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渝地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渝地区,又称成渝城市群成渝经济区成渝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因区域内的两大核心城市——成都市重庆市(简称“渝”)而得名。成渝地区自然禀赋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中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也是中国内陆领事馆最多的地区。[1]

事实速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概览 ...
事实速览 成渝城市群, 概览 ...
事实速览 成渝经济区, 概览 ...

狭义的成渝地区仅仅是指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沿线的狭长地带。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成渝地区由一个地理区域扩展成为一个经济区域:成渝经济区,包含了四川盆地的绝大部分地区,其中包括重庆市的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的117个区县市,区域面积为20.6万平方公里,2010年区域常住人口为9140.2万。成渝经济区,特别是作为区域双核的成都市与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经济最发达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2010年,成渝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25万亿元,其中重庆市被纳入成渝经济区的31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达7305.3亿元,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551.3亿元。

在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2]

2020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提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

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4]

Remove ads

历史

  • 2011年3月1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同年5月30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该规划[5]。根据该规划,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将建成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 2014年3月16日,发改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除老牌的三大国家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之外,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四大区域列入国家级城市群之列。[6] 根据该规划,国家将加快培育这些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7]
  • 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8],同年4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9]
  •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中首次出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名词,意味着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
  •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4]
Remove ads

区域范围

成渝经济区

重庆恢复设立中央直辖市的数年后,成渝经济区的前期筹备工作便已展开。2001年,重庆市与四川省共同建立成渝经济区经济合作组织,首批加入的地区包括重庆市的19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0个市。2005年,又分别有重庆市的4个区县和四川省的4个市加入该合作组织。在2011年5月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国家发改委将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在上述基础范围之上扩大,又纳入了相对原成渝经济区落后,但依然具有较快发展潜力的重庆市的8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个市,使成渝经济区的范围扩大到重庆市的31个区县(2011年10月綦江县和万盛区合并后为30个)和四川省的15个市。详细如下列表:

  1. 2011年10月,万盛区与綦江县合并为綦江区。

成渝城市群

在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成渝城市群的具体范围包括:

重庆市

渝中、万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部分地区、云阳部分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彭州市简阳市,大邑县蒲江县金堂县

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江油市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

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

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

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市威远县资中县

自贡市: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

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市,蓬溪县大英县

广安市: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

宜宾市:翠屏区南溪区叙州区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

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营山县仪陇县蓬安县西充县

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

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芦山县

Remove ads

定位与布局

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提升核心地区,培育发展潜力地区,促进要素聚集,形成集约高效、疏密有致的空间开发格局,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

定位

立足西南、辐射西北、面向欧亚,高水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高品质建设人居环境,高层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培育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强化对“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围绕上述总体定位,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 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
  • 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 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 美丽中国的先行区

空间格局

发挥重庆和成都双核带动功能,重点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沿长江和成德绵乐城市带,促进川南、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加快发展,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空间发展格局。

一轴
  • 成渝发展主轴: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资阳、遂宁、内江、永川、大足、荣昌、潼南、铜梁、璧山等
两带
  • 沿江城市带:重庆、泸州、宜宾、江津、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万州
  • 成德绵乐城市带:成都、绵阳、德阳、乐山、眉山
双核
  • 重庆核心
  • 成都核心
三区
  • 川南城镇密集区:自贡、内江、泸州、宜宾的市区和部分县(市)
  • 南遂广城镇密集区:南充、遂宁、广安的市区和部分县(市)
  • 达万城镇密集区:达州市部分地区、万州、开县和云阳部分地区

城市规模结构

以强化重庆、成都辐射带动作用为基础,以培育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建设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支撑,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区域中心城市
  • 渝东北区域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万州
  • 渝东南区域中心、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黔江
  • 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宝成-成昆发展轴带向北和向南辐射的空间节点:绵阳、乐山
  • 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南充
  • 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泸州、宜宾
重要节点城市
小城市与小城镇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发展

在川渝毗邻地区率先打破行政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打通“断头路”构建跨界快速交通通道,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对接,促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省际交界地区融合发展。

  • 广安、合川、北碚
  • 江津、永川、泸州
  • 铜梁、潼南、资阳
  • 荣昌、内江、大足

经济

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南,北接,南连,西通,东邻,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较之于西部其它地区,成渝经济区所包含区县市社会发展基础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相对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容量和潜力,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

成渝经济区人口超过9000万,是中国经济区中人口最多,同时也是人口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拥有2个特大型城市、6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4046万,城镇化率43.8%。区域双核重庆、成都两市是中国西部主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人才水平、基础建设均不逊于沿海城市。两市也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目前,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带。

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2018年这一比例提升至6.6%左右。[3]

Remove ads

交通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地区中交通枢纽港站较密集、交通路网较发达的地区。

铁路

公路


航空

水运

城市轨道交通

管道

  • 兰成渝成品油输油管道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