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斑状变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斑状变晶
Remove ads

斑状变晶(英语:porphyroblast) 是指在细粒基质的变质岩中,一种大型矿物晶体。通常是自面晶体,但形状也可以部分或完全不规则。

Thumb
石英片麻岩中的 铁铝榴石斑状变晶,长3 cm. 产地: 巴西
Thumb
云母片岩中的黑色石榴子斑状变晶,产地:希腊
Thumb
岩石薄片:石榴子云母片岩中的石榴子斑状变晶。显示白和灰色的弯曲包裹体

变质泥岩中最常见的斑状变晶是石榴石十字石。如果变泥质岩有良好片状结构(例如片岩)而基质是片状云母,斑状变晶更是脱颖而出[1]。 类似斑状变晶是斑晶,它是火成岩中的大晶体。斑状变晶经常与残碎斑晶(porphyroclasts)混淆,它也是大的晶体,但比岩石的基质先生成。

如果斑状变晶中含有少量包裹体,则该矿物被描述为变嵌晶(poikiloblastic)。有时片状基质会被斑状变晶包围成包裹体。斑状变晶的生长,可在变质作用过程之中,之前或之后发生。研究斑状变晶生长与变形的关系,通常是查看其包裹体的形状方向与基质纹理比较来评估[2]

一些石榴石斑状变晶含有弯曲的石英和其他矿物的包裹体,显示出晶体的旋转[3][4]。但是在变质过程中如何旋转,一直是一个争论问题。例如在“螺旋石榴石”中,其包裹体有弯曲尾巴,代表旋转的轨迹。这是在生长过程中,石榴石斑状变晶受剪切而旋转形成的[5]。然而,后来的研究导致了另一种形成模型,基质原就有微褶皱纹理,其方向相对外部参考框架,是保持不变的[6]。目前测试这两种模型的研究报告,大多数支持后者的解释[7]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