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扬州市东关小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扬州市东关小学,原称笃才学堂、两淮高等小学堂、江都县立高等小学校、琼花观小学,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文昌中路241号,是扬州市第一所官办小学堂。

沿革
扬州市东关小学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两淮盐运使程仪洛拨款筹建,是扬州第一所官办小学堂,最初命名为笃材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更名为两淮高等小学堂[1]。
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江都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由一至三年级双轨,分六个班,课程开设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体操、国画、手工、读经等。1925年,学校改办初中,改校名为江都县立初级中学。
1927年,初中迁至羊巷,再在此建立江都县立城区第十二小学。
1930年,学校改名为江都县立第一标准小学。当时陈兰舫复任扬州教育局长,因拖欠教师工资,教职工在12月25日至26日掀起了索薪运动[2]。1931年,学校改名为江都县立实验小学。
1937年,学校改名为江都县立城东小学。同年12月14日,日军攻占扬州,学校被迫停课,学校部分校舍被日军用作军营。1939年复校,改名为江都县立模范小学。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学校改名为江都县立观巷镇中心国民学校[3]。
1949年1月25日,解放军攻入扬州。同年2月,学校改名为扬州市琼花观小学。7月,扬州市政府文教科派黄尔瑛接收学校。7月,学校在湾子街东岳庙建分校。
1951年7月,东岳庙分校让给扬州市公安局做看守所,学校另租韦家井民房作分校。9月,扬州市在市区设立行政区,学校改名为扬州市城北区中心小学。
1952年,撤销韦家井分校。
1963年2月,牛奶坊分校扩建,学校当时有学生一千五百多人,是扬州市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3]。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工参加了集训。1967年1月被迫停课,8月朱国栋调来校主持学校工作,陆锡增协助其工作,当年9月复课。1970年3月,建立小教东关区党支部。1971年,新建学校东侧教学楼两幢。
1972年,学校更名为扬州市东关小学。
1977年,再度改名为扬州市东关中心小学[4]。
1983年,学校教学大楼主楼竣工,牛奶坊分校学生并入总校[3]。
2001年,更名为扬州市东关小学。
Remove ads
校友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