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派笛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派笛子中国当代的一个竹笛流派,产生于1950年代,以刘森为首,相对于北派笛子重视力度,南派笛子重视气韵,新派的笛子乐曲风格重视曲调的旋律以及歌唱性,运用较多的颤音滑音震音等技巧。

最初刘森并未试图使这种风格成为一个流派,但这种吹奏方式及曲风受到欢迎,而其学生简广易李镇张延武等人,进一步发展这种风格的笛子吹奏方式,并创作不少乐曲,影响及于许多的笛子演奏家。由于这种风格不同于当时已有的南派和北派,因此被人称作新派笛子。但因为新派所用的一些技巧(如滑音、吐音)仍与北派笛子较接近,且著名笛曲的旋律大多来自于北方的民间音乐、民歌或具有北方的风格,因此也有人将之归类为北派笛子的一支。

近年南北派的界限分歧在逐渐消失,冯子存、刘管乐等人影响下的新一代笛子演奏家如张维良等,虽然保留了北派笛子的风貌,同时也擅长南派笛子的技巧和气息的运用,而南派笛子演奏家如俞逊发詹永明等也都兼擅北派笛子。

Remove ads

代表人物及作品

  • 刘森(1937-)
    作品《牧笛》有重视旋律及歌唱性等风格,对后来著名演奏家包括简广义李镇等产生影响。
  • 简广易(1944-2000)
牧民新歌
山村迎亲人
颚尔多斯的春天
大青山下
秦川抒怀
  • 张延武(1976-)
乡歌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