 6.0百万年至89.6 ± 4.0百万年之间,即从阿尔布期持续至桑托期结束[12][13]。从现有证据来看,该地层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下部从森诺曼期持续至晚土仑期,上部从晚土仑期持续至桑托期[14]。布汗特地区则属于巴彦思楞组上部[2]

河相湖相钙质沉积物表明巴彦思楞组有着较弱的半干旱气候,且存在由大型曲流湖泊组成的湿润环境。巴彦思楞(Baynshire)与布汗特(Burkhant)两地的许多砂岩层皆有大规模交错层理,似乎印证了大型曲流的存在,这些大型水体可能排空了当时戈壁沙漠东部的水源[15][12]

巴彦思楞组动物相极具多样性,其中既有恐龙也有非恐龙物种。布汗特地区还发现过大型驰龙科阿基里斯龙[16][2]。其它区域发现的兽脚类包括镰刀龙下目双爪龙死神龙秘龙慢龙[17]暴龙超科王子龙[18]似鸟龙下目似金翅鸟龙[19]。植食性恐龙包括甲龙类篮尾龙白山龙[20]、小型头饰龙类阿米特头龙厚头龙类)和雅角龙角龙类[21][22]鸭嘴龙超科戈壁鸭龙[23]蜥脚类长生天龙[24]。其它动物则包括鳄形超目南雄龟科半水生爬行动物及各种鱼类[14][25]。从博尔古韦(Bor Guvé)与哈拉库图(Khara Khutul)两地发现了大量水果化石[24]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