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洛伐克语正字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洛伐克语正字法是规定如何正确书写捷克语的一系列规则。斯洛伐克语的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并大量使用点(čárka)、勾(háček)、圈(kroužek)等附加符号。斯洛伐克语正字法中区分硬辅音、软辅音和两性辅音。围绕软元音⟨i⟩和⟨í⟩,有一系列特别规则。
字母与读音
斯洛伐克语有46个字母,其中只有一个二合字母⟨ch⟩,在词典中列在⟨h⟩之后、⟨i⟩之前。[1]
Remove ads
拼写规则
斯洛伐克语的辅音字母按照正字法,可以分为软、硬、两性(中立)三种:
斯洛伐克语中,⟨i⟩和⟨y⟩发音相同,⟨í⟩和⟨ý⟩发音相同。软辅音之后要写软元音⟨i⟩或⟨í⟩。硬辅音之后要写硬元音⟨y⟩或⟨ý⟩。两性辅音之后既可以出现软元音,也可以出现硬元音。两性辅音之后接⟨y⟩或⟨ý⟩的单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需要特别记忆其拼写。[4]:21-22[5]
此外,不被看成是独立字母的二合字母⟨dz⟩和⟨dž⟩,分别与清辅音字母⟨c⟩和⟨č⟩对应。[2]:42
斯洛伐克语中存在成对清浊辅音之间逆同化和词尾清化的正音规则。一般而言,在辅音丛中,浊辅音后若有清辅音,则变为对应的清辅音;清辅音后若有浊辅音,则变为对应的浊辅音。词尾的浊辅音变为对应的清辅音。字母拼写不受该规则影响,仍保持原形,造成书写与发音不一致的情形。[4]:37,69-70[5][3]:18-19
大小写
斯洛伐克语中,存在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的规则。人、地点(包括天体)、区域居民、书刊等文艺作品、团体和组织、重大事件和节日的名称属于专有名词。
- 专有名词只有一个单词,则首字母大写。
- 专有名词由多个单词组成,通常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后续单词无需首字母大写,如Evropská unie(“欧洲联盟”)。
- 若后续单词中包含专有名词,仍要首字母大写,如Univerzita Karlova(“查理大学”)。
- 若后续单词中的类别名不再表示类别,整个专有名词整体性地指某个概念,则首字母大写。如Černý most(“黑桥”)中,表示“桥”的most不用首字母大写。而在得名于这座桥的居民区Černý Most(“黑桥区”)中,Most首字母大写。
- 专有名词之前的类别名不需要首字母大写,如náměstí Míru(“和平广场”)。
- 专有名词中的介词不需要首字母大写,除非位于专有名词之首。
Remove ads
标点符号
捷克语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引号(„ “ ‚ ‘)、冒号(:)等。[3]:32-36
分割词规则
斯洛伐克语中,一个单词在上一行写不完时,可以用连字号将其分割开,把剩余部分写到下一行。斯洛伐克语的分割词规则(移行规则)规定,单音节词不能分割移行,多音节词按音节分割,音节界限有多种可能性时按构词法分割。[2]:105,168
历史

作为书面语的斯洛伐克语兴起于14世纪。当时的正字法受到波兰语影响,较多地使用二合字母或多合字母。15世纪,扬·胡斯推进斯洛伐克语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改革正字法,较多地使用附加符号标注斯洛伐克语特有的音位,此种做法沿用至今。之后,在《克拉利采圣经》及约瑟夫·多布罗夫斯基的先后影响下,斯洛伐克语正字法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模样。[7][8][9]
斯洛伐克科学院斯洛伐克语研究所在1993年推出了新的《捷克语正字法规则》(Pravidla českého pravopisu,PČP),是距今最近的一次修订。《斯洛伐克语正字法规则》有两个不同版本,分别为学术版和学生版。[10]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