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会地理
区域地理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会位于中国南部沿岸,珠江三角洲中部,潭江、西江汇合处,濒临南中国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介乎北纬22度5分43秒至22度48分24秒、东经112度47分13秒至113度15分24秒之间;总面积1387.02平方公里;海岸线14.9公里;地势东北低、西南、西北高,古兜山脉是森林集中的山区;东南部是丘陵,东部、中南部`、中西部为冲积平原。西江及潭江及其众多支流横穿整个新会。
地形
新会境内山与平地各半,是一个海湾沉积的地体。境内山陵可与华南丘陵视为一体,地貌构造体系与广东省其他地方一样。新会约有50%陆地总面积属天然山坡。山脉走向为东──西;南──北,其中以北部的灯盏湖(545m)为圭峰山脉向西方面伸延;西南面崖门的狮子头(986m)则为古兜山脉。
Remove ads
新会岛屿无数。众岛屿以古井岛面积为最大,亦有不少无任何常住居民的小岛用来作养殖业。
自然形成的较大型平地,主要集中于西江与潭江的交汇处。今古洲、睦洲、大鳌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江会平原。这些天然平原土地肥沃,适合耕种。但由于地势低漥,夏天一旦遇上暴雨或西江洪峰,渠务淤塞的地区便会形同泽国。境内其馀平地分布于西、南、东南部各镇。自明代起,人口急剧增多,先民们不断围海造田,逐渐向外扩张可供发展土地。
板块
就地壳板块位置而言,新会位处欧亚板块之内,因此发生强烈地震机会甚微。境内极偶然会感觉到地壳震动,但均不会造成任何伤亡或损坏。
最近一次有感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黎克特制8级,称作四川大地震。
地质
新会的地质主要由火成岩、沉积岩及花岗岩构成,其中花岗岩占新会总面积的30.34%,主要分布在会城、大泽、司前、崖门、双水、罗坑、古井和沙堆等地。
水文
新会河流,全属西江流域。又可分源在外地与源在本地两类。
- 石步河
- 沙冲河
- 田金河
- 下沙河
- 天等河
- 天湖水
- 火筒滘
- 横水河
- 田边涌
- 古兜涌
- 古井涌
- 沙堆涌
- 九子沙河
- 雷霆岩涌
- 龙泉涌
- 新涌仔
- 独洲涌
- 海滘坑
- 吉境坑
- 会城河
- 大口涌
- 厂边涌
- 深涌
- 五显涌
- 瑶步涌
- 炒米涌
- 骑虎涌
新会1949年之前,只有两座小水塘。之后因为人口不断增加,市民用水量快速增加,因而需要兴建多个水塘及水库以作收集雨水之用。位于崖门镇的东方红水库原本用作发电,在2016年完成兴建银海水厂及输水管道等工程后,开始为新会市区(会城街道)提供食用水。现时新会所有水塘和水库总容量最高14450万立方米。
另外,新会也有一些水塘是用作灌溉之用。
食用水库
灌溉用水库
发电用水库
Remove ads
气候
新会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季和暖多雨;秋季凉爽、阳光充沛;冬季则清凉且干燥。偶尔会被热带气旋侵袭,情况在夏季尤甚。
就四季而言,春季约在2月至4月中旬,潮湿、有雾、微雨等是常见天气现象。少数年份在春分前后会出现倒春寒。夏季约在4月中旬至9月,太阳高度角大而造成气温高企。东南面的太平洋季候风会带来充沛的雨量以及热带气旋活动。热带气旋中心移近新会,风力便会增强,广泛地区可能会有持续数日的大雨,并引致山泥倾泻和水淹。秋季则为9至10月,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是适合郊游的季节。冬季则由11月至翌年2月,欧亚大陆的冷源造成气压偏高,间中有冷锋过境,吹干燥偏北风。这个期间的温差亦甚大,最高(无冷锋经过,且烈日当空的下午时份)可达约摄氏26度,最低(有冷锋经过时的清晨及晚上时份)则可低至摄氏8度或以下,温差达摄氏20多度。
- 热带气旋
新会5月至11月期间会受到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吹袭。每年平均有31个热带气旋于北太平洋西部、南海上形成,其中超过一半达到台风强度,最高风速达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当中,每年平均会有6个接近新会。
当热带气旋距离新会有约700至1000公里的距离时,天气通常会晴朗酷热,但有机会出现局部地区性雷暴。随着热带气旋中心移近,风力便会增强,广泛地区可能会有持续数日的大雨,并引致山泥倾泻和水浸。
总体说,由于热带气旋的移动方向多数为东南向西北,该移动方位很容易受到古兜山的阻隔挤压,经常导致气流减弱或左右分流到东侧的斗门、西侧的台山,这导致新会遭遇强台风正面袭击的几率远远低于附近的台山、斗门等地。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