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拦轿 (中式婚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拦轿:是指中式婚礼中迎娶队伍从新娘家出村时,村民们会在村口路上设香案拦轿,以讨喜糖、金钱的习俗。[1]又称接道。此习俗在唐代已有,称为障车[2],宋代起开始流行用花轿载新娘到男家,障车也就演变成拦轿。至现代多改用汽车迎亲,虽保留“拦轿”之名,实际上是拦车。

概述

障车是唐代已有的婚俗,[3][4]但当时就有歹徒借障车之名敲诈勒索,以致障车花费竟超过聘礼,所以不少有识之士上表请禁,并严惩歹徒。[5] 接道来源于“劫道”,取劫道的拦路之举,摒劫道之恶名,改名为接道,其目的是为喜庆或等时辰。[3]旧时中国民间认为有接道者是喜庆和缘分,如果没有接道的,既冷清,又说明这家人家在乡邻里人缘欠佳。[3]而接道的人越多,同时也越证明新娘的才貌闻名远近,新郎及其家人也就越光彩。此外,旧时中国民间有些人家不但要求须在特定的吉时良辰拜堂,甚至也要求在特定的吉时良辰新娘才能进入院门。如迎娶队伍过早回来,新郎家人会派人出去将迎娶队伍拦住,等到特定的吉时良辰再进行花轿进家门的相关婚俗仪式。[3]

接道方式也由原来的香案供桌自民国以降简化为布幔、凳子、绳子。接道此俗源于[4]但接道这一婚俗于民间仍流传不绝。除了分派喜糖外,当今接道时也有讨烟酒的,但均为拦路者向迎娶队伍讨要礼品。若拦路者向迎娶队伍送礼品,则为挡喜[6]挡喜是当过村店时迎娶队伍被“接”停下时,有人用长凳横放路中,上放烟酒挡轿,其意乃请鼓乐手或戏班献艺,鼓乐手或戏班就须表演一段曲目,[3]表演完后取走烟酒。

Remove ads

批评

此俗曾在中国大陆于1950年后一度绝迹,但现在于中国大陆又再度出现,且经常有人借此明目张胆拦路抢劫、勒索敛财,恶棍们借口行传统婚俗,公然阻拦劫持婚礼队伍,索要高档烟酒和金钱,不得逞便不罢休,不仅耽误婚礼时程,也使婚礼中原本就十分巨大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7]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