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貉

日本犬科動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貉
Remove ads

日本貉[1]学名Nyctereutes viverrinus),又称日本貉子[2]日本狸[3],是一种犬科动物,为日本特有种[4]。日本貉属于貉属的两个物种之一,另一种为N. procyonoides[5],部分分类学者认为它是貉的亚种。

事实速览 日本貉, 保护状况 ...

日本貉自古以来以化狸的形象在日本民间传说英语Japanese folklore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被认为性格顽皮、开朗,擅长伪装和变身,但也带有天真与粗心的特质。这种动物在日本艺术中十分常见,尤其常以雕像形式出现。

Remove ads

简介

日本貉的胃部较小,毛皮较短,保温价值不如貉[6]。其白色品种较为罕见[7]。日本貉的眼睛皮肤白化症英语Oculocutaneous albinism是由TYR核苷酸序列英语Nucleotide sequence第三和第五外显子的突变引起,该序列负责黑色素色素沉著[8]

习性

日本貉主要为夜行性动物[9]。它们会发出咆哮声或类似家猫的呻吟声。同猫一样,日本貉会拱起背部来威吓其他动物。它会采取与其他犬科动物相似的防御姿态,透过压低身体并露出腹部来表示顺从。通常,社会群体仅限于一对繁殖配偶,但单独的日本貉可能会留在未配对个体的群体中,直到找到配偶[10]

该物种主要为单配偶制。雌雄个体的繁殖期同步进行,持续时间为二月至四月。经过9周的妊娠期后,会产下一窝幼崽(通常为4-6只)。父母会在巢穴中照顾幼崽约一个月,然后在幼崽离开巢穴后再照顾一个月。日本貉在野外的寿命为7-8年,在圈养环境中最长可达13岁[10]。它们曾被观察到会爬树觅食果实和浆果[11][12],利用其弯曲的爪子进行攀爬[13]

分类

Thumb
位于广岛县福山市的日本貉
埼玉县东武动物园的日本貉

日本貉因具有所没有的独特染色体行为形态学特征而被分类为独立物种[14]。基因分析已确认其独特的mtDNA序列,基于8个罗伯特易位英语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的证据,将其分类为独立的隔离种英语Isolation species。经过多项研究的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均表明N. viverrinus是一个独立物种,随后被美国哺乳动物学会英语American Society of Mammalogists分类为独立物种[5][15]。然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犬科动物组于2001年9月的犬科动物生物学与保护会议拒绝将日本貉分类为独立物种,但基于其弹性基因组,其地位仍存在争议[16]。哺乳动物分类学的汇总机构对此问题看法不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哺乳动物物种》(2005年)均将日本貉视为普通貉N. procyonoides)的亚种,而美国哺乳动物学会英语American Society of Mammalogists在其哺乳动物多样性资料库中将N. viverrinus列为有效物种[17][18]

日本貉的核型不同[19]。虽然不知道貉和日本貉是否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但人们推测它们之间的染色体差异会对潜在后代的生育能力产生有害影响,这可能预示着物种形成[5][16][20]

研究人员认为日本貉可能还可以细分为N. p. procyonoidesN. p. albus等不同亚种,但这两种观点都具有争议性[16]。来自北海道的日本貉有时被认为是亚种Nyctereutes viverrinus albus,此分类在《世界哺乳动物物种》中被视为N. p. viverrinus的同物异名[19][17],但比较形态计量分析支持将北海道族群视为独立的亚种单元[19][21]

保护

由于日本貉在日本分布广泛且族群数量充足,包括作为外来种在欧洲东北部大量繁殖,IUCN将其列为“无危”等级[22]。在许多欧洲国家,日本貉被视为有害及入侵物种,因此可被合法猎捕[22]。在日本,主要因防止农作物受害而猎捕日本貉;此外,其毛皮常用于制作书法毛笔,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出口至美国[10]。据保守估计,日本每年约有37万只日本貉因车辆事故死亡[10]

传统文化

Thumb
日本貉的标本,脚上穿著草鞋。这只日本貉展示于作为日本民间故事“分福茶釜”发源地的一间佛寺。
Thumb
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的日本貉雕像

日本貉(日语:狸 / タヌキ罗马化:tanuki)在日本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有悠久的历史。化狸(日语:化け狸罗马化:bakedanuki)是日本各地经典、民间传说及地方故事中的一种超自然存在。虽然日本貉是现实存在的动物,但文学中出现的“化狸”一直被描绘为奇异或超自然的动物。其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记载是在奈良时代所著《日本书纪》的“推古天皇”章节,例如“卅五年春二月。陆奥国有狢化人以歌之”[a][24][25]。“化狸”随后出现在《日本灵异记[25][26][27]及《宇治拾遗物语》等经典文献[25]。在日本部分地区,“化狸”据说具有类似狐狸的能力,可以变化为其他事物或人形[25][27],甚至能附身于人类[25][28]

日本貉的许多传说来自新潟县佐渡岛四国。其中包括佐渡的团三郎狸金长狸与六右卫门狸(位于德岛县阿波国)、以及屋岛的秃狸(位于香川县)。具有特殊能力的狸会被赋予名字,并成为祭祀的对象[29]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日本貉,或其民间传说形象“化狸”,在日本流行文化中屡见不鲜。非日本人首次接触“狸”通常是透过日本媒体的输出。在翻译过程中,狸常被描述或误认为是浣熊[30]。在任天堂的电子游戏中,马力欧可以穿上具有日本貉外观的狸猫装英语Tanooki Suit,使他能够飞行并变身为地藏菩萨雕像,类似于“化狸”。这个强化道具的灵感来自于日本貉用树叶变身的神话[30]。1994年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电影《平成狸合战》描绘了一群日本貉利用变身能力保卫栖息地,抵抗人类开发[31]。在《航海王漫画动画系列中,有一个持续性的笑点:角色乔巴是一只会变身的驯鹿,但常被其他角色误认为是日本貉。每次他都会生气地纠正,自己是“驯鹿”[32]。2020年TRIGGER动画《动物新世代 BNA》的主角影森满是具有人形、会变身的日本貉,并常被误认为是浣熊[33]

注释

  1. 文中所指“狢”并非,而是指日本貉[23]

参考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