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曼德拉效应
一種都市傳說及陰謀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曼德拉效应(英语:Mandela Effect),是一种都市传说或阴谋论,指集体记忆出现不符合史实的内容。[1][2][3]支持这一论点的人认为其生活已经从原本的平行宇宙透过时空跳跃进入现在的平行宇宙,而反对者则认为这并不存在。目前,主流科学界认为此效应是错误记忆的一种体现[4][5]。
![]() | 此条目内容疑欠准确,有待查证。 |
背景与历史
曼德拉效应一词来源于2010年一位爱好超自然现象的美国部落客、自称为“超能力研究者”的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6],她发现自己记忆中南非黑人领袖约尔逊·曼德拉“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死亡”,并记得他的丧礼情况,包括曼德拉遗孀在丧礼上的致词内容,但现实是曼德拉没有在20世纪80年代死在狱中,后来更被释放,最后更当上南非总统,在2010年他仍然在世,直到2013年才逝世[7][8][9]。对于这段曼德拉死在20世纪80年代的记忆,布梅声称并非只存在于她个人的记忆内,她发现“有数千人”分享他们亦拥有与她相同的记忆。
然而,由于当时曼德拉的事迹在南非外不算知名,令外国人对他的印象不深[10]。
心理医生约翰·保罗·加里森认为,许多关于“曼德拉效应”的记忆是人们在阅读这一阴谋论时捏造出来的,“一旦(捏造)存在,看上去好像这一记忆自始至终便一直存在。”[11]导致“曼德拉效应”理论的创始人菲安娜·布梅在遇见一些与她记忆相左的人后,使其开始猜想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记忆错误。2012年,她声称一本叫Berenstain Bears的儿童书的真实名称为“Berenstein Bears”(‘a’换成了‘e’)。

虚假的记忆有时会被多人分享,这有时被称为曼德拉效应[4][5],一个突出的例子来自2010年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对熟悉博洛尼亚中央车站时钟的人进行了调查,该时钟在1980年8月的博洛尼亚大屠杀爆炸事件中被损坏。在研究中,92%的受访者记得自爆炸事件后时钟一直停摆,而事实上,时钟在袭击发生后不久就被修复了。几年后,时钟又被停了下来,并被设定为爆炸案的时间,以纪念和缅怀爆炸案。 其他此类例子还包括记忆中贝伦斯坦熊(Berenstain Bears)的名字被拼成了(Berenstein)[12][13],美国服装品牌织布机果实(Fruit of the Loom)的标志上有一个玉米花[14],以及1990年代存在一部由喜剧演员辛巴达主演精灵,名为 Shazaam 的电影[15]。
科学家认为,这些都是由影响多人和家庭的类似认知因素形成的虚假记忆的例子[16][17][18][19][20][21],如社会和认知强化的不正确记忆[22][23]或虚假的新闻报道和误导性的照片影响了基于这些记忆的形成。[24][23][25][26]例如:《Shazzan》的错误记忆被解释为1994年在电视上介绍《水手辛巴达》电影时,这位喜剧演员穿着类似精灵的服装[27][28],以及1996年一部类似的电影《Kazaam》中由沙奎尔·奥尼尔扮演的精灵的混淆记忆[26][15];但实际上《Shazaam》是在20世纪60年代汉纳巴伯拉动画一个关于精灵的动画系列[29]。
以下是相关例子并附带括号说明可能的解释。
争议与讨论
“曼德拉效应”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超自然现象博客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认为这么多人同时记得曼德拉在20世纪80年代死在狱中未必是巧合的错误,可能涉及不同的平行宇宙[40]。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于2009年进行大型强子对撞机及量子电脑的实验,“曼德拉效应”因此被扯上了关系,但至今从未被任何科学权威证实。CERN的发言人称:“CERN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遐想,这也是CERN在世界各地许多科幻作品甚至电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这些遐想不应该与实际的科学研究相混淆。”[41]
自2017年起,香港一间教会组织锡安教会在其下辖YouTube频道“ziondaily”发布一系列有关曼德拉效应的影片[42]。
评价
新时代运动系列人士,例如:巴夏、科里、本杰明、COBRA等研究外星人的团体,则把这个视为“全世界将迎接外星人的到来”的预兆。很多人都发觉记忆大面积的与事实有出入的现象,这正是平行宇宙之间互相交错的表现[43];而且不仅仅在发源地美国,并且在中国大陆和俄罗斯、不同文化的日本、远离美国的欧洲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大卫·施米德认为,如同曼德拉效应一般的阴谋论切中了人们“想要找到世界机理的解释”的欲望,然而世界的运作却常常不如阴谋论者想象的那样简单,不过现在未有科学方法证明有无平行宇宙的存在。[15]他们还说该理论的创始人菲安娜·布梅自称是一位“超能力研究者”,在遇见一些与她记忆相左的人后,开始猜想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记忆错误。
心理医生约翰·保罗·加里森认为,许多关于“曼德拉效应”的记忆是人们在阅读这一阴谋论时捏造出来的。“一旦(捏造)存在,看上去好像这一记忆自始至终便一直存在。”[11]尽管该理论的热衷者给出了很多可能性,比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操纵时空扭曲现实,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此类情况是真实存在的[19]。
另外,若从常识角度分析,在记忆力下降后和随着时间推移人记错是相当常见的,特别是当两个事物相似时或某个不足挂齿的小细节不同。例如关于皮卡丘的尾巴是部分黑色还是全黄色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不会留意这类小细节(而更可能关注面部),而不是记忆受到“神秘力量”篡改。
参考条目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