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觉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礼科、兵科给事中。三殿大工成,上疏颂魏忠贤功德,并劾刘鸿训。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李觉斯改户科,奏荐东林诸臣,疏参十孩儿、五虎、五彪,遂下倪文焕于狱。阁臣钱龙锡因辽东事论死,觉斯以国体为言,得减死为戎。迁应天府丞,转南京太仆寺卿。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李自成部十余万攻滁州,李觉斯尽力固守获胜,留都不失。历升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尚书。崇祯十三年,以谳黄道周狱轻,遭严旨切责。削籍归。
清军南下,攻陷广州,李觉斯降清。清顺冶四年(1647年),张家玉起兵后,在李觉斯庭前等候三日,借钱筹饷,李觉斯不为所动。张家玉部下于是强行籍李觉斯家资犒军。后来张家玉败走,李觉斯乘机连络清兵,对张家玉进行报复,发其先人墓冢,毁及家庙,灭其族。卒年八十四[1]。
著作
有《晚翠居集》《伯铎疏草》《端明堂诗集》。
评价
乾隆时,进士檀萃在《楚庭稗珠录》中写到:“(李觉斯)尚书以重臣遭国难,犹自怙其资,(张家玉)乞而不与,然后籍之,良不为过;乃恃前隙,反面倒戈,灭文烈之宗,真不齿人数矣!事具《明史》,岂可讳之?乃《广志》犹列(李)尚书于名臣传,与香山何相国一列褒之,载笔者伊谁,能无受金之疑乎?”
遗迹
李觉斯隐居的东莞常平隐贤山庄,至今尚存,已按原貌修复,并辟为“李觉斯纪念馆”,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名,1998年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