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山国中站
捷運文湖線車站,當地地名「下埤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5月23日) |
中山国中站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松山区交界处,当地地名“下埤头”,为台北捷运文湖线(原木栅线路段)的捷运车站。本站往松山机场站方向即为高架段往地下段之过渡带。
Remove ads
车站概要
车站位于复兴北路上,接近民权东路口、南以西起中山区锦州街、东起松山区富锦街口,车站编号为BR12。原订站名为当地地名“下埤头”,后因中山国中位于邻近巷内而改名。
本站往松山机场站方向为高架段至地下段之过渡带。另外,列车由本站往松山机场站方向行经至民族东路与复兴北路口时,有一个V字型的急转弯,此段正巧又是下坡段,为确保安全,行车速度相当缓慢。
此外,为了便利理解其所在位置,某些台北市的市区公车会在公车路线图或转乘指引中,将此站称为“民权复兴路口”。
车站构造
高架车站,两个侧式月台,一个出入口;另有与站体共构的联合开发办公大楼。
地上 四楼 |
连通层 | 月台联络天桥 |
地上 三楼 | ||
侧式月台,右侧开门
| ||
一月台 | ←![]() | |
二月台 | ![]() | |
侧式月台,右侧开门
| ||
大厅层 | ||
车站大厅(接2号月台)、询问处 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洗手间 (付费区内) |
地上 二楼 |
中间层 | 楼梯、电扶梯转接平台 |
地面 | ||
穿堂层 | 出入口 |
地下 一楼 |
公务层 | 公务区 |
在内湖线通车以前,中山国中站为棕线的北方端点站,因此站内的1号月台(上行,北向)仅作为供乘客下车专用的下车月台,不开放上车。车站北侧留有一段尾轨,一方面预备衔接内湖线轨道,一方面可作为储车调度用,另外因留有横渡线,电联车得以转向并换轨2号月台(下行,南向)继续载客运行。内湖线通车后,与木栅线直通运行,1号月台并开始开放乘客上车。
此外,中山国中站只有一座天桥供双向通行,此设计有别于文湖线其他车站的动线,有两座跨越轨道的天桥,因此在实施到站人潮与离站人潮的分流上较为困难。
历史
- 1996年3月28日:随著木栅线(今文湖线)正式通车而启用(当时即于此站举行通车剪彩典礼)[4]:327。
- 1997年,香港电影《春光乍泄》利用木栅线取景,做为电影最终乔段,并以列车进入本站做为电影的结束。
- 2000年,香港电影《古惑仔6之胜者为王》利用本站一楼门口取景,做为电影桥段之一。
- 2000年,站名英译由Chungshan Middle School Station改为Chungshan Junior High School Station。
- 2003年:配合台北市政府改采汉语拼音为主要译名标准的新政策,站名的官方英译由原本威妥玛拼音的Chungshan Junior High School Station改为Zhongshan Junior High School Station。[5]
- 2009年7月4日:于当日凌晨举行“再见中山国中站仪式”,感谢中山国中站员工及马特拉系统对木栅线13年来的付出,市长郝龙斌压下按钮后两束雷射光直射出去,象征中山国中站随内湖线正式通车而停止作为棕线的端点站。
- 2013年12月12日:上午8时许在本站与松山机场站之间的高架路段,一辆故障列车卡在往松山机场方向,因适逢上班时间,有多名乘客困在车厢内,已紧急排除该状况。
Remove ads
利用状况
根据2024年12月资料,本站每日旅运量约为27,119[2],在台北捷运各站中排行第63名。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公车资讯
站牌名为《捷运中山国中站》、《民权复兴路口》
脚注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