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化朝天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化朝天宮map
Remove ads

23.039756°N 120.307277°E / 23.039756; 120.307277

事实速览 新化朝天宫, 基本信息 ...
Thumb
新化朝天宫正殿
Thumb
神农大帝神像。

新化朝天宫位于台湾台南市新化区,主祀天上圣母,为当地公庙[注 1][2]。该庙原称“大穆降妈祖庙”,与宗教活动大目降十八娆有著密切关系[1]

沿革

Thumb
大穆降移建朝天宫碑记(上半部)
Thumb
重修朝天宫碑记
Thumb
“水德扬灵”匾
Thumb
“恩覃海宇”匾
Thumb
“降尔遐福”匾

建庙年代

关于朝天宫的由来,有一些是郑成功来台后,有汉人进入大目降定居下来,之后于明永历廿年(1666年)建妈祖庙[注 2][2][1]。而《台南州祠庙名鉴》则记载朝天宫是在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才创建[2][1],此外另有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的说法[3]。目前在各种说法中,以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有较多学者支持[3]

发展

朝天宫最初是建在“下港”[注 3],同治元年(1862年)发生大地震后,当地居民在同治六年(1867年)于大目降街中心(三角涌仔)重建朝天宫,并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落成[2][1][3]

到了日治时期,由于大正十二年(1923年)的街道改正措施,朝天宫被以阻碍交通的理由遭到拆毁[2][1]。后来因为新化太子宫的信徒捐献庙地,朝天宫才于现址重建(1926年─1927年)[2][1][3]

二次大战后,因为民国卅五年(1946年)的地震,导致朝天宫前殿倒塌,只剩下后殿[2][1][3]。到了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才在境民倡议下修建,于两年后(1974年)完工,并举行甲寅科落成祈安清醮[2][1][3]

传说

传说过去新化有著“八卦蜘蛛穴”,其中心在中山路与中正路交会处,里头有蜘蛛精会出来作乱[2][3]。而在同治元年(1862年)的大地震过后,当地庙宇屋舍损害惨重,相传蜘蛛精作乱而使当地妇女在元宵节后行为怪异,放荡浪漫[2]。后来在妈祖指示之下,居民乃在“三角涌仔”一带重建朝天宫,并且集结八保角头庙宇一同绕境[2][3]。此一绕境活动,后来便发展成当地著名的“大目降十八娆[2][3]

此外朝天宫妈祖也有在二次大战中接美军炸弹的传说,据说由于新化的知母义地区有一座小型机场,所以使得新化地区也成为轰炸目标之一[3]。而在某次轰炸中,天上忽然出现妈祖的形影,用肚兜接住了炸弹[4],将之丢到现在的山脚里山区[3]

又朝天宫内同祀的神农大帝有“食肉土地公、曝日五谷王”的俗称[1]。据说在民国四十三年(1954年)因为旱灾影响到一期水稻的种植,当地居民乃在庙埕搭祈雨坛,请五谷王来祈雨[1]。当时的镇长、民代与地方耆老等人皆穿上麻衣跪地祈求,经过三天两夜之后终于下起雨来[1]。不过五谷王的金身则因曝晒在烈日下而受损,日后每逢农历四月廿六日圣诞,当地农民会虔诚地备置牲礼、水果报恩[1]

Remove ads

文物

朝天宫内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大穆降移建朝天宫碑记”、昭和二年(1927年)“重修朝天宫碑记”[1]。此外有“水德扬灵”(1813年)、““降尔遐福”、“恩覃海宇”(1867年)三面古匾[1]

其中在昭和二年(1927年)“重修朝天宫碑记”上,于捐款者姓名中罕见出现日人姓名[5]。捐款者金子昌太郎是大目降糖业试验所所长,据说在西来庵事件中经当地名人梁道与区长锺天德请托下,向日军说明该事件与新化当地人无关,让日军逮捕枪杀16岁以上壮丁的范围从许县溪以东改为菜寮溪以东[5]

注释及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