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曼利夏1895型步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曼利夏1895型步枪(德语:Infanterie Repetier-Gewehr M.95,匈牙利语:Gyalogsági Ismétlő Puska M95;意为“M95型步兵连发步枪”)是一款由斐迪南·曼利夏(Ferdinand Mannlicher)设计的直拉式手动枪机步枪。它采用了曼利夏1890型卡宾枪的革命性直拉式枪机,在奥地利和意大利军中分别有著“Ruck-Zu(rü)ck”和“Ta-Pum”的昵称,甚至有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此作了一首歌。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12月10日) |
原本是使用8×50毫米R弹,但在1930年代,大部分步枪被重新改膛为使用威力更大的8×56毫米R尖头弹。
Remove ads
使用国


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革命者订购了约4000支步枪,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收缴了一些步枪作为战争赔款。[5]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由1918年服役至德奥合并。
奥匈帝国:由1895年服役至1918年帝国解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多数奥匈帝国陆军士兵的主武器。
保加利亚王国:自1898年,保加利亚就开始进口M95型曼利夏步枪,一开始只进口斯泰尔制造的步枪,但后来也有进口FÉG工厂制造的步枪;期间约进口了83,000支长步枪和支2,000卡宾枪。这批步枪的枪机印有保加利亚狮子纹章,以及是在机匣左方印有生产工厂的名称。[3]
中华民国[6]
捷克斯洛伐克:在原厂批准下生产了约200,000支曼利夏M95s步枪,Zbrojovka Brno工厂在转为生产毛瑟系列步枪前,生产了未知数量的M95枪管,枪托等零件。多数步枪在1930年代卖给保加利亚,但一些依然作为库存持续储存至二战。[7]
苏台德自由军团[8]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芬兰:在1920年代收缴了约2300支使用8×50mmR 曼利夏弹的此型步枪,这些枪上刻有"SA"字样,因此被枪械收藏家视为珍宝。[9]
埃塞俄比亚帝国:在战间期时取得一些曼利夏步枪[10],一直使用至1946年。[3]
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被德国警察使用。[11]
希腊王国:有一定数量使用7.92×57毫米毛瑟弹的M95/24和M95M型曼利夏步枪。在1941年4月轴心国占领希腊时,这批步枪被拨归国防军部队并被名为 Gewehr 306(g)。[12]
匈牙利王国:在奥匈帝国崩溃后,匈牙利王国接收了一部分的M95步枪。
义大利王国:在一战的意大利战线缴获,以及作为赔款接收[13];原装口径的M.95步枪被意属东非的殖民地军队使用,这些步枪有AOI标志,指Africa Orientale Italiana。一些步枪后来又被英国缴获并船运至印度作为训练用步枪。[14]
肯尼亚:数量极少。[3]
奥斯曼帝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15]前奥匈帝国的步枪被用于波苏战争,以及在1920年代被武装警察使用。[16]
西班牙国: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从波兰购买并供应了约20,000支曼利夏Wz.95步枪和卡宾枪予西班牙共和军;但最后这批步枪没能运抵共和军使用,而是被佛朗哥的国民军缴获。这些步枪大都于1959–62年期间被售往美国的二手市场,有特别的西班牙内战标记。[17]
罗马尼亚王国:配发给二线部队。[18]
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本土枪械和弹药供应短缺,俄军广泛使用缴获而来的曼利夏步枪。[19]俄罗斯缴获的步枪印有西里尔字母П (P)。当时俄军正尝试将制式的栓式莫辛-纳甘步枪改装为自动装填,但多次尝试后仍然失败。因此它们尝试利用直拉式枪机的曼利夏1895型步枪改装,但仍得出自动装填步枪需要其它的特别设计才能够成功。[20]
塞尔维亚王国:在巴尔干战争中从保加利亚缴获,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奥匈帝国缴获和作为赔款。
索马里[3]
- 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在克恩顿地区奥地利-斯洛维尼亚冲突,后来南斯拉夫王国继承部分步枪。
土耳其
叶门[21]
南斯拉夫王国:继承了不少前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王国的曼利夏步枪,原装版主要供给宪兵使用;约122,000支步枪被改膛为发射7.92×57毫米毛瑟弹,成为M95M型和M95/24型。[22]一些步枪在战后被南斯拉夫人民军使用。[3]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