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柯文哲市府
台北市政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柯文哲市府,是指第六届(2014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5日)、第七届(2018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所组成的台北市政府内阁行政团队。
![]() |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9年9月3日) |
![]() | 此条目应避免有陈列杂项、琐碎资料的部分。 (2015年4月20日) |
市府内阁
Remove ads
市府政绩

- 2015年4月20日,台北市劳动局公布34家媒体劳动检查结果,以香港商苹果日报出版发展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自由时报企业(股)公司、工商财经数位(股)公司、中天电视(股)公司4家公司同以违反8条劳基法共居冠军。[2][3]
- 2015年8月21日,苏迪勒台风柯文哲指示劳动局设法禁止外送、外卖。劳动局赖香伶表示:目前法规无法禁止台风天外勤,已建议劳动部修法,将台风假视为休息日。[4]
- 2015年9月10日,台北市政府劳动局公布32家银行7月劳动检查,约97%未付加班费、69%超时工作、56%未召开劳资会议,将裁处新台币约900万元。[5]违规冠军是澳盛(台湾)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反7条劳动法,台湾工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远东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违反6条法令共居亚军。平均每家裁罚新台币21万元,最高裁罚金额为60万元(花旗银行)。[6][7]
- 2015年11月,银行公会拜会北市劳动局主秘江明志,抗议劳检标准过于严格。劳动局认为:劳基法是法定最低条件。双方没有共识。[8]
- 2016年1月11日,台北市劳动局公布2015年11月对18家医院劳动条件检查结果,以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8项违法居冠。[9][10]
- 2016年4月22日,台北市劳动局将对银行业大规模劳检,金管会表示:银行公会向劳动局反映,用劳检制造业的方法检查银行业并不适当。[8]

- 2016年4月22日,“台北市105年度劳动节暨表扬大会”中,柯文哲说:“你(赖香伶)的劳工检查,每次都让我冷汗直流,查那个银行,一举得罪所有财团;再去查媒体,我说你是嫌我民调太高,是不是?最后竟然查医院,罚最多是台大医院,连我的老巢都清掉了。”“我也非常支持她(赖香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北市一定尽最大努力去做,让台湾产业往前进。”赖香伶致词表示,今年(2016年)劳动节从表扬庆祝改为纪念,纪念1886年来劳工用生命换来的劳动人权,台湾劳工处境并不好,一方面国际经济变化、二来世代间不公平。[11]
- 2016年8月15日,对32家银行复检。[12]
Remove ads
- 台北市冬季系列活动 - 2020年末起开始,打造冬季系列项目缤纷耶诞玩台北&公馆圣诞季以及台北耶诞爱无限、台北最HIGH新年城、寒假活动、台湾年味在台北、台北春节活动以及台北灯节。
- 2014年上任拆除从未启用的忠孝西路公车专用道,于2014年12月28日中午完成忠孝西路双向各5线道通车。并于完成当天公开〈忠孝西路公车专用道站台拆除总结报告〉供大家检验[18]。原本郝龙斌预估拆除要新台币上千万元[19],而工务局预估600万,最后实际只花410万[20][21]。

- 台北市政府近年积极推动“西区门户计画”,第一阶段工程随著忠孝桥引桥拆除、忠孝西路路型调整及北门广场景观工程完工,实现北门城再现目标。西区门户计画最后一块地景拼图也于2018年10月借由台北市政府工务局新建工程处办理之“北平西路西侧道路新筑工程”通车后完成,而接续由工务局公园处办理“交八广场”整体绿美化作业,使“西区门户计画”的版图逐渐完整。
- “北平西路西侧道路新筑工程”位于台北车站特定专用区D1(东半街廓)与交八广场之间,全长168公尺,宽10公尺,完工通车后,改善既有北平西路于重庆北路路口车道错位情形,使行车动线笔直顺畅,用路人行车安全也大为提升;同时北平西路也是民众进出机场捷运A1车站的主要联络道路,新工处依都市计画调整北平西路后,也使机场捷运周边动线顺畅,配合未来台北车站特定专用区C1、D1(东半街廓)土地开发案完工后,交通需求将大为增加,北平西路的通车提前因应未来的交通量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交通服务水准,让台北车站周边交通维持顺畅好行。

