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朝鲜宗教
地区宗教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没有公布任何有关宗教的官方统计数字。朝鲜是一个世俗国家,该国奉行国家无神论[2][3],基本不存在宗教自由,故官方不鼓励公众信仰宗教[4]。从1990年代末[5]至2000年代[1][6],朝鲜的主要宗教无法估计。传统上,朝鲜巫教和天道教占主导地位,也有一小部分佛教徒和基督徒。朝鲜政府视天道教为朝鲜民族的“民族宗教”[7],天道教青友党为朝鲜劳动党的卫星党,也是参加朝鲜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的主要政党之一。[8]
历史
在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朝鲜人都信奉传统的朝鲜巫教,实行儒家礼仪和祖先崇拜[9],由于执政500年的朝鲜王朝尊儒抑佛,朝鲜佛教信仰几乎绝迹[9]。在18世纪后期,基督宗教迅速在朝鲜立足,由于传教士频繁传教,因而得到了实学和西学知识分子的支持,并寻找一个新的社会因素来振兴朝鲜民族[10]。在朝鲜日治时期,基督宗教与朝鲜民族主义形成了强烈的联系[11]。基督宗教信仰在朝鲜半岛北部广泛盛行[12]。天道教和其他运动也蓬勃发展[13],以对抗基督宗教的影响。[14]

在古代,所有的朝鲜人都相信他们的本土宗教是由巫师(무)所引领的。佛教在中国前秦时期(372年)传入朝鲜半岛[15],并发展成朝鲜佛教。当时朝鲜半岛分为三个王国:北部的高句丽、西南方的百济及东南方的新罗。佛教在公元5世纪才传入新罗,而在公元552年成为新罗国教[15]。在高句丽,朝鲜传统巫教依然占优势地位,在新罗和百济则盛行佛教。
高丽时代(918-1392),佛教兴起,甚至影响政治[16]。同一时期,中国儒学传到朝鲜半岛,并发展成朝鲜儒学,成为后来朝鲜王朝的国家思想和宗教。
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严厉地压制朝鮮的佛教[17][18]和萨满教[19]。大量佛教寺院被毁,佛教僧侣数量从几百人下降到三十六人;佛教信仰从城镇的生活中被消灭了,僧尼被边缘化。这些限制一直持续到19世纪才结束。
朝鲜日治时期(1910-1945),基督宗教与朝鲜民族主义成了强烈的联系[11],日本人试图强制朝鲜人信仰神道教,但基督徒拒绝参加神道教仪式[11]。与此同时,自19世纪以来,无数的宗教运动,特别是天道教,一直在试图改造朝鲜的传统宗教。[13]
Remove ads

朝鲜半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裂为两个国家:实行社会主义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民主政治的大韩民国。部分在朝鲜半岛的北部的基督徒[20]逃到南部[21]。但大多数基督徒仍然留在朝鲜半岛北方[13],在分裂时,北韩境内基督徒有150万人(占北韩人口的16%)。[22]
据估计[1][5][6],在2005年在北韩有3846000(16%)个朝鲜巫教信徒,3245000(13.5%)个天道教信徒,1082000(4.5%)个佛教徒和406000 (1.7%)个基督徒。
2007年,北韩全国各地约有800多座宗教场所,平壤有一座大型中央教堂,60多座佛教寺庙(其文物性质多于宗教礼拜性质),5座基督宗教教堂 (三座新教教堂,一座天主教堂和一座俄罗斯正教会教堂)。[23]
主要宗教
天道教(천도교)的前身是由崔济愚创立的东学。朝鲜王朝末期,1860年代的朝鲜王朝处于西方势力的威胁之下,崔济愚担心朝鲜传统的宗教将被天主教代替,综合了朝鲜传统宗教的重要的因素,创立了“东学”,与“西学”相对。他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为一体,立五伦五常,居仁行义,正心诚意,修己及人,取儒教;以慈悲平等为主旨,舍身救世,洁净道场,口诵神咒,取佛教;悟玄机,蠲名利,无欲清净以持身,炼磨心神,取道教。
随著1945年朝鲜半岛分裂,大部分的天道教信徒仍然留在北方。天道教是朝鲜政府青睐的唯一宗教[8],由朝鲜政府视为“国教”。[7]天道教代表政党为天道教青友党。[8]
朝鲜巫教为朝鲜的本土宗教。祭司为巫堂(무당)或巫(무),其中男性祭司又尊称为博士。其角色为联系人和神或亡灵的仲介,透过进行宗教仪式(굿)来解决人信徒的问题。1890年代,基督新教传教士逐渐影响朝鲜,并开始对朝鲜巫教信仰妖魔化,甚至还进行了对朝鲜巫教的打压。在日本殖民时期,朝鲜巫教受到严重压制。 现代北韩对朝鲜巫教的状况无所得知[25],许多朝鲜半岛北方萨满巫师移居到大韩民国。[25]
其他小型宗教

