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肯座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肯座堂(英语:Lincoln Cathedral,全名为林肯童贞荣福马利亚座堂(英语:The Cathedral Church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of Lincoln),座落于英国东英格兰林肯郡林肯市中心,属于英格兰教会。林肯座堂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的头衔超过200年之久,不过16世纪时,座堂的中心尖端崩塌,后来并没有再度重建。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3年12月26日) |
现存建筑的早期部分可追溯至1072年,当时主教雷米吉乌斯·德·费康(Remigius de Fécamp)将他的主教座堂从泰晤士河畔的多切斯特(位于牛津郡南部)迁至林肯。该建筑于1092年竣工,但在1185年的一场地震中严重受损。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它经历了哥德式风格的各个阶段的重建,其中座堂保留了早期英式、盛饰式和垂直式等多种哥德式建筑风格。
林肯座堂收藏《大宪章》原件仅存的四份副本之一,现陈列于林肯城堡。它是英国建筑面积第四大的教堂,约 5,000 平方米( 50,000 平方英尺),仅次于利物浦座堂、圣保罗座堂和约克座堂[1]。它受到建筑学者的高度评价;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约翰·拉斯金宣称:“我一直认为…林肯座堂是不列颠群岛最珍贵的建筑作品,粗略地说,它的价值相当于我们现有的任何另外两座座堂。”[2]
Remove ads
历史
总结
视角
林肯的首任主教雷米吉乌斯·德·费康(Remigius de Fécamp)在“1072年至1092年间的某个时候”将主教座迁至此地[3]。关于此事,詹姆斯·埃塞克斯(James Essex)写道:“雷米吉乌斯……于1072年奠基了他的座堂”,并且“作为一名诺曼人,他很可能雇佣了诺曼石匠来监督建筑……尽管他在去世前未能完成全部工程。”[4]
在此之前,B·温克尔斯(B. Winkles)写道:“众所周知,雷米吉乌斯占据了林肯的圣玛利亚玛达肋纳教区教堂,尽管我们不知道他将其用于什么用途。”[5]
当林肯座堂初建时,征服者威廉将韦尔顿(Welton)教区赐予雷米吉乌斯,以便使他获得六份俸禄,这些俸禄的收入足以支持座堂的六位教士。这些俸禄后来得到了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的确认[6]。



在此之前,斯托(Stow)的圣玛丽教堂被认为是林肯郡的“母教堂”[7][8](尽管它并非主教座堂,因为教区的所在地位于牛津郡泰晤士河畔多切斯特的多切斯特修道院)。然而,对于从泰晤士河延伸到亨伯河口的教区来说,林肯的位置更为中心。
雷米吉乌斯在现址上建造了第一座林肯座堂,他于 1092 年竣工,并于同年 5 月 7 日去世[9],即座堂祝圣的前两天。 1124 年,木质屋顶在一场大火中被摧毁。亚历山大(主教,1123-48 年)重建并扩建了座堂,但大约四十年后,即 1185 年的一场地震(英国地质调查局确定地震发生在 1185 年 4 月 15 日)摧毁了座堂的大部分[5][10]。这场地震是英国震感最强的地震之一:估计震级超过 5 级。座堂的损坏被认为非常严重:据描述,座堂“从上到下裂开”;在目前的建筑中,只有西端的下部及其两座相连的塔楼保留了地震前的教堂结构[10]。
有学者(Kidson,1986 年;Woo,1991 年)认为,林肯座堂的损坏可能因为不良的建筑或设计而加剧,实际的倒塌很可能是由拱顶坍塌引起的[10]。
