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蒙·洛佩斯·贝拉尔德

墨西哥诗人(1888—192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蒙·洛佩斯·贝拉尔德
Remove ads

拉蒙·洛佩斯·贝拉尔德(西班牙语:Ramón López Velarde,1888年6月15日—1921年6月19日),本名拉蒙·莫德斯托·洛佩斯-贝拉尔德·贝鲁门Ramón Modesto López-Velarde Berumen),墨西哥诗人。生于萨卡特卡斯州,卒于墨西哥城。他是墨西哥现代诗歌、拉丁美洲前卫文学的先驱之一,代表作为诗歌《可爱的祖国》。尽管在世时作品没有受到广泛认可,逝世后被公认为墨西哥现代诗歌之父和墨西哥民族诗人。

事实速览 拉蒙·洛佩斯·贝拉尔德 Ramón López Velarde,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拉蒙·洛佩斯·贝拉尔德于1888年出生在萨卡特卡斯州赫雷斯市镇的一个职员家庭,为家中九个子女中的长子。父亲是何塞·瓜达卢佩·洛佩斯·贝拉尔德(José Guadalupe López Velarde)在哈利斯科州担任律师,母亲特立尼达·贝鲁门·亚马斯(Trinidad Berumen Llamas)来自当地的地主家族[1]。由于事业不理想,父亲何塞·瓜达卢佩在家乡赫雷斯创办了莫雷洛斯天主教学校(Colegio Morelos),年幼的拉蒙便在此接受了初级教育[2]。随着铁路的开通和矿业投资的到来,邻近的阿瓜斯卡连特斯市逐渐繁荣,就业机会增加,他的父亲何塞·瓜达卢佩便前往阿瓜斯卡连特斯担任公证人,而拉蒙·洛佩斯·贝拉尔德本人也随父亲来到阿瓜斯卡连特斯,并在当地完成了小学教育[3]

1902年,贝拉尔德回到萨卡特卡斯,在公理神学院学习神学。两年后,他转入阿瓜斯卡连特斯的瓜达卢佩圣玛丽亚公理神学院。在神学院度过的这些年里,贝拉尔德在赫雷斯度过了他的假期。在一次旅行中,他结识了比他大八岁的远亲何塞法·德洛斯里奥斯(Josefa de los Ríos),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其启发的贝拉尔德开始以她为原型创作了多首诗歌,两人甚至试图发展恋情,但遭到了神父的阻止,无疾而终[3][4]:3

1906年,对于文学创作兴趣浓厚的贝拉尔德离开神学院,进入阿瓜斯卡连特斯科学学院,完成了法学预科课程[5],在此期间,他与同学恩里克·费尔南德斯·莱德斯马西班牙语Enrique Fernández Ledesma,并以笔名合作撰写了文学评论《波西米奥》,他们的文学评论引起了另一位作家爱德华多·J·科雷亚西班牙语Eduardo J. Correa的注意,科雷亚曾邀请他们共同出版作品,并参与有关第二代《蓝色西班牙语Revista Azul》杂志的文艺争论,在争论中,贝拉尔德的文风也转向现代主义[3]

1908年1月,贝拉尔德开始在圣路易斯波托西科学与文学学院(今圣路易斯波托西自治大学西班牙语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San Luis Potosí)的法学部求学[6],1909年,他结识了政治家弗朗西斯科·马德罗,并加入了马德罗创建的反对连选连任俱乐部,协助马德罗在圣路易斯波托西建立了党部。1910年,马德罗推翻波菲里奥·迪亚斯,自任总统,1911年10月,贝拉尔德以法学学士身份毕业后,在家乡担任过法官,并曾是马德罗的坚定支持者,但他最终辞职并与马德罗分道扬镳。1912年,他重新与爱德华多·J·科雷亚西班牙语Eduardo J. Correa合作,成为科雷亚创办的《民族报》的专栏作者,写了一些政论文章,又在家乡代表全国天主教党西班牙语Partido Católico Nacional (México)参加了当年的大选,但并没有当选[3]

1914年1月,由于圣路易斯波托西等地局势不稳,贝拉尔德前往首都墨西哥城谋生,在政府部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3]。在人生的最后三年,他住在墨西哥城夸乌特莫克,直到1921年6月19日因支气管肺炎逝世[4]:6,而他在夸乌特莫克的住家则在1981年后以“诗人洛佩斯·贝拉尔德之家西班牙语Casa del Poeta López Velarde”之名被墨西哥国家文物总局列为国定历史艺术古迹[7]

Remove ads

作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墨西哥文坛西班牙语Literatura de México深受现代主义影响,在阿马多·内尔沃、安德烈斯·冈萨雷斯-布兰科、恩里克·冈萨雷斯·马丁内斯等人的影响下,洛佩斯·贝拉尔德早年也追随现代主义潮流,这一阶段的诗歌具有形式精美、形象丰富以及情调忧伤的特点,1915年以后,在何塞·胡安·塔布拉达胡利奥·埃雷拉·雷西格西班牙语Julio Herrera y Reissig路易斯·卡洛斯·洛佩斯西班牙语Luis Carlos López等人的影响下,其作品风格逐渐转向先锋派[3]。贝拉尔德的作品以诗歌为主,他在世时出版了《虔诚的血》(La sangre devota)、《忧虑》(Zozobra),在逝世后还出版有诗集《心声》(El son del corazón)、《雄狮与处女》,散文集《分针》(El minutero)和《二月的礼物》(El don de febrero y otras prosas)等。其诗歌多以爱情、外省市[注 1]宁静生活为主题,具有风格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比喻大胆新奇、诗句散文化的特点,其诗歌也反映了墨西哥诗坛由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先锋派的趋势,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更称贝拉尔德是“将墨西哥引向了当代诗坛门口”的诗人[9]

贝拉尔德的代表作有《虔诚的血》、《可爱的祖国》,《虔诚的血》是其早年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心目中贞洁的理想女性富恩桑塔(Fuensanta)之间的恋情,语言亲密真实[4]:4。诗歌《可爱的祖国》(La suave patria),收录于诗集《心声》中,一般认为是其在墨西哥独立一百周年创作的颂诗,其由十一音节诗句组成[9],在贝拉尔德逝世后,其友人、同时也是墨西哥公共教育部长的何塞·巴斯孔塞洛斯主持印刷了60,000册《可爱的祖国》,用以向民众宣传爱国主义,尽管作家胡安·维略罗西班牙语Juan Villoro认为贝拉尔德在此诗歌中对天主教的影射颇多,并非试图透过这部作品歌颂国家荣耀[10]。但《可爱的祖国》仍以充满柔情的诗句受到了后世评论家的肯定,其被视为墨西哥精神财富中的典范,一些评论家亦指出该作品与墨西哥壁画有异曲同工之美[9][11]

Remove ads

引用

注释

  1. 原文作provinciano,该单词在墨西哥西班牙语中表示墨西哥城以外的州份[8]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