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营糖厂
位於臺灣臺南新營的早期製糖工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营糖厂是一座位于台湾台南新营的早期制糖工厂,为台湾糖业公司昔日三大总厂之一,过去曾为日治时期台湾四大制糖会社之一盐水港制糖本社所在地。目前台糖设其油品事业部于此,秤量所附近亦设有铁道文化园区。[1]
Remove ads
沿革
新营糖厂原属于盐水港制糖株式会社,动工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为建此厂盐水港制糖先是在新营急水溪右岸收购24甲的厂房基地,并租借40甲土地作为苗园,而仓库、宿舍与事务所大治在该年8月落成,厂房则在10月开始动工[1],当时该厂称为“第二工场”或“新营工场”[注 1]。后来厂房在隔年10月底已接近完工,遂于11月3日的天长节试运转[2]。该厂建厂初期的每日压榨甘蔗量为1,000英吨,专制分蜜糖,后因应市场需求增添设备生产耕地白糖[2]。而随著这座糖厂的完工,盐水港制糖的本社也从盐水岸内搬到新营[2]。在台湾各地制糖工场与附属农场统称为“制糖所”后,该厂便为新营制糖所工场,昭和十一年(1936年)新营制糖所增设第二工场后,旧厂称为第一工场[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新营制糖所与台湾其他糖厂一样时常遭到盟军轰炸,由于受损严重,新营制糖所的原料只能委由岸内制糖所代压[2]。二次大战后,新营制糖所第二工场勉强修复开工,但由于实在是受创严重,所以台糖接受美籍制糖专家建议,将第一第二工场合并,并将制糖方法改为中间汁碳酸法,减少石灰用量,直到民国四十九年(1960年)时又改为石灰法制造粗砂[2]。此外由于盐水港制糖在台部分被改组为台糖第四区分公司,分公司遂设于新营,而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台糖改用总厂制后,新营亦为五总厂之一[注 2],而除自身之外,新营总厂下辖有岸内、乌树林、南靖、蒜头四厂,直到民国五十六年(1967年)改行大厂制后仅辖新营、岸内、乌树林三厂[2]。后来随著制度再次调整,新营总厂成为辖有新营、岸内、乌树林、南靖、蒜头、麻豆、佳里、善化、玉井、永康十厂的大总厂[2]。而在制度调整之外,新营总厂的制糖方法于民国七十一年(1982年)改为新亚硫酸法,并进行其他设备改良工程,直到民国七十六年(1987年)改回用石灰法制造二砂、一砂[2]。
而在岸内糖厂于民国八十一年(1992年)10月1日组织裁并,并入新营总厂后,岸内糖厂改为岸内工场,新营总厂本身的制糖工场则称新营工场,而后岸内工场于民国八十三年(1994年)7月1日停闭[1][2]。之后新营总厂于民国八十九年(2000年)5月1日更名为新营糖厂。隔年(2001年)3月31日制糖工场停闭,7月1日改制为新营厂[1][2],于2003年7月改隶善化糖厂[3]。而在民国九十一年(2002年)4月,新营糖厂厂房开始拆除[1]。而在结束制糖业务之后,自营农场土地除留下128公顷生产利用外,其他1549公顷移交给了南靖糖厂[3]。
Remove ads
下辖单位
-
在二次大战的空袭中受创的新营糖厂
-
修复后的新营糖厂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