地震后,一位新主教被任命。他是法国阿瓦隆的休·德·勃艮第(Hugh de Burgundy),后来被称为林肯的圣休。他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计划。在他任命威廉·德·蒙蒂布斯(William de Montibus)为座堂学校的校长和校长后,林肯座堂一度成为英国主要的教育中心之一,培养了塞缪尔·普雷斯比特(Samuel Presbiter)和理查德·韦瑟林塞特(Richard of Wetheringsett)等作家。然而,威廉于 1213 年去世后,座堂在教育上的重要性有所下降[11]。 1192 年至 1210 年间,重建工程从唱诗厅(圣休唱诗厅)和东侧的两个横厅开始[12]。随后,中央中殿以早期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建造。林肯座堂很快就跟随当时的建筑进步 — — 尖拱、飞扶壁和肋拱被添加到座堂中。这使得座堂能够安装更大的窗户。
西南塔楼有十三口钟,西北塔楼有两口,中央塔楼有五口(包括大汤姆钟)。与座堂的大钟——林肯大汤姆钟——一起,还有一座19 世纪初安装的、每刻钟报时的钟[13]。 两扇大型彩色玻璃玫瑰窗,以及与之相配的“主任牧师之眼”和“主教之眼”是在中世纪晚期添加到座堂的。前者,位于北侧耳堂的“主任牧师之眼”,可追溯到 1192 年由圣休开始的重建工程,该工程于 1235 年完工。后者,即位于南侧耳堂的“主教之眼”,是在一百年后的 1330 年重建的[14]。一部同时代的著作《圣休的节奏人生》提到了这两扇窗户(一扇位于建筑物阴暗的北侧,另一扇位于明亮的南侧)的含义:
北方代表魔鬼,南方代表圣灵,这两只眼睛注视著这两个方向。主教面向南方是为了引圣灵入内,而主任牧师面向北方是为了避免魔鬼;前者守护著得救,后者守护著免于灭亡。座堂的正面,正是凭借这两只眼睛,守护著天堂的烛台和遗忘(Lethe,意为“湮没”)的黑暗。

在加建了主任牧师之眼和其他主要的哥德式建筑后,人们认为塔楼的支撑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主塔于1237年倒塌。新塔很快动工兴建,并于1255年向亨利三世请愿,请求允许拆除部分城墙,以扩建座堂,包括重建中央塔楼和尖顶。他们用一个更大的东侧建筑取代了圣休时期建造的小型圆形小教堂。此举是为了回应越来越多的朝圣者。
1290年,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国王爱德华一世的首任王后卡斯蒂利亚的埃莉诺去世。爱德华一世决定为他的王后举行隆重的葬礼。埃莉诺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在13世纪,这需要取出内脏) ,其内脏被安葬在林肯座堂,爱德华一世在那里安放了西敏寺墓穴的复制品。林肯座堂墓穴原有的石棺保存了下来;其肖像在17世纪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19世纪的复制品。林肯座堂外部有两尊引人注目的雕像,通常被认定为爱德华一世和埃莉诺王后,但这两尊雕像在19世纪经过大规模修复,最初可能并非刻画这对夫妇[16]。
1307年至1311年间,中央塔楼被加高至现今的83公尺(271英尺)。西塔和座堂的正面也得到了改进和加高。当时,中央塔楼顶部有一座高大的铅包木质尖顶,但在1548年的一场风暴中被吹倒。大约在1380年,西塔楼被加高至现今的高度[17]。1420年,西塔楼顶部又加装了铅包木质尖顶,但到1807年,它们被拆除[18]。据称,加上尖顶,这座塔楼的高度达到了160公尺(525英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19][20],尽管有学者对此表示怀疑[21]。
当时座堂的其他增建包括精雕细琢的屏风、14世纪的慈悲座以及天使唱诗台。座堂的大部分墙面都饰有浮雕拱门,拱门前方还有第二层,营造出沿著墙面的通道错觉。然而,这种错觉并未奏效,因为石匠没有将拱门的长度调整到达到错觉所需的正确长度。
1398年,冈特的约翰和凯瑟琳·斯温福德在座堂内建造了一间小礼拜堂,祈求灵魂的安宁。 15世纪,座堂的建筑风格逐渐演变为小礼拜堂或纪念礼拜堂。天使唱诗厅旁的小礼拜堂采用垂直建筑风格,强调强烈的垂直线条,这种风格至今仍保留在窗饰和墙板上。
Remove ads
林肯主教休‧威尔斯(Hugh of Wells)是《大宪章》的签署人之一,数百年来,座堂一直保存著《大宪章》原件仅存的四份副本之一,现在安全地陈列在林肯城堡[22]。
