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愚(866年—935年),初名李晏平,字子晦,出身趙郡李氏西祖房,渤海無棣人。
曾祖李如林,皇太學博士,累贈尚書右丞。祖李遵甫,皇應進士舉,累贈兵部尚書。烈考李瞻,皇協律郎,累贈太子少傅[1]。
謹重寡言,好學,為古文。因崇拜春秋時期政治家晏子,為自己取名李晏平(「平」即晏子諡號)。天復三年(903年),朱全忠預謀篡唐,李愚避難太行山。天祐三年(906年),舉進士,四年首登宏詞科,授河南府參軍。秩滿,屏居伊闕之別墅。梁末帝時,除秘書省著作佐郎。當時相國趙光逢監修國史,他被選入直史館修史。逾兩月,授左拾遺,尋轉尚書膳部員外郎,賜緋魚袋,充崇政院學士。又加紫金魚袋,轉司勛員外郎,依前充學士。為權臣李振所排,出為陳許觀察判官,檢校都官郎中,兼侍御史。逾歲,移授唐鄧觀察判官。
後唐莊宗滅梁後,授尚書主客郎中,又以本官充翰林學士,一年後,加知制誥。因平蜀有功,升任中書舍人。
明宗即位,充翰林學士承旨,又命權知貢舉。加尚書禮部侍郎,依前學士承旨,又遷兵部侍郎,依前學士承旨。尋封平棘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天成元年(926年)六月擔任太常卿。長興二年(931年)春,唐明宗拜李愚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進封開國子,加食邑二百戶。轉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進封開國伯,加食邑二百戶,又加金紫光祿大夫,依前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監修國史。進封開國侯,加食邑三百戶,又加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進封開國公,加食邑三百戶,食實封壹百戶。尋加特進,依前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充太微宮使,弘文館大學士,通前食邑二千戶,食實封貳百戶。清泰元年冬,遷尚書左僕射。
李愚在後唐愍帝時官至宰相,家徒四壁,床上只有舊氈破席。李愚才幹平庸,行事迂闊,凡事唯唯諾諾。帝稱之:「此粥飯僧爾。」應順元年(934年),任弘文館大學士。清泰二年(935年)九月十四日,因病而卒於洛城惠和里第,享年七十。著有《白沙集》、《創業功百傳》、《莊宗朝功臣列傳》三十卷。
夫人張氏,累封衛國夫人。有子四人,長曰李鈞,自幼遊學於外,已二紀不知所從;次曰李鎔,安國軍節度推官,試秘書省校書郎,乃故相國天水趙公鳳之奏辟也;次曰李鐸,秘書省正字;次曰李鑾,應進士舉。一女適河東裴峻。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