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戴慧思 (政治人物)
加拿大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戴慧思[3][4][5] CM(Elizabeth "Libby" Davies,1953年2月27日—),加拿大政治人物,1997-2015年间以新民主党党员身份担任加拿大国会下议院温哥华东选区议员,2003-2011年间出任该党的下议院领袖,2007-2015年间则任该党的共同副党魁。晋身联邦政坛之前,她曾于1982-1993年间出任温哥华市议员。
Remove ads
早年和个人生活
戴慧思生于英国奥尔德肖特,父亲为英国陆军少校,1968年举家移居加拿大,翌年落户卑诗省温哥华[6][7]。在父亲介绍下,戴慧思结识了艾力信(Bruce Eriksen),两人热衷于市中心东端社区工作。她一度就读卑诗大学,其后退学并全身投入社区工作,1973年与艾力信等人创立市中心东端住客协会(Downtown Eastside Residents' Association),往后九年间她为该机构任职社区工作者[7]。在戴慧思和该会成员争取下,去向成疑的卡内基图书馆大楼获原址保留并改建成卡内基社区中心,为市中心东端的低收入人士提供活动空间[8]。
戴慧思与艾力信经历24年普通法婚姻[9],直至他于1997年因癌症去世为止[10],两人育有一子[7]。她于2001年成为加拿大首位公开同性伴侣关系的女性国会议员[2][11][12][13]。
从政
戴慧思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竞逐温哥华市议会议席,但皆告落选[7]。她于1980年改为竞逐温哥华公园局委员并告当选,首度出任民选公职[7]。1982年她代表进步选民联盟竞选温哥华市议员,这次则成功当选,并于往后四次市选中顺利连任市议员[7][14]。她于1993年市选代表进步选民联盟竞逐温哥华市长,但败于欧文(Philip Owen)[15]。此后她曾于1994-1997年间受聘于卑诗医院雇员工会,出任人力资源统筹员和人权申诉专员等职务[7]。
戴慧思于1997年联邦大选中代表加拿大新民主党竞逐国会下议院温哥华东选区议席并告当选,首度晋身国会,往后五次联邦大选(2000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和2011年)皆在该选区连任下议员[1]。她曾在下议院出任新民主党评议员,先后覆盖人力资源发展、加拿大祖裔文化、公民及移民、司法和卫生等议题[1]。她于2000年获任为新民主党的下议院副党鞭,2003年则改任该党的下议院领袖至2011年,2007年起兼任该党的共同副党魁[1]。
毒品政策为戴慧思热衷关注的议题之一;她支持透过发放处方海洛英和设立安全注射中心等措施来治疗毒品用者[16]。在戴慧思周旋下,时任联邦自由党政府于2003年同意豁免Insite受《受管制药物与物质法令》第56章监管,Insite遂获准在温市中心东端投入运作,成为北美首间安全注射中心[16]。
她于2010年受访时表示认为以色列自1948年立国起便已占据巴勒斯坦领土,引发时任保守党籍总理哈珀和自由党外交评议员李博等人批评[17]。事后她在《渥太华公民报》撰文就此致歉,并表示她支持两国方案[17]。
新民主党党魁林顿于2011年去世后,时任共同副党魁的戴慧思一度考虑竞逐党魁职务[18],但其后则表示不会参选,并谓她不黯法语为一大障碍[19]。她在该届下议院出任官方反对党卫生评议员,2014年在下议院提出动议向反应停事件受害者提供协助,动议获该院一致支持[20]。
2014年12月,戴慧思宣布不会在来届联邦大选中竞逐连任温哥华东选区下议员[4][20][21],其18年国会议员生涯遂于2015年告终。
Remove ads
退出政治
她于2018年2月表示考虑在同年市选中竞逐温哥华市长[5],但没有参选,并支持同样曾以联邦新民主党党员身份担任国会议员的甘迺迪竞选[22];甘迺迪最终在该届市选当选温市市长。
荣誉
绶带 | 勋章 | 注释 |
![]() |
加拿大员佐勋章(C.M.) |
|
著作
- Davies, Libby. Outside In: A Political Memoir. Between the Lines. 2019. ISBN 9781771134453.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