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戴尼提

理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戴尼提
Remove ads

戴尼提(英语:Dianetics)是一套精神、心灵和身体之间关系的伪科学理论,由美国科幻小说作家L·罗恩·贺伯特所研究发展出。戴尼提是同样由贺伯特所创办的新兴宗教山达基的理论基石。希腊语 dia 的含义是穿越,nous 的含义是心灵。

Thumb
促销《戴尼提》一书及戴尼提介绍影片、函授课程的摊位,2022年荷兰鹿特丹沙尔洛斯

在戴尼提假设的心灵模型中,心灵有三个部分:

  • 第一部份,是当人处于有意识时所使用的“分析式心灵”(Analytical Mind)。它是记录、思考资料,并提供最正确的解决方案的心灵。
  • 第二部份,是当人受到疼痛而变成无意识时,所用来记录环境状况的“反应式心灵”(Reactive Mind)。它会在人清醒之后,如果环境中有类似于人疼痛时的环境状况,便会不做任何思考使人做出反应,而那些反应都不能用来解决人类世界环境中的问题。
  • 第三部份,接受分析式心灵或反应式心灵的命令去控制身体的“体觉式心灵”(Somatic Mind)。[1]

戴尼提的目标是消除所谓“反应式心灵”,让“反应式心灵”里的内容,归档进“分析性心灵”。成果是人们越来越道德,意识更清楚,更幸福和理智。达成该目标的程序称为“听析”。听析的最终目标是清新者,指一个人不再具有自己的反应式心灵。而朝向清新者但尚未达成清新者的人,被称为待清新者(Pre-Clear,简称PC),也就是正在接受听析的人。[2]

在听析过程中,戴尼提听析员提出一系列问题,企图使待清新者摆脱过去的痛苦经验,而该经验是“反应式心灵”的内容。“听析”运用催眠技巧,旨在使被听析对象产生依赖性和服从性[3]

戴尼提信徒将戴尼提描述为“西方技术与东方哲学”的混合[4]。但科学和医学界对戴尼提却很冷淡,认为它是一种伪科学。由于从业者曾遭受无照行医等指控被捕,贺伯特在新泽西州伊丽莎白市建立的第一个戴尼提组织也在1950年代初即将面临起诉审判[5]。创始人贺伯特决定将戴尼提作为山达基教的一种灵修形式来对外介绍[5]:62–68[6]:81–83[7],除了可以以宗教之名避开医学证明和指控之外,他还看到了减少税收负担的​​优势[8]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1950年贺伯特在洛杉矶进行一个戴尼提研讨会

戴尼提(Dianetis)是山达基的先驱以及分支研究。“Dianetis”这个字源自于希腊文“dia”(穿越)以及“nous”(心灵或灵魂),戴尼提就是“灵魂对身体的影响”。

贺伯特早年是美国纸浆杂志的作家,主要写科幻小说。贺伯特首次将他有关人类心灵的想法,发表于《探险者俱乐部期刊》(Explorers Club Journal)及1950年五月号的《惊奇故事》杂志。当时贺伯特有两位重要的支持者。一是约翰·W·坎贝尔,他是《惊骇科幻小说》的编辑。另一位是约瑟·A·温特博士英语Joseph A. Winter,温特希望医疗团体能够接受戴尼提,因而写了一份论文概述戴尼提疗法的原理与方法,并于1949年把此论文提交《美国医疗协会期刊》与《美国心理学期刊》,但都不为二者接受。

1950年5月,贺伯特发表了《戴尼提:现代心灵健康科学》一书。这本书在该年6月就进入《纽约时报》销售排行榜,并且盘据榜上直到该年年底。但有人指出,书籍零售商曾经收到来自出版社,但已贴有其他书店价格标签的《戴尼提》,因此怀疑销售数字为虚构交易产生,不过这并未经过公允证实。

《戴尼提》吸引了广大群众使用书中的指示,把书中的方法互相应用到彼此身上,并且自己就成为戴尼提的实践者。在这个不断成长的戴尼提运动中,贺伯特发现自己成了其领导者。贺伯特变成一位家喻户晓的演说者,并且在纽泽西州伊莉莎白市,成立了“贺伯特戴尼提研究基金会”。他在基金会训练了第一批戴尼提的谘商员,或称“听析员”。