以南港火车站、高铁南港站、南港转运站等为台北东区交通转运中心,加上国家生技研究园区及国家会展中心如南港展览馆一馆、南港展览馆二馆营运,串联新竹生医园区,建立完整生技产业廊带。建构流行音乐及文创产业如台北流行音乐中心。打造软体及会展产业廊带如南港软体园区一期/二期/三期。建立大量公共住宅社区,如东明社会住宅、中南段社会住宅等等。
- 2015年4月1日,取消台北市YouBike前30分钟免费的措施(全台率先降低补贴,彰化县YouBike于2016年2月1日跟进)。依台北市交通统计查询系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所公布之4月份使用人数大幅下降为1年以来最低并连续3个月持续下降,依YouBike营运表面资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5月及6月份连续两月周转率更下降至2013年初之水准。
- 2015年5月1日,对于乱弹烟灰、乱丢烟蒂的个人行为,将对不分国内外民众采取重罚罚款,第一次被发现则罚新台币一千二百元,第二次被发现则罚新台币三千六百元,第三次以上则罚新台币五千元还得上环境讲习1小时。执法机关是台北市环保局辖下所属人员。[23]。
- 推动“家医制度”,2015年10月先在士林、北投区试办。[24]。
- 2015年,行动派出所试办4个月,但原本受理报案的主要功能并未达到预期成效,现有5辆原行动派出所警备车正式改名为机动派出所,拨交保安大队统筹管理并规画执勤。

- 2015年12月12日,台北捷运公司推出“亲子友善区”,先以松山新店线试办,每列车的第3、4节车厢有明显标示及可爱卡通图案,相对位置的月台门及月台地板也贴有粉红色“亲子友善区”标示,方便旅客识别,也提供亲子更贴心的乘车体验。[25]。
- 2015年,台北捷运公司推出“台北声音地景”,改变台北捷运原本使用的制式提示音,并加入艺术气息。[26]。
- 成立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27]。
- 成立台北市道路管线暨资讯中心[28]。
- 台北市立大学分析柯文哲竞选时提出的“开放政府,全民参与”北市开放资讯平台“Data. Taipei”资料库后发现33个局处都已经有提供开放资料,但资料品质仍需要提升为开放式档案格式、档案内容结构化、档案内容可解析,开放资料部分更新频率为不定期,也应该提升更新频率;并应该思考开放与公民参与相关性较高的资料,才能贴近市民需求、政府施政效能与民众对市政府信赖。[29][30]
- 2018年4月:与新北市政府共同推出了“1280定期月票”,可在30天内无限次搭乘双北的捷运与公车(里程计费的公车除外),还有YouBike前30分钟免费。柯市府团队讨论出最终的数字,除了“帮民众省钱”、“吸引更多人使用大众运输”,还要满足“补贴费用在合理范围”的条件。陈学台说明“实施套票最终的蓝图是要达成绿色运输”,这是指以环境永续发展为基础、使用低污染的运输系统,包含步行、公车、捷运、自行车、火车、高铁等。以台北市来说,目前绿运输的使用率为60%(40%为私人运具),他们希望借由月票的吸引力,能在4年后提高到70%。从初步结果来看,双北2018年5~8月的绿运输使用率,较前一年同期成长2.8%,相当于每天增加12万人次;10月的平均使用人次超过28万人,创下新高纪录,逐渐可见成效。
- 2018年8月2日,台北市公共住宅战情中心正式上线[31][32][33]。

