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1],又称《林副主席第一号号令[2][3][4]、《林副主席第一号令[3][5][6],是1969年10月18日黄永胜等人正式下达的林彪的“紧急指示”,命令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引起了各方面的极大震动[1][4][5]。《第一号令》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林彪针对苏联可能对中国大陆进行核打击等军事行动,所发布的战备命令[1][2][4][5][6]

历史

历史背景

Thumb
文革时期,毛泽东和林彪出席1967年五一劳动节庆祝

1960年代中苏交恶时期,边界领土争端不断,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面临核战争,苏联准备对中国实行核打击[2][7][8][9][10][11]。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会上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同苏联备战也是重要议题[12]

1969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通知紧急疏散在京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为了防范苏联利用谈判之机进行军事袭击,立即开始加强战备,要求10月20日以前在京的老同志全部战备疏散(直至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才返回北京)[1][2]毛泽东本人前往武汉(直至1970年4月)、林彪前往苏州周恩来留京主持全面工作,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核心机构迁往北京西山地下防核地堡,维持日常运转[2][8][13]

命令发布

10月17日,根据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有可能突然恶化的估计,林彪作出《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要求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抓紧武器的生产,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等[1][5]。林彪向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永胜下达了几条紧急指示,即“林副主席指示” (原指示为4条),但军委办事处的阎仲川等人在进一步下达指示时,加上了“第一号号令”的标题 、长度变为6条[4][14][15]

第一号号令 1969年10月18日21时半 林副主席指示:一、近两天来,美帝苏修等有许多异常情况,苏修所谓谈判代表团预定明(19)日来京,我们必须百倍警惕,防止苏修搞欺骗,尤其19、20日应特别注意。二、各军区特别是“三北”各军区对重武器,如坦克、飞机、大炮要立即疏散隐蔽。三、沿海各军区也应加强戒备,防止美帝、苏修可能突然袭击,不要麻痹大意。四、迅速抓紧布置反坦克兵器的生产,如四○火箭筒、反坦克炮等(包括无后座力炮和八五反坦克炮)。五、立即组织精干的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六、各级要加强首长值班,及时掌握情况。执行情况,迅速报告。

在传抄过程中,还有一些单位把“第一号”写成“第一个”[4][14]。据史料记载,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阎仲川等人还专给核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下达了“第二号号令”,给总参二部总参三部等单位下达了“第三号号令”,又向各总部、各兵种、国防工办国防科委下达了“第四号号令”[4][14]

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随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1][5][15]。中国核导弹部队“二炮”进入了全面核战备状态,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2]。执行紧急疏散的部队约有陆军90余个师、520余个团,海军430余艘舰艇,空军4100余架飞机[16](另有统计,部队94万余人、4000余架飞机、600余艘舰艇从基地疏散[8][13])。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处于临战状态,中苏边境地区的中国军民更是剑拔弩张[2][6][13]

后续

1969年10月20日,中苏两国外交部副部长级的边界谈判正式举行,极度紧张的关系有所缓和[1][17][18]。1970年2月中旬,周恩来得以返回他在中南海的住宅,不久后总参前线指挥部的负责人也得以回到他们在总参的办公室[2]。1970年4月24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部队疏散的指示》,允许三北地区(指东北、华北、西北)野外露营的数十万部队回到军营,而据研究人员估计,在这个日期的前后,军委批准“二炮”等各导弹部队恢复经常战备状态[2][16]

1971年9月林彪九一三事件”发生之后,《第一号令》被人赋予了另外的解释,有林彪借机篡夺毛泽东领导的阴谋论[2][3][4][19][20]。有关《第一号令》,当事人和研究者都还有不同说法和看法,争论最大的仍在事实方面,其焦点在于,《第一号令》事先是否报告了毛泽东[2][3][4][20][21]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