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期间,林肯座堂的《大宪章》原件在英国馆展出[23]。1941年3月,美国外交部提议将该原件赠予美国,理由包括“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排长队等候探视”以及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23]。2009年,该原件被借给位于加州西米谷的罗纳德·里根总统图书馆[22]。
1255年8月,一名八岁男孩的尸体在林肯的一口井中被发现。他失踪近一个月。此事引发了城中一场血祭诽谤,犹太人被指控绑架、折磨和谋杀了男孩。许多犹太人被捕,其中十八人被绞死。为了与林肯的圣休区分开来,该男孩被称为“小圣休” ,但他从未被封为圣徒。
这些事件也使座堂受益,因为休被视为殉道者,许多信徒来到这座城市和座堂缅怀他。杰弗里·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女修道院院长的故事》中提到了此事,并于1783年创作了一首民谣。 1955年,座堂内“小圣休”圣龛遗址附近竖立了一块牌匾,谴责诬蔑犹太社区的“基督教男孩被‘仪式谋杀’的故事”。
特征

天使唱诗班座位中有一尊雕刻名为“林肯小恶魔”。自 19 世纪末以来,它就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象征[25][26]。这尊雕刻可追溯到 13 世纪[27],但直到 19 世纪末,它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时它出现在阿诺德·弗罗斯特的诗歌《风之歌、魔鬼与林肯座堂》中[28]。
雷恩(Wren)图书馆收藏了超过 277 份珍贵手稿,其中包括林肯桑顿(Thornton)手稿中的十五世纪“桑顿浪漫史” 。

林肯座堂拥有两扇大型玫瑰窗,在英格兰中世纪建筑中极为罕见。座堂北侧是“主任牧师之眼”,它保留了建筑的原始结构;南侧是“主教之眼”,很可能重建于 1325年至1350年左右。这扇南窗是中世纪建筑中最大的曲线窗饰之一。曲线窗饰是一种以连续曲线为图案的窗饰形式。这种形式通常用于尖拱和方形窗户,因为这些形状最容易实现,因此窗户的圆形空间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独特的挑战。
一个解决方案是将圆形分割成更小的形状,以便更轻松地设计和制作。窗户内部绘制了曲线,形成了圆形的四个不同区域。这使得圆形内用于装饰窗饰的空间更小,也更易于操作。这扇窗户的独特之处在于,窗饰的焦点从圆心移到了其他区域。由于许多相同的原因,窗户的玻璃安装与窗饰一样困难;因此,设计师减少了窗户内的图像数量。
当时大多数座堂的窗户上都绘有色彩缤纷的圣经图像;然而,林肯座堂的窗户上却只有寥寥数幅。窗户上可见的圣人包括圣保罗、圣安德鲁和圣雅各。
Remove ads
林肯座堂的主要建筑特色之一是拱顶。据说座堂内各式各样的拱顶既是原创的,也是实验性的。它们展示了林肯座堂的实验性特征。中殿、侧廊、唱诗厅和小圣堂的拱顶各不相同。北侧侧廊有一条连续的脊肋,带有一个忽略了开间的规则拱廊。南侧侧廊有一条不连续的脊肋,突出了每个开间。西北圣堂有四个部分拱顶,南圣堂的拱顶源自中央支撑柱。六部分拱顶的使用允许更多自然光通过位于每个开间内的天窗进入座堂。
圣休唱诗厅上方拥有一系列不对称的拱顶,这些拱顶看起来几乎是一条对角线,由拱顶一侧的两条肋拱构成,而另一侧则只有一条肋拱。这种图案划分了拱顶和开间的空间,并将重点放在开间上。
分会堂是一座十边形建筑,中央有一根柱子,柱子上伸出二十根肋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拱顶。
林肯座堂的每个区域都可以透过其独特的拱顶来识别。每个拱顶,或者说每个拱顶的变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拱顶的设计归功于法国诺曼第石匠大师杰弗里·德·努埃耶(Geoffrey de Noiers)[29][30]。德·努埃耶的继任者是石匠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Mason),他设计了中殿更为精致但对称的三层拱顶、交叉拱顶、加利利门廊以及西立面的屏风[31][32]。
