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我们就是那99%的人

政治口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我們就是那99%的人
Remove ads

我们就是那99%的人(英语:We are the 99%)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政治口号[1]

Thumb
参考“波兰团结工联”图样之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我们就是那99%的人”标志

起源

Thumb
显示美国收入最高的1%收入变化的图表[2][3]。财富分配不均和收入不平等皆为示威者的核心示威原因[4][5][6]。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显示,1980年的“1%”仅占有总收入的9.1%,而于2006年,该数字已升至18.8%。[7]
Thumb
显示美国人民真实收入变化的图表。此图表显示了自1979年至2011年收入最高的“1%”、收入中间的“60%”以及收入最低的“20%”人民的收入变化。[8]

这句口号原本是Tumblr上一个博客页面的名称。该博客页面建立于2011年8月,建立者为一个名为克里斯,年龄为28岁的维权人士。它是2011年8月纽约占领华尔街运动群众大会传单口号“我们是99%”(We The 99%)的一个变体[9][10][11]

“我们就是那99%的人”这句口号最初是由“wearethe99percent.tumblr.com”的博客以模因来推广的[12][13],而滚石杂志的一篇文章则将模因的推广归功于大卫·格雷伯[14]

实际上,“那99%的人”这句话起初是由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0年6月3日在一封给予每日电讯报的信中提及。奥威尔指出“那些人将永远不知道剩下来的99%人的存在”,讽刺富人不理解且不关心大众。

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亦于1947年4月21日的一封寄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朱利安·赫胥黎,关于世界人权宣言的信中提及“那99%的人”。他在信中说:“想想那99%人类所需要的–食物、庇护、一个安全的家庭生活以及远离老板和好事者。不幸的是,那剩馀对权力、理想和意识形态有兴趣的1%,却是发号施令的人”[15]。这句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发布在其网页上,并被教会和国家杂志的一篇于2011年夏季发布的文章引用。[16]

1987年,南美以美大学经济学教授拉维·巴特拉因其作品“最富有的1%的财富比重”而在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排行榜中排行第一[17][18][19]。在2000年总统候选人辩论中,阿尔·戈尔无情地[20] 和令人难忘地[21]指责乔治·W·布什宁可支持“最富有的1%”,而不关注其他人的福利[22]。于2006年,制片人杰米·约翰逊制作了一出纪录片名为《百分之一》(The One Percent)。这出纪录片是关于最富有的人和平民之间不断增长的财富差距。纪录片的标题是指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而这1%人口于2011年占了美国收入的38%。[23]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于2011年5月写了一篇名利场文章[24][25][26] ,标题为《在1%中,由1%,为了1%》(Of the 1%, by the 1%, for the 1%),并宣称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占了美国收入的40%[27][28]。在2011年,丹·拉瑟[29]在报道中指出普丽西拉·格里姆和克里斯于9月8日推出了tumblr博客“我们是99%”。[30]

Remove ads

意思

Thumb
奥克兰占领华尔街示威者高举“我们就是那99%的人”标语

这个口号的起源是与人们的收入分布有关。他们相信收入最高的1%人口所作所为均需要由剩馀的“99%”承担[31][32][33]。这句口号被参与占领运动的人[34]视为一个统一的口号[35]根据“华尔街日报”指出,截至2011年10月,收入较低的99%的年收入均在$506,000下。[36]

口号的变体

  • 我们是那1%的人,而我们也站在那99%的人的一方(We are the 1 percent; we stand with the 99 percent):这句口号是由一些属于那“1%”的人提出。提出这句口号的人均表示与那“99%”的人站在同一阵线,并且支持政府向富人提高税收。[37][38]
  • 我们就是那99.9%的人(We are the 99.9%):这句口号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纽约时报专栏版中提出。他认为在考虑收入分配在最近发生的变化的情况下,“99%”设得太低。作为证据,克鲁格曼引用了一个2005年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该报告指出,在1979年至2005年期间,经通胀调整后的收入中位数仅上升了21%,而最富有的0.1%却上升了400%。[39]
  • 我们就是那53%的人(We are the 53%):这句口号是由RedState.com的博客作者埃里克·埃里克森于2011年10月提出[40]。这句口号指的是那53%需要纳税的美国公民。[41]
  • 我们就是那48% (We are the 48%): 这是那些在2016年公投后支持英国继续留在欧洲联盟的人提出的口号,突显在留在和退出欧盟的支持者之间相对均衡的分歧。[42]
  • 我们就是那87% (Wir Sind 87 Prozent):这是由那些在2017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中没有投票给极右翼德国另类选择党的德国人提出的口号。[43]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