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戴晴
中國記者與民運人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戴晴(1941年1月8日—),原名傅小庆、傅凝,祖籍江西省临川县,生于中国重庆市,自由作家。生父是革命烈士,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之后戴晴成为中共元老叶剑英的养女[1]。曾任中国航空工业部和公安部技术员、总参一局参谋、《光明日报》记者等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
生平
戴晴之父傅大庆,早于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后随周恩来参加南昌武装起义。1940年,傅大庆与戴晴的母亲杨洁同居;次年结婚(由叶剑英任证婚人)后,傅大庆被派往北平敌占区搞情报工作,直接与第三国际联系。1944年傅大庆遭日本宪兵队逮捕杀害后,戴晴一直由叶剑英收养。[2]
1960年戴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更名为国防科技大学,并南迁湖南长沙)学习导弹专业。毕业后她被分到中央军委总参三所从事情报翻译工作。戴晴后来因此被指为“国安部的特务”。[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戴晴在南京的解放军外语学院进修英语两年。期间她于1987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盼》,把两地分居的知识分子境遇中的酸、甜、苦、辣、咸写得如诉如泣,颇获好评。
进修后,戴晴转到中国作协对外联络部。1982—1989年她在《光明日报》做记者,主持《学者答问录》专栏,访过了很多学者,其中包括方励之、严家其、金观涛等持不同政见者。1989年公开对三峡水电站的环境影响、移民政策等方面提出异议。
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戴晴因为支持不同政见者,在同年7月14日被捕并在秦城监狱关押。她于次年1月21日被释放后,又被监视居住了三个月。
1992年,戴晴获得国际报业联合会自由金笔奖。戴晴曾出现在纪录片《天安门》中,讲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思维变迁。
2017年,戴晴移居泰国清迈[3]。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野夫在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中间,推销“清迈抱团买房方舟计划”。戴晴、李承鹏、唐云等人参与购房[4]。该社区位于清迈古城十多公里外,由31座别墅组成。有着“作家村”和“知交小聚落”美称。戴睛与女儿共同生活于此。2024年9月,戴睛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概括现状,“我现在总结我自己就叫‘三没两不’。三没:没有退休金、没有社保、没有医保;两不,第一我不生病,第二我不请工人,所有的事我都自己做。”[3]
Remove ads
个人作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