-
天使唱诗厅的拱顶
-
两个次横厅中间的拱顶
-
分会堂入口处的拱顶
-
次横厅的拱顶
-
主横厅的拱顶
-
中殿拱顶
Remove ads


1775 年,西北塔楼安装了一座由约翰·思韦特(John Thwaite)[33]设计的钟。后来,本杰明·沃利亚米(Benjamin Vulliamy)对它进行了改进,并于 1835 年左右将它移至宽塔。 1880 年,利兹的波兹父子公司(Potts and Sons of Leeds)在御用大律师埃德蒙·贝克特的指导下,建造了一座新钟,取代了旧钟。剑桥钟声是新钟的一大特色[34]。新钟采用贝克特设计的双三腿重力擒纵机构,重约 4 长吨(4.5 短吨),驱动砝码重 1.5 长吨(1.7 短吨),由 270 英尺(82 公尺)长的钢丝绳悬挂,摆锤重 2 长英式(100 公斤)。振频为 1.5 秒。
时锤重 224 磅(102 公斤),敲击大汤姆钟。引人注目的火车每天都需要上炼,手动上炼需要 20 分钟。行驶中的火车每周需要绕行两次。时脉装置上刻有 Quod bene vortat Deus Opt 字样。 Max.,Consiliis Edmundi Beckett,Baronetti,LL.D.,Opera Gul。 Potts et Filiorum、civium Leodiensium、Sumptibus Decani et Capituli、Novum in Turri positum est Horologium、AD MDCCCLXXX。


座堂西南塔楼内有13口精美的钟,全部由拉夫堡的约翰·泰勒公司铸造。后面的8口钟铸于1913年,1927年新增了4口高音钟。 1948年,为使中间的8口钟能够鸣响,增加了一个降六度音程。高音钟重5英担0夸脱2磅(281公斤),次中音钟重23英担3夸脱2磅(1,217公斤),鸣D调(标称频率600赫兹)。钟声从塔楼西侧正上方的部分敲响,钟室除一侧外,其馀三面均有窗户。钟本身悬挂在百叶窗下方,以尽量减少塔楼的晃动。
近代史


二战后期,技艺精湛的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后来成为英国黑人民权领袖的比利·斯特拉坎(Billy Strachan)差点驾驶飞机撞上林肯座堂。斯特拉坎认为这次经历结束了他的飞行生涯,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心理上已经无法继续执行战斗任务[35]。
二战期间,林肯郡拥有多处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机场,因此得名“轰炸机之乡”[36]。附近沃丁顿皇家空军基地站的站徽上,林肯座堂拔地而起,矗立在云霄之中[37]。在2012年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开放之前,这座座堂是英国唯一一座为纪念轰炸机司令部在二战中惨重损失机组人员而建的纪念碑[38][39]。
战争期间,“珍贵的英国宝藏”被放置在座堂地下 60 英尺的一个房间里保管[40]。这不包括座堂的《大宪章》副本,因为它当时被借给了美国[40]。


2000 年对西面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人们发现东端的飞扶壁不再与相邻的石雕相连,因此进行了修复以防止倒塌。此外,横厅的主任牧师之眼窗户的石雕已经碎裂,这意味著必须根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制定的保护标准对窗户进行彻底重建。当发现石雕只需移动 5 毫米(0.20 英吋)整个窗户就会倒塌时,人们非常焦虑。专业工程师拆除了窗户的窗饰,然后安装了一个更坚固、更稳定的替代品。此外,原来的彩色玻璃也被清洗干净,并安装在新的透明等温玻璃后面,可以更好地抵御风雨。到 2006 年 4 月,整修工程完工,耗资 200 万英镑。
