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绅

唐朝大臣、诗人(772—84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绅(772年—846年7月29日),字公垂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唐朝大臣,曾参与牛李党争。亦为诗人,文学上,参与新乐府运动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简介

李绅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曾祖父李敬玄,祖父李守一籍安徽亳州。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江苏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江苏无锡东亭长大厦村)。李绅六岁时,死了父亲,由母亲教育经义之书。他长得形状眇小,但是很精悍,能为歌诗[1]。15岁时读书于惠山。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 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

元和元年(806年)进士,补国子监助教。润州观察使李锜聘为从事,不愿随其叛乱,锜欲杀之,未果,后锜伏诛,乃得拜右拾遗[2]元和七年担任校书郎[3]历官翰林学士,转任右补阙,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后卷入牛李党争。长庆元年(821)三月,改为司勋员外郎、知制诰。二年二月,破格升任中书舍人,入中书省。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受李逢吉排挤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4]

宝历元年(825年)改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不久迁滁州、寿州刺史,又改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太和七年,李德裕拜相,任李绅为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5]历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6]、宋亳汴颖观察使。开成五年(840年)任淮南节度使。不久入京拜相,官至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7]

李绅为官有政绩,但处于牛李党争之下,建树不大[8]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职[9],又出任淮南节度使,[10]“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百姓“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11]

李绅在扬州时还经手“江都尉吴湘冤案”,李绅误信扬州都虞侯刘群之言,将江都县尉吴湘逮捕下狱,以 贪污、强娶民女罪,判处死刑。后来朝廷命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发现吴湘贪赃属实,强娶民女罪不实,奏称吴湘罪不至死。李德裕袒护李绅,无故贬斥崔元藻,最后吴湘仍被处以死刑。[12]

会昌六年七月初三日(846年7月29日),病逝扬州[13]李绅的作品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14]

Remove ads

文学

全唐诗》录《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诗作中以《悯农》最为著名。[15]

轶事

李绅脾气急躁,蔑视僧人[16],“必问难锋起,祗应不供者,多咄叱而出”[17],有僧人向李绅宣传因果报应。他问:“师父从何处来?”僧以话头禅答:“贫僧从我来的地方来。”李绅将他鞭打二十下,说:“那我让你从该走的地方回去!”[18]

子孙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旧唐书/卷173》,出自刘昫旧唐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书·卷181》,出自《新唐书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