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门大人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八协境东门大人庙,又称东安坊仑仔顶大人庙,昔日府城八协境之主庙,主祀朱、池、李三王爷,位于台湾台南市东区东门里的王爷庙。 22.989278°N 120.211834°E
历史
东门大人庙一般说法是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2][3],但是康熙廿五年(1686年)的《福建通志》已经记载了据说是其分灵庙的“保大里大人庙”(保西代天府)的存在,故东门大人庙的创建年代似乎更早[4]。
石万寿考察庙址原位于仑仔顶北侧,又称“东安坊仑仔顶大人庙”,今台南一中附近,原为府城大庙,前后有三殿,列七寺八庙之一,道光以后实施联境自卫制度,此庙为八协境的联境主。光绪年间,分府城内为五段,分设保甲局,其东段保甲局即设于此庙内。[5][3]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残碑,刻捐助者有石鼎美、黄谦记、魏珍山、张启贤。其中石鼎美即石时荣,在清嘉庆年至同治年间,府城的大小公众事务捐输都能见其纪录,建有石鼎美古厝。[6]
因辟建东门圆环,此庙又拆迁,神像曾寄祀东岳殿[5]。1915年的调查,庙址为大人庙街乙398番地[7];1920年到1945年的调查,庙址为东门町一丁目28番地[8][9][10][11]。
1955年始于东门圆环东北角另建庙宇,委身于东门路桥[注 1][5][12]。石万寿调查,从仑仔顶北侧开始立庙,到后因民族路开辟遂移至东门圆环一带,更因拓宽道路、建陆桥,此庙前后共迁移四次[13]。庙原先所在的大庙里是因此庙而得名,后2002年整编与泉北里合并成为东门里,与台南弥陀寺、祝三多庙皆在同一里[14]。
东门市场的黄姓香肠小贩,曾担任此庙理事。该市场拆除后,摊贩遂移到此庙门口。香肠贩第二代的黄瑞生,后成了大人庙的庙祝。[1][15]
大员文化观光协会在前理事长张明山的带领下,对台南东区开始了一连串的文史资料搜集与实地勘察,连年举办“东门大街——文化资产之旅”。他们认为最值得关注的便是此庙,有许多珍贵文物。门神为潘丽水父亲潘春源作品、壁画则是蔡草如作品。写有“爻占九二”匾额,为大天后宫所送[16]。但如今庙里的门神和壁画薰黑,难以辨识其原貌,梁柱蛀蚀严重。台南市议员蔡旺诠决向台南市政府争取,让大人庙列入古迹,期能妥善维护。[17]
在2014年采访时,黄瑞生已当起无薪的庙祝数十年。此庙每天仅开六小时,香客稀少,但不少外地信徒会慕名前来。[13]
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处长林韦旭到此庙会勘,对其数度迁移、但保有完整的蜘蛛网状藻井感到惊奇,说这类藻井若拆迁非常不易,成功重组机率微乎其微,也表达该庙历史悠久,可是并无任何管委会相关组织,希望庙方先尽速完成组织程序,让后续政府尽力协助,来重现过往风华。庙方与信徒们听此,因而有意成立组织,以便市府争取相关经费修缮。[18]
Remove ads
祭祀
东门大人庙的三府千岁(王爷)信仰,不同与民间常见的王爷信仰、五府千岁截然不同,称为为“三王信仰”或称“三老爷信仰”[12]。学者石万寿指出这类三老爷信仰系统(郑成功系统)庙宇之起源为府城镇北坊的三老爷宫(朱、曹、魏),以及东安坊仑仔顶大人庙,主神朱王爷即是郑成功。[5] 然而《台南王爷信仰与仪式》一书则将镇北坊三老爷宫与东门大人庙分开成两个体系,指出原本东门大人庙的三府王爷信仰不像三老爷宫那样,庙方原本便认为与郑氏三代有密切关联[4]。
关于大人庙朱、池、李三王爷的身分,目前有三种说法[4]:
郑氏三代 | 即郑成功、郑经、郑克臧三代。朱王爷是郑成功,因为他曾被赐与明朝国姓“朱”;池王爷是郑经,因为“池”与“郑”的闽南语发音相近;李王爷则是指郑克臧,因为民间相传郑克臧本姓“李”。[注 2][19]。《永康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信仰文化》一书认为此种王爷信仰实为郑成功信仰的说法来自连横《台湾通史》[注 3],而后有学者石万寿、蔡相煇等学者支持[20]。 |
义兄弟 | 漳州府漳浦县南门外京仔社人,三人为义兄弟,擅长管弦[20]。名声传入京城后,三人被召入宫中演奏,不料文武百官在听到音乐之后竟纷纷倒下,皇帝以为三人是妖怪而下令将之斩首[20]。玉皇大帝得知后,怜悯三人遭遇而封为神祇,并要三人下凡稽查人间善恶[20]。 |
陈元光(开漳圣王)部将 | 据学者黄典权的研究,三位王爷分别是朱参、池文魁、李伯瑶[20]。朱参为河南固始县人,子孙散居漳泉各地[20]。池文魁为河南固始县人,子孙居于泉州同安县[20]。李伯瑶是陕西三原人,卫国公李靖之孙,有子十三人,分衍于漳州府龙溪、漳浦、海澄等县[20]。 |
而保西代天府则认为三位王爷是朱参、池文魁、李伯瑶,不过保西代天府的分灵庙“茑松三老爷宫”则认为主神其实是郑成功[4]。而过去茑松三老爷宫其实对主神三老爷(三王爷)的来历亦不清楚,是庙方去请石万寿教授写沿革时,石万寿认为三老爷实际是指郑成功[注 4],庙方才认定三老爷的身分[20]。然而原本在茑松三老爷宫祭祀圈内的“乌鬼桥”与“竹林前”两地信徒并不支持此种看法,且有人认为茑松三老爷宫是“改奉”国姓爷,因而独立建立“乌竹三千宫”[注 5],对于三老爷的身分则比照保西代天府的说法[20][4]。
Remove ads
交谊境
相关条目
- 归仁大人庙(保西代天府)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