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瓦扬布纳特
尼泊尔佛教寺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瓦扬布纳特(尼泊尔语:स्वयम्भूनाथ,罗马化:Swayambhunath)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以西的加德满都谷地,是一座佛教寺庙,也是尼泊尔国家象征。又叫斯瓦扬布寺、四眼天神庙。

名称
该寺庙又俗称“猴庙”(英语:Monkey Temple),因为猕猴生活在庙的西北。藏语称该寺庙为“帕巴香更”(藏语:འཕགས་པ་ཤིང་ཀུན་,威利转写:Phags.pa Shing.kun),意思是“庄严树林”,据说是因山上有不少珍贵树种而得名;但也有说法认为,“香更”(藏语:ཤིང་ཀུན་,威利转写:Shing.kun)是尼瓦尔语Singgu(意为“自体本源”)的变体。[1]该寺庙不单纯是本土尼瓦尔佛教徒参拜,也有其他地区的藏传佛教信徒参访,是尼泊尔仅次于布达纳特的佛教道场。
根据《斯瓦扬布往世书》(Swayambhu Purana)的说法,加德满都谷地以前是一个湖泊。有一朵莲花在此生长,加德满都谷地被称作“斯瓦扬布”(Swayambhu),即“自体本源”、“自我证一”,该寺庙之名由此而来,也意译为“自体放光寺”。[2]
概述
这座寺庙的创建年代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根据《Gopālarājavaṃśāvalī》记载,该寺庙是由李查维王朝国王马纳德瓦(Mānadeva)的曾祖父创建,时间大约在5世纪。该说法似乎已被证实,因为该寺庙的一块损坏的石雕显示,马纳德瓦在640年下令兴建。[2]另一种说法是阿育王到尼泊尔时已存在,后来被毁。
尽管这座寺庙是佛教寺庙,但此处也受到印度教徒尊敬。无数信仰印度教的君主曾经向该寺庙表示敬意,包括加德满都的国王普拉塔普·马拉,他曾在17世纪建设了该寺庙东侧阶梯。[3]
该寺庙的佛塔十分有名,2010年5月又全部翻修一新,这是自1921年大修之后的又一次大修[4][5],也是自建成以后的第15次大修。佛塔的圆顶用20千克黄金重新镀金。2010年的此次大修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西藏宁玛冥想中心(Tibetan Nyingma Meditation Center of California)提供资金,从2008年6月动工的。[6]
斯瓦扬布纳特的佛塔高十三层,象征修行的十三层境界,眼睛象征佛眼无边,鼻是尼泊尔数字一,象征万物归一。寺庙的西北部住著圣猴。据称它们是文殊菩萨的头虱。
在2015年尼泊尔地震中部分被毁。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