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雹古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雹古厝是一栋位于台湾台南市山上区的宅邸建筑,该建筑为清代富绅林雹家族的故居,当前仍未具文化资产身分。
沿革
林雹(1804-1883年)[1],名林闹雹,为林氏宗族林尔一脉的第五代祖。据信其出身贫寒,早年以劳力为生,从事挑货工作,有时需向人借贷赊欠。据说当时麻豆的林姓望族计画于山仔顶设立糖廍,寻求当地同宗管理,因此邀请林雹负责经营。林雹凭借勤奋及经营能力使糖廍发展兴旺,最终成为地方首富,拥有百馀甲田产,因而受到乡人尊称为“雹叔公仔”。至今当地仍流传“有钱雹叔公仔,无钱落仔雹”的俗谚。[2][3]
日治时期,林雹古厝由其后代修建。[4]后来,林雹的孙子林进煌曾任山上乡长(于县市合并前)。随著家族成员陆续外移,古厝逐渐荒废,年久失修。
进入21世纪,林家后代曾委托山上社区发展协会整理古厝外围环境,进行社区营造,清理古厝前广场。[5]然而,2016年高雄美浓地震导致古厝结构受损,当地居民发起整修保留计画,惟林家部分后裔未能达成共识。
2017年,山上区公所与西拉雅国家风景区管理处计画共同出资2000万元修缮古厝,然因所有权人分属6至7位,未能取得共识,修缮计画至今未能落实。由于古厝属私人产权,政府机关无法介入整修。[6][7][8]
Remove ads
结构
-
林雹古厝正厅门廊
-
林雹古厝正厅门廊
-
古厝左护龙处
-
古厝右护龙处
-
内部房间
-
轩亭柱头遗构
林雹古厝为传统三合院建筑,并混有西式建筑等元素特征,其基址建于高台之上,与周围地面高差约50公分,地基采用卵石砌成。建筑主体分为正身五间,左右厢房各三间,正厅前设有一座轩亭。采四披水立柱柱头型式。屋脊以鬼瓦收边,并以铁皮包覆。[9]
其中,大门门梁与神明厅窗棂均刻有三个“林”字,外墙设有吕壁松彩绘山水画,内部木墙面则保留原色,无过多装饰。建材多采用桧木,部分木构件仍保留原始风貌。
另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