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枝异孔石鲈
石鲈科异孔石鲈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枝异孔石鲈(Anisotremus virginicus),是一种海生辐鳍鱼,属笛鲷目石鲈科异孔石鲈属。该鱼原产于西大西洋。
Remove ads
外貌描述
该鱼体型深而扁,背部非常高,头部短而钝。嘴位于头部下方,同肉质的嘴唇平行,双颚均有齿带,外齿带呈圆锥形。[3]。该鱼成年个体侧面有交替的黄色和银色条纹,另有一从眼睛上方到上唇边缘的黑条,第二条垂直的黑条从背鳍的前部一直延伸到胸鳍的根部。枝异孔石鲈鱼鳍为黄色,尾鳍深叉。幼鱼黑色条纹与成年鱼不同,它们的黑色条纹沿侧腹中部水平延伸,靠近尾鳍根部有黑色斑点,头部为明黄色。 [4]背鳍含有12根棘刺和16-18根软条,而臀鳍包含3根棘刺和9根软鳍条。该物种的最大总长度为40.6厘米 ,平均体长为25厘米,可长到930克重 。 [2]
物种分布
枝异孔石鲈分布于西大西洋,北至佛罗里达州东北,南至巴西里约热内卢,亦广布于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该鱼在百慕大为引进种。 [4]
生态
枝异孔石鲈栖息在20-20米深的浅近岸水域的礁石和岩质海床 。 [4]幼鱼则见于海草床。 [5] 该鱼为夜行种,经常形成大型鱼群,鱼群中偶尔会出现普氏仿石鲈。一群枝异孔石鲈常会一起磨牙,故而发出咕噜声。该鱼主要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多毛类动物等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幼鱼会和裂唇鱼一样作为清洁鱼清理其他鱼身上的寄生虫和死皮。 [4]
物种命名
枝异孔石鲈于1758年首次被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奈正式描述,此时学名为Sparus virginicus ,其典型产地为南美洲[6]。 当美国鱼类学家西奥多·吉尔创建异孔石鲈属时,他将枝异孔石鲈移入该属并设为模式种。 [7]
经济利用
枝异孔石鲈为低价值的经济鱼类,可以用多种方法捕捞,亦是一种游钓鱼。该种鱼亦见于观赏鱼市场 [1][4] ,且已有人工饲养 [8]。
文献索引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