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New Routemaster
Wrightbus生产的双层客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New Routemaster是一款由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提倡,专为伦敦设计之双层巴士,由莱特巴士生产,2011年亮相。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5年5月27日) |
由于此款车是由鲍里斯·约翰逊提倡引入的,所以又被俗称为Borismaster或Boris Bus。
发展
在2007年,当时2008年伦敦市长选举保守党候选人鲍里斯·约翰逊提出“新 Routemaster”之构思,并提到若由他当选的话,便会将市内灵活性及安全性等多方面受到批评之挂接巴士淘汰,并由“新 Routemaster”取代。
鲍里斯·约翰逊当选伦敦市长后,于2008年7月举办一个“新 Routemaster”设计比赛,并于同年12月公布结果。至于负责伦敦交通事宜之伦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亦于不久后开展设计及建造新车之招标程序,并于2009年5月22日正式邀请六间巴士生产商(分别为亚历山大丹尼士、EvoBus、Hispano Carrocera、Optare、Scania 及莱特巴士)商讨合约细节。2009年12月23日,伦敦交通局宣布新巴士将会由莱特巴士生产[1]。
2010年5月17日,鲍里斯·约翰逊跟伦敦交通局长彼得‧亨迪(Peter Hendy)公布由伦敦交通局、莱特巴士与海瑟尉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联合呈献“新伦敦巴士”之最终设计。至于其实物模型则在2010年11月亮相,及于伦敦运输博物馆作展览。
首架可行驶的“新伦敦巴士”于2011年出厂作路面测试之准备,同年5月开始试车[2]。样办车于2011年12月正式亮相。
2020年代,部分新伦敦巴士已经达到设计寿命的一半,伦敦交通局为这些巴士进行翻新,包括更换座椅皮套,及以车外电子倒后摄像机取代传统倒后镜,以减少车辆宽度。除此以外,由Arriva营运的LT11成为了柴油转电动的测试车辆,以测试未来改以电力驱动的可能性,以达到零排放目标。[3]


Remove ads
设计

“新伦敦巴士”有前、中、后三道车门,两条楼梯则分别于驾驶室后及车尾。当中尾门、后楼梯连车尾平台之设计概念,便源自 AEC Routemaster。尾门在车上有售票员当值期间会保持打开,其馀时候则只于靠站时打开。后来为降低逃票率,尾门现时只作下车用途,并不再设有售票员当值,仅在车上有乘客下车时打开。
此巴士乃由柴油/电力串联混能系统驱动,配康明斯 ISBe 四气缸引擎,及西门子之混能驱动系统。
订单
伦敦交通局首先引入8架“新伦敦巴士”之样办车,安排予 Arriva London 公司行经伦敦巴士线38。首架于2012年2月27日开始行驶,至于另外7架亦会于同年陆续投入服务。
于2012年伦敦市长选举,“新伦敦巴士”成为政治议题,争取竞逐伦敦市长的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指出若由他当选就不会再次引入“新伦敦巴士”,而鲍里斯·约翰逊却指出,若由他连任,便会于2016年及之前引入多600架“新伦敦巴士”[4]。鲍里斯·约翰逊连任市长后,伦敦交通局于2012年9月宣布引入多600架“新伦敦巴士”,全部会于2016年前完成[5]。新车会由伦敦交通局拥有,并租赁予巴士公司行经伦敦中央区之巴士线。每架巴士之售价为354,500英镑(约5,849,250港元)[6]。
缺陷
新伦敦巴士自2012年投入服务起,其混合动力系统就出现运作不可靠的情况,而巴士的空调系统在夏季的运作效能也欠佳。混能系统的缺陷长期困扰新伦敦巴士,主要原因是电池的老化速度较预期快,令电池的储电能力不足,导致巴士的续航力低于预期。到2015年7月,已经有80辆新伦敦巴士因为电池完全失效,实际上只能依赖车上的柴油引擎发电维持行驶,但柴油引擎的输出马力有限,令巴士的运作备受限制。另有200辆巴士的电池也出现程度不同的损坏。伦敦运输当局要求生产商更换电池及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