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施宣宇

臺灣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施宣宇
Remove ads

施宣宇(1974年7月2日)是台湾艺术家陶艺家雕塑家以及策展人国际陶艺学会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eramics英语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eramics艺术家,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工艺师,九座寮联合事务所艺术总监[1]

事实速览 施宣宇, 罗马拼音 ...
Remove ads

简历

施宣宇,1974年出生于台北。14岁时开始在陶艺工作室担任助理, [2] 18岁获得首个陶艺创作奖项 [3] 1994年于台北画廊举办首次个展 [4]。 22岁时,成立“九座寮联合事务所”工作室 [5]。 1998年前往美国加州圣塔安娜艺术学院英语Santa Ana College进行艺术学习 [6]。 2009年及2011年,分别在第56届及第57届义大利法恩扎国际陶艺双年展英语Premio Faenza中,获得众议院议长特别荣誉奖 [7] 及立法委员特别荣誉奖[8]。 2010年,获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认证为“台湾工艺之家[9]。 2012年,受英国茶叶品牌唐宁委托,创作英国伊莉莎白二世登基钻禧纪念(登基60周年)作品,并由英国在台办事处代表 David Campbell 于纪念活动中致赠 [10] [11]。 2013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领域官方合作伙伴国际陶艺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eramics)会员 [12]。 2016年,受聘为建筑设计公司PES Architects芬兰语PES-Arkkitehdit的艺术总顾问,参与中国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SCAC)歌剧院音乐厅的艺术设计 [13] [14] [15]。 2024年,担任台湾国际苗栗柴烧陶瓷艺术博览会策展人 [16]

Remove ads

评价

施宣宇利用繁复的纹饰、精密的造型以及丰富的色彩,创作材质多元包括陶瓷金属琉璃复合媒材[17]。评论家庄秀玲认为,施宣宇的作品是透过拼贴、简化与置换等表现手法,结合他熟练的技术所交织而成。[18]

《台湾现代陶艺发展史》一书将施宣宇的作品归类为“前卫”与“文化批评”,创作以结合多元媒材的陶塑为主,强调符号建筑语汇融入作品,将陶艺的与后现代艺术的跨领域交相援引发挥,延伸素材的多元[19]:204,213,217

获奖

  • 2011年 ‘立法议院特别荣誉奖’第57届义大利法恩扎国际陶艺双年展、义大利[20]
  • 2010年 ‘首奖’第三届台湾金壶奖​、台湾[21]
  • 2009年 ‘众议院议长特别荣誉奖’第56届义大利法恩扎国际陶艺双年展、义大利[22]
  • 2003年 ‘首奖’第三届台北陶艺奖、台湾[23]
  • 2002年 ‘首奖’第十六届南瀛奖、台湾[24]
  • 2000年 ‘大英联合王国特别荣誉’澳洲黄金海岸国际陶艺展、澳大利亚
  • 2000年 ‘银奖’第十四届南瀛奖、台湾[25]
  • 1998年 ‘银赏’第一届陶瓷金莺奖、台湾
  • 1992年 ‘银赏’第一届台湾金陶奖、台湾

收藏作品

  • 2012年 ‘北辰之星’、白金汉宫、英国[26]
  • 2007年 ‘女儿Sammy’、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台湾[27]
  • 2007年 ‘飘荡的记忆诗歌 Ⅳ’、岐阜县多治见市政府、日本
  • 2007年 ‘飘荡的记忆诗歌 Ⅶ’、岐阜当代陶瓷美术馆、日本
  • 2006年 ‘芙蓉梵天轴’、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28]
  • 2006年 ‘伊娃之泪’、ZVMG Rangoon Wala中心、巴基斯坦
  • 2003年 ‘制器规圜之漂流双西塔’、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台湾[29]
  • 2002年 ‘穹宇梭传法则之天体膨胀论’、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湾[30]
  • 2000年 ‘共识妄想鸟瞰轴’、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31]
  • 1998年 ‘天体梭轨’、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台湾[32]
  • 1992年 ‘窄门’、邱和成文教基金会、台湾[33]

个展

  • 2013年 ‘华纸瑶缄’、Art TAIPEI 台北艺术博览会 / 日升月鸿艺术中心 Ever Harvest Art Gallery、台湾[34]
  • 2013年 ‘永恒诗歌’、新北市艺文中心、台湾[35]
  • 2011年 ‘XI -Xinhai’INCONTRI CON IL CINEMA ASIATICO 12、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义大利[36]
  • 2011年 ‘后辛亥元年’、马德里市政厅、西班牙[37]
  • 2011年 ‘喜2’、法恩扎市政厅、义大利[38]
  • 2010年 ‘丞’、Art TAIPEI 台北艺术博览会 / 台北云清艺术中心 Elsa Gallery 、台湾[39]
  • 2007年 ‘飘荡的记忆诗歌十四首’、岐阜県现代陶艺美术馆、日本
  • 2004年 ‘制器规圜’、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台湾[40]
  • 1999年 ‘御风瀚羽’、新竹敦煌艺术中心、台湾[41]
  • 1998年 ‘苍穹脊索’、台北敦煌艺术中心、台湾[42]
  • 1994年 ‘调和波长’、台北敦煌艺术中心、台湾[43]
Remove ads

