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拟籼弄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拟籼弄蝶(学名:Pseudoborbo bevani,英文俗名:Bevan's Swift)又名假禾弄蝶、小纹褐弄蝶、假籼弄蝶、拟籼弄蝶、伪禾弄蝶,是属于弄蝶亚科刺胫弄蝶族的一种蝴蝶。是拟籼弄蝶属(学名:Pseudoborbo)的唯一一种,是一个单型分类[1]。分布于东洋界至澳新界,模式产地为缅甸毛淡棉[2]。幼虫的寄主为农作物[3],亦因此被视作害虫。
Remove ads
种系发生
拟籼弄蝶属曾是个有争议性的分类,有学者承认此属[4][5][6],否认的则归之入籼弄蝶属作为异名[7][8][9],但更新的研究发现她们是两个不同的演化支,不能以多系群建立有效的分类,而且形态学上亦有不同之处,因此拟籼弄蝶被视为独立一属[1]。
分布
巴基斯坦(穆里)、印度(南部地区、中央邦姆霍沃兵站、勒克瑙、孟买、加尔各答、阿萨姆邦)、缅甸、中国(浙江、福建、河南、海南、香港、云南、四川、江西、贵州、陕西)、台湾、泰国南部地区、印尼苏门答腊、澳洲等。
型态
雄蝶前翅长13.5-17.0毫米,前翅翅型近钝角三角形,外缘近顶角处微突出;后翅型近等边三角形,臀角处突出不很明显。翅正面底色褐色,反面底色偏黄褐色。两翅斑纹多变,半透明小白斑斑纹非常细小。两翅缘毛为淡褐色。前翅正面亚顶角区R3-R5室斑各具1个点状小斑;中域通常仅有M3和Cu1室两个小斑,极少数个体M1和M2室也具小斑;仅有1个上中室斑或者无;Cu2室中域通常无斑,偶尔会具1个点状小斑。前翅反面斑纹同正面。后翅正面无斑。后翅反面Rs、 M3及Cu1室各具1个小斑,并呈圆弧状排列,偶尔M2和M1室也会有1个点状斑,有些个体后翅反面完全无斑。
雄外生殖器背兜背部无突起;钩形突基本与背兜等长,末端不二分,基部具向上的角状突起;囊形突较短,末端收缩变细;抱器端粗大,外缘上半部具锯齿状突起,端部向内侧突出;阳茎长而较直,超过2倍抱器的长度,内具长条形的角状突;阳茎末端左侧具细长的指状突起,右侧阳茎端膜上具1个细长的骨质化指状突起。
雌外生殖器的前阴片和后阴片骨质化不明显;囊导管长且骨质化强烈,中部具折痕,交配囊体圆球形[10]。
参见
脚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