部分戴尼提的使用者称他们相信一些感受是属于前世的经验。因此在1951年早期,是否存在轮回转世在戴尼提运动内部掀起了激烈的辩论。《惊奇科幻小说》的编辑约翰·坎贝尔,与约瑟·温特医师这两位最初的支持者仍然希望医疗团体能够支持戴尼提,因而主张禁绝带入转世这项议题。然而贺伯特假设一个类似灵魂的概念——希坦——是存在的。这是导致原先非宗教性的戴尼提,演变为山达基教的重要的因素。

戴尼提不久就遭人非议。《美国医疗协会期刊》的编辑莫里斯·费许班英语Morris Fishbein以拆穿假的医术而闻名于世,他就驳斥贺伯特这本书。《新闻周刊》上的一篇文章写道:“戴尼提的概念并不科学,不值得检视或讨论”。1951年1月纽泽西州医疗检验委员会对贺伯特戴尼提研究基金会提起诉讼,指控其未领有执照而教导医疗技术。此项诉讼最后导致了基金会的破产。贺伯特也于1952年失去了他的著作《戴尼提》的版权,1954年才重新获得。

在1950年代,大力支持戴尼提的人中,包括《惊奇科幻小说》的编辑,约翰·坎贝尔,以及约瑟·温特医师。坎贝尔曾出版一些贺伯特的短篇小说;而温特医生则希望他的同事同样会被贺伯特的戴尼提系统所吸引。[9]杰卡布.金恩这位学者称赞贺伯特对印痕的描述:偏差错乱把最好的意图搅乱了。他说:“这些印痕是一连串发育不良的推理,会减少我们做好事的能力,并降低我们求生的能力。”贺伯特将印痕比喻成是“一种心理的附属物”,它会阻碍一个人做出明智决定。[10]金恩进一步坚称,戴尼提能帮助一个人找出不合理恐惧的来源。他强调:“戴尼提为前人的神秘主义做出一项明确阐述,为戴尼提画出一个有限的范围。然而,山达基则远远超过这个范围,它进入前世的领域,甚至是离体的现象,”山达基对离体的定义是,个人能清楚察觉身体与灵魂分离的现象。[11]

于1951年,贺伯特引进了心灵电仪表,作为辅助听析之用。这个装置是基于贺伯特的设计,而山达基人以此作为一个实用的工具,用来检测受听析者心灵状态的变化。

Remove ads

理论

以下根据戴尼提的创始者L·罗恩·贺伯特的定义所写。

戴尼提可揭露不想要的感觉、情绪、意外、伤害及身心性疾病的根源;身心性疾病是指由心理引起生理的疾病。而戴尼提可指出如何有效处理这些状况。

根据《一门科学的演进》这本书,贺伯特年轻时曾亲自探索许多领域,欲了解生命奥秘,游历世界各地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佛教基督教针灸巫术哲学心理学,但这些领域并无法完全解释心灵的问题。于是决定自己著手研究心灵的奥秘。他选择了从催眠术开始。因为他发现催眠术这个古老的学问,似乎有“心灵如何运作”的真相;被催眠的人似乎可以做出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像是听到音乐之后起舞、忘记自己的身分等等。

他研究后发现人在“意识低迷”时很容易被周遭的环境影响,催眠就是应用这样的原理植入“指令”。后来更研究出来人在车祸、手术等无意识状态下也是会被周遭环境影响的,这种无意识时植入的记忆,贺伯特把它称作“印痕”。

贺伯特发现借由减弱及消除“印痕”对人们的影响,可以使人们的情绪提升、发挥原有的潜能、治愈身心性疾病。

Remove ads

印痕(engram)

印痕是一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的心灵记录。

疼痛、麻醉、意外伤害、催眠等等的状况都会产生无意识的状况。印痕一定包含著疼痛,当一个人被印痕的记忆里面的类似的环境、语言、人、事、物所“再刺激”时,会使这个人身体产生莫名的疼痛,而他通常都不知道被再刺激了,只知道自己疼痛、不舒服、或心情不好。