联展

  • 2022年 ‘世界的形状 Tangible World’国际陶艺双年展、新北市立莺歌陶磁博物馆、台湾[44]
  • 2018年 ‘陶响世代 Ceramics Generations’IAC 国际陶艺展、新北市立莺歌陶磁博物馆、台湾[45]
  • 2014年 ‘Moving Objects移动的物件’IAC 国际陶艺展、都柏林城堡、爱尔兰[46]
  • 2013年 ‘第七届京畿道国际陶艺双年展’、江南大学、韩国
  • 2012年 ‘跨世代薪传件’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中国
  • 2012年 ‘台湾工艺精品展’国际艺术展、北京台湾会馆、中国
  • 2011年 ‘第57届法恩扎陶艺双年展’、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义大利
  • 2011年 ‘茶颜-台湾.茶具.茶风景’国际陶艺展、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美国
  • 2011年 ‘茶颜-台湾.茶具.茶风景’国际陶艺展、驻休士顿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美国
  • 2009年 ‘质地有声-台湾新生代’国际陶艺展、香港艺术中心、香港[47]
  • 2009年 ‘第56届法恩扎陶艺双年展’、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义大利
  • 2009年 ‘艺术未来展’、东京国立新美术馆、日本
  • 2008年 ‘台湾特别展’安田陶艺节、安田文化中心、比利时
  • 2008年 ‘空间像游戏’陶艺展、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台湾[48]
  • 2008年 ‘疆域的凝视’CERCO 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亚拉刚工艺文化中心、西班牙[49]
  • 2008年 ‘艺器.造艺台湾当代陶艺’北京奥运纪念展、中国美术馆、中国[50]
  • 2007年 ‘Asian Ceramic Delta Project’、岐阜県现代陶艺美术馆、日本[51]
  • 2007年 ‘Space “ON” ’陶艺展、岐阜县立美术馆、日本
  • 2007年 ‘Asian Ceramic Delta Project’、新北市立莺歌陶磁博物馆、台湾[51]
  • 2006年 ‘Asian Ceramic Delta Project’、京畿陶艺博物馆、韩国[51]
  • 2006年 ‘FIVE 6’国际艺术展、VM 艺术中心、巴基斯坦[52]
  • 2006年 ‘中华民国当代陶艺全国邀请展’、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53]
  • 2006年 ‘新食器时代’实用陶艺展、新北市立莺歌陶磁博物馆、台湾[54]
  • 2002年 ‘迷眩岛屿:艺欲超连结’国际创作展、高雄驳二芸术特区、台湾[55]
  • 2000年 ‘亚洲工艺展’国际创作联展、福冈美术馆、日本
  • 2000年 ‘错速’视讯装置艺术展览、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台湾[56]
  • 2000年 ‘朝生暮死’装置展、游移美术馆在竹围、台湾[57]
  • 1998年 ‘台湾陶艺展’、加州 R.S.C. 艺术中心、美国
  • 1998年 ‘窑火相传’台湾陶瓷艺术发展30年特展、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58]
Remove ads

公共艺术

  • 2018年 ‘牡丹缠枝-中国白’、SCAC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PES-Architects、中国[59]
  • 2018年 ‘茉莉折枝-无垠’、SCAC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PES-Architects、中国[60]
  • 2012年 ‘百花’、香港半岛酒店 、Sabrina Fung Fine Arts、香港[61]
  • 2010年 ‘加官晋禄’、香港丽思卡尔顿酒店、Sabrina Fung Fine Arts、香港[62][63]
  • 2009年 ‘王者之杖-1804’、三莺之心空间芸术特别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湾[64]
  • 2005年 ‘御风瀚羽’、方圆美术馆、财团法人方圆艺术基金会、台湾

国际驻村

  • 2016年 ‘上海震旦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中国
  • 2011年 ‘马德里市政厅’、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西班牙
  • 2007年 ‘岐阜县多治见市’、岐阜市政府、日本
  • 2006年 ‘VASL艺术中心’、英国三角艺术信托中心、巴基斯坦[65]
  • 2006年 ‘ZVMG Rangoon Wala中心’、英国三角艺术信托中心、巴基斯坦
  • 2001年 ‘安德森艺术中心’、中华民国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美国[66]
  • 2001年 ‘纽约驻市艺术家’、中华民国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美国

国际拍卖

  • 2011年 ‘北京嘉德 现当代陶瓷艺术-春季拍卖’、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
  • 2010年 ‘北京嘉德 现当代陶瓷艺术-秋季拍卖’、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
  • 2010年 ‘北京嘉德 现当代陶瓷艺术-春季拍卖’、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
  • 2009年 ‘北京嘉德 现当代陶瓷艺术-秋季拍卖’、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
  • 2009年 ‘北京嘉德 现当代陶瓷艺术-春季拍卖’、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
  • 2009年 ‘上海泓盛 油画/雕塑-艺术品拍卖’、中国泓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
  • 2008年 ‘北京嘉德 现当代陶瓷艺术-秋季拍卖’、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
  • 2008年 ‘北京嘉德 现当代陶瓷艺术-春季拍卖’、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67]

相关书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