2020年1月宣布,自2016年以来,考古学家在翻修期间发现了50多座墓葬,其中包括一位有圣杯和圣盘随葬的牧师。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枚描绘忏悔者爱德华(1042年至1066年在位)的硬币。在挖掘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装饰华丽的罗马建筑的部分残骸和相关文物。一些罗马、中世纪和撒克逊文物将在游客中心展出,该中心预计将于2020年稍后开放[41][42]。2022年,林肯座堂西立面的鹰架在长达36年后被拆除[43]。
座堂的维护费用每年为 586 万英镑(截至 2016 年)[44]。2006 年至 2009 年间,每年有 20 万至 20.8 万人参观林肯座堂。 2010 年,这一数字下降到 15 万人,使其成为东密德兰第 16 大游客最多的景点[45]。游客数量的下降归因于当年林肯圣诞市集遭到取消[46]。
座堂官网写道:“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进入,欣赏中殿的辉煌;您可以静静地坐在晨间礼拜堂,或逛逛商店。如果您想进一步探索,我们需要您付费。”[47]座堂提供座堂、塔楼和屋顶的游览服务。其旺季的亮点是林肯圣诞市场,每年都会上演亨德尔的 《弥赛亚》[48]。
林肯座堂是英国为数不多的用其所矗立的岩石建造的座堂之一[49]。它主要由林肯郡的石灰石建成[50]。自 1876 年以来,座堂一直拥有位于林肯北部的采石场[51]。截至 2016 年,该采石场预计将在 2021 年耗尽石材[52]。座堂的石匠每年要使用超过 100 吨的石材进行维护和修缮[52]。
主任牧师和分会
音乐

唱诗班目前由成年歌手(他们要么是平信徒牧师,要么是合唱学者)以及大约20名女孩和20名男孩组成的团队组成。座堂于1995年起接纳了女性唱诗班成员。林肯座堂是英国第二座设立独立女童唱诗班的座堂(继索尔兹伯里座堂之后),并且仍然是少数为男女学生提供相同音乐机会和每周同等演唱任务的座堂之一。唱诗班成员现在可以就读任何学校,目前来自十多所当地学校。
唱诗班指挥(音乐总监)是阿里克‧普伦蒂斯 (Aric Prentice),他指挥男童合唱团;座堂管风琴师兼音乐助理总监是杰弗瑞‧马金森 (Jeffrey Makinson),他指挥女童合唱团。荣誉管风琴师是科林·沃尔什 (Colin Walsh),他曾任管风琴师兼唱诗班指挥,后来晋升为桂冠管风琴师。
林肯座堂管风琴师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439年约翰·英格尔顿(John Ingleton)担任该职位时。著名的管风琴师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威廉·伯德和约翰·雷丁,以及费利克斯·孟德尔颂的传记作者威廉·托马斯·弗里曼特尔(William Thomas Freemantle)。
座堂管风琴是亨利·威利斯(Henry Willis)的最佳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生前设计的最后一部管风琴,制作于 1898 年。威利斯于 1885 年完成了设计,但由于资金短缺,建造和安装工作推迟了。 1898 年,工程师、后来担任 Clayton & Shuttleworth 工程公司董事长的阿尔弗雷德·沙特尔沃思捐赠了 1,000 英镑(相当于 2023 年的 660,000 英镑),这才使得建造成为可能[54]。这笔捐款,加上其他私人捐赠和公众捐款,使得工程得以推进。 1898年 11 月 17 日圣休日,这架管风琴在一场有 4,700 人参加的仪式上落成。威利斯原本打算用电力驱动这架管风琴,这是英国座堂中第一架以这种方式供电的管风琴。由于布雷福德码头发电厂尚未完工[55] ,人力动力由林肯郡团的步兵提供[56]。
该管风琴曾于1960年和1998年修复两次,两次修复工作均由哈里森和哈里森公司负责。它是英国座堂中仅有的两架保留原始音色的威利斯管风琴之一[56]。此管风琴的规格已列入英国国家管风琴名录[57]。
墓葬
- 雷米吉乌斯·德·费康(Remigius de Fécamp),林肯主教(1072-92)——开始建造林肯座堂,该教堂于 1092 年(他去世两天后)举行落成典礼
- 罗伯特·布洛特(Robert Bloet),英格兰大法官和林肯主教(1093–1123)
- 罗伯特·德·切斯尼(Robert de Chesney),林肯主教(1148-1166?)
