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经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经甫(1945年),出生于台北市,父亲为林柳新先生,母亲为石锦华女士。[1]
毕业于台北医学院医学系,并于东京日本大学取得预防医学的博士学位。[2]于1974年创立台北协和妇女医院,并担任院长。[3]自2017年起,有时尚老人之称号。[2]

步入文化界:偶戏艺术、社区营造


除了医学专业,林经甫也涉足文化界,自1988年起,陆续创立台原艺术文化基金会、台原出版社、台原亚洲偶戏博物馆与台原偶戏团。将据点设立于大稻埕,致力于研究、保存以及推广台湾本土文化与传统偶戏文化,期待将大稻埕经营为亚洲艺术运营中心。并将触角延伸到社区营造、进行田野调查、台湾风土民情书籍的出版,以及将原住民文化带上国际舞台,经过三十馀年的深耕,颇受海内外文化单位及企业人士的肯定。[4]

1996年受到时任台北市长的陈水扁请托,成为筹备年货大街的一员,打出“年货大街、全台第一”的口号,借由年货的销售来带动人潮、促进迪化街经济。[5]

2000年被任命为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副总统就职晚宴的顾问,筹办重点在于本土化、平民化,首次将台湾小吃虱目鱼丸、碗粿端上国宴。[6]

2012年开始修整大稻埕地区因水灾而损毁的市定古迹“周进春茶行”,在谨慎专业的工程修复下,于2015年竣工,将旧茶厂打造成多功能的艺文新基地。而为了纪念父亲林柳新先生在小学毕业后只身前往日本求学,靠送报纸、卖纳豆维生的坚毅精神,将此处命名为“纳豆剧场”。[4]

2004年因对偶戏艺术的热爱,希望借由政府的力量来扩大民众对于偶戏文化的认识,遂将五千多件偶戏文物捐给台北市政府,在台北市文化局的筹划下成立了“台北偶戏馆”,兼具展演、教学、典藏功能,成为国内外朋友认识偶戏的公共场域。[7]

2020年为了贯彻断舍离的理念,以及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存与利用,林经甫将数十年来收藏的上万件偶戏文物全数捐给文化部,并规划收藏于国立台湾博物馆里,这批文物包括台湾早期布袋戏的戏偶、彩楼、戏服以及亚洲各国戏偶、剧本、戏台等相关物件,来源横跨台湾、中国、日本、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尼、泰国、印度、非洲及欧洲等地。[8]

Remove ads

成功老化的推动:时尚老人、三力


林经甫受到儿子林冠廷经营Youtube频道台客剧场影响,于2017年开始拍摄vlog,并经营Facebook专页“时尚老人”[9],以医学背景与自身经验推广成功老化的观念,并提出一套由脑力、体力与社会力所构成的三力训练,希望能预防老年症候群的发生,并降低高龄者卧床的时间。[10]

命名为时尚老人是因为是日本作者藤田孝典的著作“下流老人”,书里讲述在老后因为经济、健康等状况不佳而过著中下阶层生活的人,读后下定决心,绝不当下流老人,因而想出了一个与下流有反差的词,以成为一个“时尚老人”来勉励自己。[11]

2018年时,台原亚洲偶戏博物馆与实践大学服装设计系合作,学生们以博物馆内戏偶为灵感来源,设计出一系列主题为“从戏服到衣服”的服装,并邀请林经甫穿上其中一件融合皮影戏概念的作品在大稻埕的街头走秀,当天摄影师捕捉到的照片便辗转被纽约的模特儿经纪公司发现,隔年(2019年9月)林经甫即应邀前往纽约时装周,在74岁时首次登上伸展台,为新锐设计师Christian Colorado的作品走秀。[12]

随后也在2020年应VOGUE TAIWAN的邀约,走上台北时装周的伸展台,成为秀上最高龄的模特儿,林经甫在时尚老人的粉丝专页提到: “有了纽约时装周的经验之后,我也订出第三人生的目标 ,其中之一就是到各大时装周走一遭。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得关注或是掌声,而是希望自己在这个年纪还能像模特儿一样挺直身体,运用腿部肌肉走出典雅的步伐。”[13]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