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施耐德1913年式105公厘野战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施耐德1913年式105公厘野戰炮
Remove ads

施耐德1913年式105公厘野战炮(法语:Canon de 105 mm modèle 1913 Schneider)是法国施耐德电气在1910年代开发的火炮,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陆军的主力炮兵武器,也供应协约国部队使用。

事实速览 施耐德1913年式105公厘野战炮, 类型 ...
Remove ads

发展历史

20世纪初,法国施耐德公司和俄罗斯帝国普梯洛夫工厂合作,为俄罗斯陆军打造M1910年式107公厘加农炮英语107 mm gun M1910,研发完成后,施耐德将火炮口径缩小到105公厘的版本推销给法国陆军,但法国陆军不感兴趣,因为M1897式75mm野战炮太过成功,法国陆军不认为部队需要更大的野战炮,不过到1913年,法国还是少量订购了几门作为测评使用。

1914年7月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随著德军攻势顿挫,战斗型态也从开放环境的野战转为堑壕战,75公厘野战炮的缺陷开始浮现-它的炮弹重量太轻,无力摧毁强化阵地与掩体。除了75野炮外,法军上一阶的大口径野战炮已经是30年前量产的1878年型120公厘加农炮法语Canon de 120 mm L modèle 1878,这款火炮数量少(125门)、且编制由重炮团统辖,无论是硬体或编装设计上都不适合20世纪的战场。

法国在1914年9月时编装中只有3门M1913式105mm野战炮,但在战争型态转换后,法国全速增产此型火炮,并替换部分75野炮成为法军基础火炮,到战争结束时法军配备了1300门105mm野战炮。除了法军自用,施耐德也授权给协约国在地生产,或是外销。义大利在1914年9月开始由安萨尔多授权生产,罗马尼亚1916年罗马尼亚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罗马尼亚语Participarea României în campania anului 1916从法国购得120门,[4]更多的欧洲国家是直接向法国采购,并在国内各自定名。

M1913年型榴弹炮在不同国家的名字
义大利:Cannone da 105/28 modello 1913(1913年型105公厘/28倍径加农炮)
波兰:105 mm armata wz. 13(105公厘野战炮13年型)、现代化型号为105 mm armata dalekonośna wz. 29(105公厘野战炮29年型)
南斯拉夫:105 mm M 13
比利时:Canon de 105 mle 1913 Schneider (L13S)
芬兰:105K/13

到一战结束后,105野战炮已经成为各国野战单位支援火炮主流;法国在1934年式105榴弹炮服役后将1913年式大量封存,部分外销至欧陆国家,在法国投降前造册管理的M1913年式榴弹炮还有854门,在纳粹德国入侵时成为德军的战利品,就德国统计,包括在法国、比利时、义大利、南斯拉夫、波兰等国掳获了上千门M1913年式,大部分转用作大西洋长城海岸炮

纳粹德国缴获后的型号

10.5 cm K 331(f) -从法国掳获
10.5 cm K 331(b) -从比利时掳获
10.5 cm K 331(i) -从义大利掳获
10.5 cm K 331(j) -从南斯拉夫掳获
10.5 cm K 13(p)/K 29(p) -从波兰掳获

芬兰在1940年向法国采购原厂炮,也在冬季战争期间掳获苏联运用的107公厘版本,并自行修改为105公厘型,并从纳粹德国处采购波兰的wz.29版本。

Remove ads

采用国家

 法国
 芬兰
 义大利
 以色列
 罗马尼亚
 比利时
 南斯拉夫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