- 休,林肯主教(1186–1200)和圣人
- 威廉·德·布卢瓦(William de Blois),林肯主教(1203–06)
- 韦尔斯的休(Hugh of Wells),林肯主教(1209–35)
- 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英国政治家、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林肯主教(1235-53)
- 卡斯蒂利亚的埃莉诺,爱德华一世国王的妻子,于 1290 年在林肯去世,天使唱诗班座位中竖立了巨大的完整肖像和饰有心脏和内脏的墓碑
- 凯瑟琳·斯温福德,兰开斯特公爵夫人(1350-1403),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之子)的妻子
- 琼·博福特(Joan Beaufort),威斯摩兰伯爵夫人(1379-1440),第一代威斯摩兰伯爵拉尔夫·内维尔之妻,兰开斯特公爵和公爵夫人之女
- 菲利普·雷平顿(Philip Repyngdon),林肯主教(1405-20)和红衣主教
- 约翰·罗素(John Russell),英格兰掌玺大臣、大法官和林肯主教(1480–94)
- 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yth),林肯主教(1496–1514)
- 第一代从男爵爱德华·莱克爵士(Sir Edward Lake, 1st Baronet,1600-1674)。生于林肯郡泰特尼。曾任律师,保皇党成员,在第一次英格兰内战中身负重伤。 1674年7月18日逝世于林肯郡诺顿主教区。 1674年7月20日葬于座堂。
- 约翰·菲特利(John Featley),查理一世的随行神职人员
- 塞缪尔·富勒(Samuel Fuller,1635–1700),林肯教务长
- 威廉·富勒(William Fuller),林肯主教(1667–75)
- 理查德·凯伊爵士,第六代从男爵(Sir Richard Kaye, 6th Baronet,1736-1809)林肯教长
- 威廉·希尔顿RA(William Hilton,1786–1839)艺术家
- 克里斯托弗·华兹华斯(Christopher Wordsworth)主教(1807–1885)林肯主教
- 威廉·约翰·巴特勒(William John Butler),林肯教长
- 爱德华·金(Edward King,1829-1910),牛津大学牧灵神学钦定教授,基督教会教士,1885-1910年任林肯主教。葬于林肯座堂回廊,其铜像由威廉·布莱克·里士满爵士创作。
- 哈里·克鲁克山克(Harry Crookshank,1893-1961),曾任卫生大臣及下议院领袖
其他纪念碑
在文学和媒体领域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林肯座堂
莱蒂蒂亚·伊丽莎白·兰登
莱蒂蒂亚·伊丽莎白·兰登
莱蒂蒂亚·伊丽莎白·兰登(Letitia Elizabeth Landon)为托马斯·阿洛姆(Thomas Allom)的一幅画作绘制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插图——林肯座堂。她评论说,其哥德式窗饰的灵感源自于“老橡树的拱门”。这幅插图发表在1837年的《费雪客厅剪贴簿》(Fisher's Drawing Room Scrap Book)[59]。
林肯座堂是电影《达文西密码》(根据同名书籍改编)的拍摄地[60]。拍摄主要在座堂的回廊和分会堂内进行[60] ,并且是一个封闭的场景。由于西敏寺拒绝允许拍摄,座堂承担了西敏寺的角色[60]。尽管有人抗议拍摄[61],但拍摄还是在 2005 年 8 月底完成。为了使林肯座堂分会堂看起来与西敏寺分会堂相似,在现有墙壁上涂上了一层特殊的壁画,并在其他地方竖立了艾萨克·牛顿墓和其他修道院纪念碑的聚苯乙烯复制品[60]。拍摄结束后,该些壁画和复制品仍然留在分会堂,作为达文西密码展览的一部分供游客参观,但在 2008 年 1 月,它们全部被拍卖,以筹集座堂的资金[60]。
林肯座堂也在 2007 年 9 月拍摄的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中充当西敏寺[62][63],2018 年 6 月,Netflix的莎士比亚电影《国王》再次在西敏寺取景[64]。
2022 年,这座座堂也是 2023 年雷利·史考特电影《拿破仑》的拍摄地之一,在这部电影中,它既是加冕场景中的巴黎圣母院,也是该电影导演剪辑版加长版中出现的米兰主教座堂[65]。
座堂是 LCR FM 电台的发射站。
相片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