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法耶·兰帝瓦

危地马拉诗人(1731—179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法耶·蘭帝瓦
Remove ads

拉法耶·兰帝瓦(西班牙语:Rafael Landívar;1731年10月27日—1793年9月27日),瓜地马拉西班牙帝国时期诗人、耶稣会士,早年在神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为耶稣会士,西班牙当局决定驱逐耶稣会后流亡意大利博洛尼亚直至逝世,代表作有长诗《墨西哥乡村》等[1]

事实速览 拉斐尔·兰迪瓦尔Rafael Landívar, 出生 ...

生平

拉法耶·兰帝瓦于1731年10月27日出生于西班牙帝国危地马拉都督府西班牙语Capitanía general de Guatemala安地瓜,是西班牙征服者贝尔纳尔·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的后裔,因此其父母在当地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他的住家邻近耶稣会教堂,因此,他从小受到天主教的熏陶,天资聪颖,11岁起便在家乡的圣博尔哈学院西班牙语Colegio Compañía de Jesús (Antigua Guatemala)学习[2]:224-225,1744年,他进入圣卡洛斯皇家宗座大学(今瓜地马拉圣卡洛斯大学)深造,1746年2月,不到15岁的兰帝瓦获得了哲学学士学位,并于1747年5月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3]

在父亲于1749年逝世后,兰帝瓦移居墨西哥,正式加入耶稣会,在墨西哥的一所耶稣会学校教授修辞学,并于1755年晋铎。1761年,回到瓜地马拉后,他担任母校圣博尔哈学院的校长[4]:19-21,但耶稣会在神学、哲学及政治思想上保持传统天主教会理念、反对暴政的立场得罪了西班牙帝国当局,对此,卡洛斯三世于1767年下令将耶稣会从西属美洲驱逐[5],兰帝瓦本人也被迫流亡至意大利博洛尼亚,继续从事耶稣会教育工作,直到1793年9月27日在博洛尼亚逝世,葬于当地的圣玛利亚教堂意大利语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e Muratelle[2]:225。1950年,在意大利、瓜地马拉双边人士的支持下,兰帝瓦的遗骸从意大利移葬回到瓜地马拉[6]:17,现代瓜地马拉也有一所大学以他的名字命名,以向他致敬[7]

Remove ads

文学作品

18世纪的西属美洲文坛受到宗主国西班牙的深刻影响,但欧洲的启蒙运动人文主义思想也在同时传入西属美洲,在地的民族文学开始兴起,在此期间,描写美洲本土题材的诗歌作品也取得了一定成就[8],拉法耶·兰帝瓦的长诗《墨西哥乡村》(Rusticatio mexicana)也是在地民族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原诗分10章,计2,425行,以拉丁文六音步诗句著成,该作品于1782年在意大利再版后增至15卷5,274行[1]。其诗句具有史诗特点,并以描绘墨西哥、瓜地马拉一带的湖泊、火山和野生动物,以及当地人民的生计和娱乐活动见长。但也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具有挽歌和田园诗的风格,反映了他被迫流亡外国的悲怆以及他对家乡瓜地马拉的怀念之情[9]。学者乔治·戴尔(George I. Dale)亦指出《墨西哥乡村》的灵感来自维吉尔的《农事诗》等著作,并认为其是十八世纪拉丁文诗作中最杰出的典范[10]。另一位研究西班牙语文学的学者克森(Arnold L. Kerson)则认为其作品具有现实主义或百科全书派特点,其诗歌内对海狸群体劳动分工、强烈集体精神的描写,亦具有乌托邦的色彩[6]:18-21

不过,在19世纪的瓜地马拉,《墨西哥乡村》的版本却相当稀少,甚至几乎被遗忘,1893年,瓜地马拉外交部长拉蒙·萨拉萨西班牙语Ramón A. Salazar派遣该国驻威尼斯领事前往博洛尼亚,试图了解兰帝瓦的事迹,取得了《墨西哥乡村》的版本,将其翻译成西班牙文,最终于1897年在中美洲博览会上展出,逐渐为瓜地马拉文学界重新认识[2]:226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