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收获3000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收获3000年》(阿姆哈拉语拉丁转写:Mirt Sost Shi Amit),是一部1976年埃塞俄比亚黑白第三电影,由海尔·格里玛执导,讲述贫苦农户受到的剥削、以及反抗者与剥削者之间的不和,获颁多个奖项。
剧情
一个社会地位低贱的农民家庭养牛、犁地为生,遭受富裕地主的蔑视,他是一名西式装束、对人残暴的封建领主[1]。农民家庭要在封建制度所施加的野蛮和剥削下挣扎求存[2]。有一位反抗者不满地主虐待劳工的行径,两人的关系渐渐变得长期不和[3]。
制作
《收获3000年》在海尔·塞拉西一世被推翻后社会动荡的时代拍摄,扎根于导演格里玛的出身和埃塞俄比亚文化;此电影在格里玛成长的城镇取景,采用了格里玛父亲创作的诗歌和歌曲[1][4]。电影运用了长镜头和追焦的拍摄手法,但使用了较少剪接,试图详细地显示人类挣扎求存的环境,又以梦境连续镜头拍摄现实景象[4][5]。
反响
《收获3000年》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获评7.3分(满分为10分,数据截至2016年7月),并获得奥斯卡·麦考克斯最佳长片奖、乔治·萨杜尔奖以及卢卡诺影展大奖[6]。电影导演尼尔·杨给予此电影7分(满分为10分),形容电影开始的时候像是对乡村生活人类学描绘,看起来传统而墨守成规,但后来在格里玛的手上变得更激进和有趣,观众即使不了解后来发生的埃塞俄比亚饥荒,也会欣赏格里玛描绘埃塞俄比亚风土人情时的威力和独创性[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