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晓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晓生(1888年—1970年)即李鉴鎏[1],男,祖籍广东省番禺县[2],生于新加坡[2]新加坡华侨[1]中华民国政治人物。[1][3][4]

生平

1906年,李晓生在新加坡见孙中山,即日在晚晴园加入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创始会员。[1][3]1910年赴英国。1911年,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发起组织“留英俭学会”,李晓生在伦敦与吴稚晖及其子女担任俭学会的招待者。[3]1911年11月11日,孙中山抵达英国伦敦时,李晓生正在伦敦大学学习化学。二人见面后,李晓生即自动停课,每天赴孙中山下榻的旅馆协助孙中山工作。孙中山离开伦敦时,李晓生应孙中山之邀请随其东归。[1]因适逢满籍知兵之广州将军凤山至穗赴任,受胡汉民、朱执信推荐,主持任务,成功将之炸毙于南关仓前街。(参酌“我与江霞公太史父女--汪希文回忆录”第五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委任李晓生为秘书。[1][3]

1924年至1925年,李晓生任广东大学秘书长。[2]1927年6月17日至1928年10月23日,李晓生任南京国民政府印铸局局长。[4]后转任立法院秘书。[5]1931年6月20日至1932年1月21日,代理立法院秘书长[4]

1931年2月,蒋介石软禁立法院院长胡汉民,李晓生照料胡汉民的生活起居,是唯一获准出入胡汉民宅的人。此后,追随胡汉民南下,1932年1月起担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为胡汉民的亲信之一,长期奉派驻上海,主持上海“新国民党”的工作。“新国民党”的活动遭到南京方面忌恨,李晓生为安全起见,在上海广东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各租了一个保管箱,用来保存文件、帐目、收据。[5][2]

1935年8月17日至1936年10月13日,李晓生任南京国民政府铨叙部政务次长。[4]

1970年,李晓生逝世。[2][1][3]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