佛教 (불교) 于朝鲜三国时期由中国传入,对新罗和高丽王朝的文化有重要影响且成为这两个王朝的主要宗教。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严厉地压制了佛教和萨满教。儒教成为国家的主要思想和宗教,大量佛教寺院被毁,佛教僧侣数量从几百人下降到三十六人;佛教信仰从城镇的生活中被消灭了,僧尼被边缘化。这些限制一直持续到19世纪。
曹溪宗为朝鲜半岛最大佛教宗派,但现代佛教徒在北韩是极少数。北韩僧侣多为劳动党选定的“宗教工人”来管理佛寺,由于无宗教自由,言行亦需符合社会主义服装仪容,故不施行剃度出家或住持佛寺,北韩僧侣也几结婚成家[26][27]。
北韩佛教徒由朝鲜劳动党辖下的朝鲜佛教徒联盟所控制,寺院则由“民族遗产指导局”(민족유산보호지도국) 所管理,故今北韩全国60座佛寺与约300名僧侣均依靠国家工资生存[28],寺院也被视为政府单位,而非一般世俗的宗教礼拜场所。
历经近代战乱、韩战与赤化清洗,大量佛寺被毁或于北韩建政后收为国有。1989年设立了佛教学院[23][29],1988年妙香山普贤寺办理佛诞节“纪念会”[30]。2002年开展59座佛寺的丹青修复工程,2005年开城灵通寺修复完成。作为南北韩佛教交流,并在大韩佛教曹溪宗集资监造下,2007年金刚山神溪寺重建完成[31][32]。
Remove ads



基督教(그리스도교)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在朝鲜半岛北部非常流行。第一批天主教传教士于1794年到达,这是在中国北京首次受洗的朝鲜外交官李承薰回到朝鲜王朝十年之后[33]。新教的传教士在1880年带抵达朝鲜王朝,他们和天主教传教士使大量朝鲜人信仰基督教。卫理会和长老会在朝鲜建立了学校、医院和孤儿院,对于朝鲜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日治时期,朝鲜基督徒在争取独立中发挥重要角色。促使新教信徒成长快速的因素包括朝鲜佛教腐败的状态、知识分子精英的支持、朝鲜教会成员对自立和自治的鼓励,以及提倡朝鲜民族主义。在两韩分治前,大批基督徒生活在朝鲜半岛北方,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如朝鲜半岛南方强。1948年以前平壤是一个重要的基督宗教的信仰中心。在朝鲜半岛北方建立共产主义政权之后,估计有超过一百万朝鲜基督徒逃到朝鲜半岛南方去躲避北韩对基督教的迫害。
许多朝鲜共产党员来自基督徒背景。北韩基督徒属于朝鲜基督教联盟(조선그리스도교연맹/朝鮮그리스도教聯盟)。在平壤有五座基督教堂:[23]将忠天主教堂(장충 천주교당/将忠 天主敎堂)、平壤贞柏寺院(평양정백사원)及三座新教的礼拜堂[34]。平壤科学技术大学(평양과학기술대학/平壤科学技术大学)于2010年开放,以基督教精神运作,由国外的福音派基督徒资助成立。[35]
2016年,朝鲜允许庆祝圣诞节,但宗教色彩很淡[36]。根据敞开的门(Open Doors)调查,朝鲜是基督徒被迫害最多的国家。[37]
伊朗驻平壤大使馆有一座清真寺,名叫阿赫曼清真寺(Ar-Rahman Mosque),是朝鲜唯一的清真寺。清真寺可能是为使馆工作人员建造的,但也可能也是接待其他外国穆斯林[38]。每个主麻日祈祷,都有许多不同教派穆斯林一起聚在阿赫曼清真寺参加主麻聚礼。
朝鲜的本土穆斯林在1990年估计为1000余人,到2010年上升至3,000余人。[39]
宗教自由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