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捞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捞佬(粤拼:laau1 lou2),或捞松(粤拼:laau1 sung1),是广东和广西地区粤语中对北方人和外省人的称谓,通常带有地域歧视与贬义。此词亦衍生出若干相关用语,例如称呼外省年轻男子的“捞仔”、外省年轻女子“捞妹”,以及指代普通话的“捞话”等。
语源与衍生
关于“捞松”一词的来源,常见的说法认为其源自普通话“老兄”(拼音:lǎo xiōng)的音转。1949年解放军解放广东、广西等地后,大批北方人随之南下。当时北方人习惯以“老兄”作为尊称,当地粤语使用者便将“老兄”泛用作其代称。由于当地人普通话发音不准,“老兄”常被读作“捞松”,后来演变为指涉北方人或外省人的称呼。[1][2]
“捞松”最初为中性词,最多带点调侃意味,后来逐渐演变成较明显的贬义,反映了当地语言与地域差异引发的社会情绪。[2]此词随后衍生出若干相关用语,例如称呼北方成年男子为“捞佬”、北方成年女子为“捞婆”、北方年轻男子为“捞仔”、北方年轻女子为“捞妹”、普通话为“捞话”、因推普而不会讲粤语的本地人称为“本地捞”等。[3][4]
用例
在广东地区流传有一句粤语顺口溜“捞松,捞松,不吃葱”,是句反语,用来嘲讽北方人嗜食葱等气味浓烈的蔬菜。[5]
因有许多外省年轻男子前往广州打工,当代粤语中又有用“捞仔”一词指称外省打工人。[6]祖籍浙江义乌的音乐家吴立群, 于1980年代在广州某酒吧乐队担任吉他手时,选择将“捞仔”作为自己的艺名。因为“捞仔”在粤语中是对赴广东打工或谋生的外地人的统称,带有一定贬低意味,吴立群不服气便将此词作为自己的艺名。[7]
2023年6月28日,一名中国内地游客在社交平台小红书发帖,称他在香港迪士尼遭到一名员工以“捞佬”一词在背后辱骂,对此感到愤怒和痛苦,此贴引发网民热议。但有香港网民表示日常生活中从未听闻该词,似乎是广东一带才有这种说法。[8][9]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