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丽叶·比诺什
法国女演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茱丽叶·毕诺许(法语:Juliette Binoche,法语发音:[ʒyljɛt binɔʃ];1964年3月9日—)是一位法国女演员、艺术家和舞蹈家。由于出身艺术背景,毕诺许自青少年时期便开始上表演课程,并在剧场演出,后来便投身进电影演出;自1983年开始,她已演出超过四十部电影,横跨英法语电影,并曾与许多电影大师合作,包括尚卢·高达、李欧·卡霍、克里斯多夫·奇士劳斯基、麦可·汉内克、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侯孝贤和大卫·柯能堡。
1993年,她因演出《蓝色情挑》而在威尼斯影展和凯撒电影奖获得最佳女主角奖;1996年,她以英语片《英伦情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和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员,成为第二位获得奥斯卡奖的法国演员,她之后更以《浓情巧克力》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2010年,茱丽叶·毕诺许因演出阿巴斯执导的《爱情对白》获得坎城演展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影史上第一位达成影展大满贯影后(坎城、威尼斯和柏林影展)纪录的女演员。[1]
Remove ads
私人生活
茱丽叶·毕诺许的父亲让-马里·毕诺许是一位导演、演员和雕刻家,拥有1/8葡萄牙-巴西血统,并曾在摩洛哥生活一段时间;母亲Monique Yvette Stalens则是一位老师、导演和演员,出生在波兰琴斯托霍瓦[2];外祖父Andre Stalens是法裔波兰人,外祖母Julia Helena Młynarczyk则是本土波兰人,祖父母在波兰皆为演员,两人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归类为知识分子而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3]
茱丽叶·毕诺许出生于巴黎,四岁时父母离婚后,姊妹俩被送往寄宿学校;在她们成长时期,学校的假期都是回去与外祖母度过,与父母反而极少接触。[4]她在青少女时期便开始在业馀的剧场表演,她后来进入国立巴黎高等戏剧艺术学院(CNSAD)主修表演,但很快地就因为不喜欢那里的课程而离开学校。随后毕诺许加入一个剧团担任经纪人,随他们巡回欧洲表演[5],而后开始在电视台的电视电影里演出。
2006年,毕诺许参加了一个由无国界记者发起的抗议活动,支持在巴格达被绑架的美国记者Jill Carroll和两名伊拉克记者。[6]
2007年法国总统选举中,毕诺许公开支持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左翼候选人若泽·博韦[7],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后来当选总统的右翼政治人物尼古拉·萨科齐的治理方式,认为他正在使法国变成一个君主制国家。[8]
2010年,她与珍·柏金、伊莎贝艾珍妮、伊万·阿达勒等名人参加了一个移工团体RESF发起的活动,要法国社会正视无证劳工所面临的税制和合法性问题。[9]同年,毕诺许还参加无国界记者组织和希林·伊巴迪发起的联署,抗议伊朗政府逮捕和拘留那些抗议伊朗绿色革命满周年的记者和民众。
第63届坎城影展,毕诺许在其电影《爱情对白》首映记者会上获悉被监禁在埃温监狱的伊朗导演贾法尔·帕纳希正在绝食后,隔天她出席了一场要求伊朗当局立刻释放帕纳希的记者会,她当场念了一封给伊朗政府的公开信,表示帕纳希的囚禁是“未受承认和无法忍受的”;在颁奖典礼上毕诺许获颁最佳女演员奖,她上台时手持“释放帕纳希”标语。[10]
Remove ads
电影作品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