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敌基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敌基督
Remove ads

敌基督(英语:antichrist),这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宗教意义上的假冒基督之名宣扬假教义的人,也可以称之为伪基督假基督。常见于一些新兴邪教。二是更通俗意义上的含义,指迫害信徒或违背道德、破坏世界和平的邪恶之人或团体。

基督闪米特诸教中的术语,原意是“受膏者”;古代以色列在国王即位时有将油倒在国王头上的习俗,涂过油的国王称为“受膏者”。在犹太教中,基督是“被神选定”的集祭司先知君王为一身的救世主。在基督宗教中,基督成为拿撒勒人耶稣的专称。

基督教的观点

基督教认为,会有假冒基督的某人否认有关耶稣基督的《圣经》教义而且敌挡他的王国,虐待基督的门徒。凡是伪称代表基督的人、机构和国家,以及擅以弥赛亚自居的人,也可说是基督的敌人。

在《圣经》的执笔者中,惟独使徒约翰使用“敌基督者”一词。在他所写的其中两封书信(约翰一书约翰二书)里,“敌基督者”一词的原文以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出现,一共出现过五次[1]。下页附栏把这个词出现的经文列举出来。从这几节经文可以看出,敌基督者说谎、欺骗人,一心要破坏信徒跟基督和上帝的关系。约翰劝诫徒说:“亲爱的弟兄:来自灵界的主张,你们不可尽信;倒要试验这些来自灵界的主张,看看是不是源于上帝的,因为有很多假先知已经到世人当中去了。”(《约翰一书》第4章第1节

耶稣也曾经警告他的门徒要提防骗子,也就是要提防假先知。他说:“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表打扮得像绵羊,里面却是凶狠的狼。你们凭着他们的果实(即行为),就可以认出他们来。”[2]

Remove ads

新教

现时仍然有传统新教教会复原派教会认为教皇制度就是《圣经》中的敌基督,例如认信路德宗教会、苏格兰改革宗自由长老教会及安息日会。威斯康辛州路德会之《信仰立场书》仍然教导教皇制度就是敌基督。1988年,福音派牧师兼北爱尔兰自由长老教会创办人伊恩‧佩斯利(Ian Paisley)曾公开指控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为敌基督。[3][4][5]

传统新教徒——包括路德宗、改革宗、英国新教徒——相信,有两大关键理由,足以证明教皇制度即是《圣经》中的敌基督。首先,这些教会认为教皇制僭越上帝主权,绕过《圣经》制定教会律法,将没有圣经根据的规条强加于信徒身上,取代上帝的命令。其次,这些教会认为教皇在脱利腾会议中咒诅任何相信《圣经》最核心教义——“本乎恩典、藉著信心”(sola gratia sola fide)得拯救的信徒,是公然否定上帝的儿子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代赎。传统新教认为两项天主教教条,不但是异端思想,更是亵渎。因此认为这是敌基督的象征:即《圣经》所预言中的敌基督。[6][7][8]

Remove ads

评判标准

基督教的圣经和犹太教的圣经并不完全相同,基督教的新约圣经并非属于犹太教的圣经,因而两者依据的圣经的评判标准也不同。

  • 否认耶稣是弥赛亚的人[9]。此条为基督教观点,犹太教不认为耶稣是弥赛亚。
  • 否认耶稣是上帝独子的人[10]。此条为基督教观点,犹太教不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 叛道的人[11]
  • 敌挡基督的真正门徒的人[12]
  • 不愿受基督统治,或妄以弥赛亚自居的人和国家[13]

约翰一书所言是假基督的判定方式,而非不信教者就是基督的敌人。

基督教的历史中,敌基督这个名词被经常引用,例如坡旅甲警告腓立比人,所有传播假基督教条的都是敌基督。因为根据圣经《腓立比书》中第三章第2-3节即已措词强烈的提醒:“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著肉体的。”犬类即比喻那些妨碍人们自由进入圣殿或教堂接触圣经教导;妄自尊大的人,他们夸口自己圣洁却阻挠并害怕别人亲近神追求神的活动。而割礼超越肉体物质教导所延伸的“洁净身心”意义也已在《使徒行传》中明定。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决定不替天主教会发动十字军时,教宗额我略九世就判定他是敌基督者,并将他破门(又称绝罚,即“逐出教会”)处分。而后依诺增爵四世成为教宗之后,再次把腓特烈破门;腓特烈不甘示弱,反过来宣称依诺增爵四世是敌基督者。

谁是敌基督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