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露战役望楼纪念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露战役望楼纪念碑,或称日俄战争纪念碑,是一座位于台湾苗栗县通霄镇的一座纪念碑,为台湾日治时期时因纪念1904年日俄战争一事而设立,该纪念碑现则改为台湾光复纪念碑,保存于虎头山公园,2024年登录为苗栗县历史建筑。[1]
其中,纪念碑“日露战役”之“露”之称,则为日语中昔日对于俄罗斯的称呼的汉字表记“露西亜”(ロシア、Roshia),简称“露”字得来。
沿革
西元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罗斯帝国驻远东太平洋舰队在与日军的战争中失败,为了寻求胜利,因而急调波罗的海舰队自欧洲欲赴远东参战以袭击日本海军。途中,波罗的海舰队经过台湾海峡之时,被驻守在通霄镇虎头山上的三名日军监控舰队动态发现,此事因而使日方知悉。据说,1905年5月,该三名日军迅速向日本发送警报,日本海军随即接获情报,把军舰调往对马海峡埋伏,趁机袭击远来的俄国海军一举将波罗的海舰队歼灭。为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日本政府决定在虎头山上立碑纪念,并特别表扬虎头山守军适时提供情报的功劳。[2][3]
然而依史实文献纪录,有关虎头山守军报告波罗的海舰队经过台湾海峡的事件存在疑点。实质上,该舰队是经由台湾东岸的太平洋北上而非经台湾海峡,使虎头山上的瞭望台无用武之地,虽然日本政府为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而在虎头山上竖立纪念碑,因而该纪念碑最初建设之缘由,实质则是视为政令宣传形式的存在。[4][5]
1930年,因应过去日俄战争之纪念,当地有志之士计画在原有的望楼遗址上建造纪念碑,此纪念碑的建设工程原决定于海军纪念日(5月27日)前完工,根据《台湾日日新报》的一篇报导,曾对该纪念碑建立有所提及:
新竹州苗栗郡通霄庄虎头山,明治三十七年日俄战后之际,曾建立海军望楼及无线电信所,警戒海上及为海陆通信之联络,当时功绩之大为世所周知,因恐年久遗忘,于是庄中有志谋建记念碑于望楼迹,以传永久。目下急准备建设,豫订至五月二十七日第二十五回海军纪念日竣工云。
然而,纪念碑在后续并未正式始建,直至1934年,通霄庄当局才申请始建通霄神社、通霄北白川宫御遗迹地纪念碑及日俄战役海军望楼纪念碑建设计画,1935年,时任通霄庄长陈锡琛和通霄神社补任社掌皆建设及保存会代表飞鸟井忍[6]因应建设记念碑为由,向海军申请使用军用废品。1937年1月22日、23日,通宵庄举办神社、日俄战役海军望楼纪念碑、御遗迹碑揭幕式,并在当地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三者公费合计约五万圆。[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该纪念碑碑文被抹去重刻,成“台湾光复纪念碑”,此外,“碑”字被误写成“埤”字样,该纪念碑待1960年代起则由进驻虎头山中华民国国军管理,原碑的圆形基础仍然留在原处,现和山腰的通霄神社构成虎头山公园一部分。[来源请求]
Remove ads
设计
日露战役望楼纪念碑至设计形式采用炮管形式,以反映起该纪念碑所代表的军事或海洋色彩。除了碑形状外,旁边还竖立著一艘锚,在基座上则设有常见于日治时期的装饰底座。
此外,在碑的下方还陈列著一尊大炮,该炮为最初建设纪念碑中,相关部门向日本海军申请使用军用废品作为展示之物件,该物品为一门火炮,仅包含炮身,缺少炮栓、炮架等其他部件。其型号是四十口径安式三吋炮[8],在炮口附近刻有“C No48213 E.S H.O”的字样。[9]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