戴尼提和心理学的不同

戴尼提是“由许多公理组成”的一门学问。因为公理是无法被证明,别的哲学理论一般以很少的公理作基础。戴尼提不是心理学、不是精神病学、不是催眠,也不是通灵术

在戴尼提出版发行的三年前,就已有贺伯特撰写的《原始理论》手稿,给对戴尼提有兴趣的人们看。

戴尼提与催眠的关系

戴尼提虽然是研究催眠而产生的,但是贺伯特发现心灵运作的原理之后,了解到催眠只是在心灵中植入“印痕”。

这些催眠植入的指令,或是无意识时所产生的印痕,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与健康状态。戴尼提是一项把印痕清除的心灵技术,它并不赞成使用催眠,戴尼提也不是催眠。事实上,戴尼提认为催眠是十分危险的作法,任何对心灵了解不够透彻的人都不应使用。[12]

新纪元戴尼提和心灵电仪表

贺伯特在心灵方面的持续钻研之后,在1978年出版《新纪元戴尼提》(New Era Dianetics),总结30年的理论与更深入发展。为了更精确地消除印痕的影响,贺伯特在1951年开始研究使用一种可感知微量电流的仪器辅助戴尼提技术,这台仪器被命名为心灵电仪表(E-Meter)。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从60年代已忧虑山达基使用心灵电仪表作无牌行医,在1971年诉讼胜利,法官判定:

该装置应带有一个突出、清晰可见的通知警告说,任何人使用它作听析或任何形式的辅导,在法律上禁止表示有任何医疗或科学依据,不得使人相信或声称该设备是有效于诊断、治疗或预防任何疾病。警告上应当指出,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法,该设备已被美国地区法院谴责作出误导,只允许使用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而电仪表不是医学上或科学上能够改善健康或任何人的身体机能。[13]

科学评价和反对者批评

戴尼提提出了对疾病的非细菌理论,据能干医师的估计,解释了百分之七十的病理。


— 罗恩·贺伯特,《戴尼提:一门科学的演进》[14]

贺伯特的《戴尼提》一书引来了科学和医学界之中反对者的不满评语。美国心理学协会在1950年通过一项决议,呼吁:“请注意事实上,这些主张没有以观察为依据的证据所支持,不能建立科学化的概括理论。”[15][16]随后,有些人对戴尼提无法认同。部份反对的科学家认为戴尼提是个伪科学[17][18]

约翰·李教授在1970年评价戴尼提:

贺伯特的生理和心理理论,是缺乏客观实验性的证实。迄今为止,还没有正规的科学机构,承认他的理论是正确的,例如产前知觉和印痕、细胞记忆、戴尼提遐想、山达基教听析程序的成效。对于无意识期间所记录的意象,现有的知识与贺伯特的理论有所矛盾。[19]


— 约翰·李教授

哲学教授罗伯特·卡罗尔认为,戴尼提缺乏以观察、实践为依据的证据:

贺伯特宣称什么的精神科学,缺乏了作为一门科学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实践性的方法来检验某主张。贺伯特所谓的科学,其关键要素,似乎不能测试,但他一再声称,他从许多实验中,确立了科学事实和数据。现在甚至不能清楚这些“数据”是什么的样子。他的大部分数据,形式上是轶事和猜测......这种猜测用于小说是适当的,而不适宜用于科学。[20]


— 哲学教授罗伯特·托德·卡罗尔

萨姆纳·戴维斯英语W. Sumner Davis有同样的意见:

戴尼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试图以伪科学来使自己正统化......如果贺伯特确实曾经是一个科学家,他应已经知道,真相不是建立在公理上的,事实是不能建立在一些先验 (a-priori) 的知识。一门真正的科学是建立在假设上,而假设则凭借观察到的现象所达成。科学知识,是从观察和测试中获得,而不是先相信了一些潜意识的规定,一些如贺伯特希望我们所相信的规定。[21]


— 萨姆纳·戴维斯英语W. Sumner Davis

英国时报专栏作家奥利弗·卡姆,认为形容罗恩贺伯特这个天下无双的吹牛王最好的人,是马丁·加德纳。加德纳对贺伯特两本书的评论:[22]

我带著双倍的惊讶看完了这两本书。一个如此疯狂的人怎么可能活到 74 岁而没有被判刑?一个拥有如此荒谬的教义和邪恶道德的科幻邪教,怎么可能继续蓬勃发展?我想,愚昧的宗教就像老兵不死,几个世纪过去后才会消亡。


—  马丁·加德纳 [23]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