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衡 (东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衡(?—?),字叔平,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曾任东吴的大将军司马、丹阳太守、威远将军等职,其妻习英习有贤名。李衡以在武陵沅水上樊洲[注 1]上种了上千棵橘树而闻名,从此樊洲又得名橘洲,至今汉寿县仍然有橘洲。
生平
李衡出身襄阳士兵之家,东汉末年时迁居至武昌,被羊衜赞赏有尚书之才。[1]后来孙权宠臣校事吕壹专权,羊衜认为非李衡不能破,于是李衡被推荐给大帝孙权为郎官。李衡受孙权引见后便口述吕壹奸邪,达数千言之多,令孙权有愧色。数月后,吕壹果然因恶行败露被杀,而李衡也因功大受提拔。
李衡后来成为诸葛恪的司马,管理诸葛恪府中之事[2]。建兴元年(252年),受命出使蜀汉,劝说姜维与东吴共同伐魏,姜维接受其提议[3]。
诸葛恪死后,李衡求为丹阳太守,并于五凤元年(254年)正月转任[4][5],期间多次据法制裁时为琅邪王的孙休,李衡妻子习英习多次劝他不听,最终孙休请求迁居会稽郡[6][7]。
后孙休即位为帝,李衡担忧害怕,想要归附曹魏,习氏又劝止了他。他自拘请罪,孙休下诏宽释不问,加李衡威远将军,授以棨戟。[8]
李衡后来打算置办家产,习英习总是不同意,李衡就背地里派十名佣人,先在武陵龙阳县沅水中樊洲上建起一座宅院,然后在附近种植一千株柑橘树,临死时告诉了儿子。李衡死后二十多天,儿子将遗言禀告给了母亲,习英习说:“我早就知道了。以前,你父亲经常念叨种柑橘的事,七八年前家里忽然不见了十个佣人,必然是被你爸遣去建宅了。你父亲总是欣赏司马迁的话‘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我当时回答说:‘人怕的是没有道德,而不是荣华富贵,若是位高而志穷,那是再好不过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吴末,柑橘成熟,李家每年得到数千匹绢,家境逐渐殷实,到了东晋咸康时,其宅址上还能看到枯树。[9][10]
Remove ads
家族
- 李衡娶习竺之女习英习。[11]
相关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