- 社会住宅(依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社会住宅兴建计画及战情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资料统计)
- 1.文山区兴隆D1区社会住宅(272户):于2013年7月开工,2015年5月完工
- 2.松山区健康社会住宅(507户):于2014年12月开工,2017年12月完工
- 3.文山区兴隆D2区社会住宅(510户):于2014年11月开工,2018年5月完工
- 4.万华区青年社会住宅(273户):于2016年2月开工,2018年12月完工
- 5.大同区明伦社会住宅(380户):于2017年3月开工,2020年8月完工
- 6.内湖区瑞光社会住宅(389户):于2017年10月开工,2020年11月完工
- 7.莒光社会住宅(201户):于2017年12月开工,2022年6月完工
- 8.广慈博爱园区社会住宅(1520户):于2018年1月开工,全区预计2023年完工
- 9.信义区六张犁AB区社会住宅(722户):于2018年9月开工,预计2023年完工
- 10.内湖区行善社会住宅(526户):于2018年10月开工,2022年8月完工

- 市场改建
- 1.大龙市场改建:于2016年5月开工,2019年12月完工
- 2.环南市场改建:于2016年11月开工,预计2023年完工
- 3.南门市场改建:于2019年12月开工,预计2023年完工
- 4.成功市场改建:于2019年7月开工,预计2025年完工
- 5.果菜市场改建:于2020年3月开工,预计2027年完工
Remove ads
- 2014年12月29日,表示未来违建又违反公安者将优先处理。隔天公告1995年以前列管缓拆的,违反公共安全的226户既存违建,限期在2015年3月20日前拆除,并呼吁市议员别想来关说。[34][35] 有网友根据建管处资料,前任台北市长郝龙斌在2014年1月至11月任内,查报违建5,114件,拆除或屋主自行改善的案件为4,268件,比例达83.46%,认为比柯文哲这期间声称要拆除的违建还多[36]。 朱学恒则指出这些226件违建是1995年以前列管、缓拆的既存违建,两者不同不能相较,认为建管处在这期间中依旧依照原先每个月平均451.46间的进度来拆。截至3月13日止,226户已有104户已改善完毕,比例4成6,[37][38][39]3月22日,市府宣称所有违建都已改善(改善不等于拆除),所以将不会对所有列管之违建户进行强制拆除。[40][41]。
- 2014年12月1日,记者问:以后市政府有泄密的你会依法处理,柯文哲:杀无赦。[42]2015年1月27日,在网路上疯传的台北市政府公文,1月29日指示秘书长苏丽琼调查,2月2日调查结果无恶意,这篇公文也没有机密等级,柯文哲裁示“不议处”[43]。5月8日,“大巨蛋廉政委员报告泄密案”,周玉蔻宣称捡来,蓝绿议员都痛批,市府资料外泄不是第一次,每次都说要处理,却都没下文,呼吁柯市长兑现承诺,赶紧把泄密者揪出来[44]。
- 2015年3月31日裁减警察冗务[45]。
- 2015月6月29日,发生杀害国小二年级女童案,于同日晚间召开紧急会议,会中决议2012年11月警政署取消的“护童专案”予以重启并强化[46]。
Remove ads

- 2015年1月19日,宣布当周内成立台北市政府廉政委员会负责除弊任务,内部以专案小组独立运作,并由政风处担任幕僚机构,负责调阅资料,逐一将过去列为机密的部分文件解密公开,接受外界调查和公评。但同年3月时不少市议员私下抱怨,从之前市府到现在的加密文件已累积高达近六十二万份,政风局处却老用“外流自己负责”说法拒绝提供,甚至连非密件的会议纪录都不给。[47]廉政透明委员会的正、副召集人为市长柯文哲和副市长邓家基,成员另有台北市政府内局处首长5名,外聘8名社会人士,也开放6个名额供各界网路自由报名,再成立遴选委员会筛选。2月初召开的首次会议,包括远雄集团的台北大巨蛋、太极双星的台北双子星弊案、日胜生集团的美河市弊案、富邦集团的台北文创大楼,以及鸿海集团的台北资讯园区暨停车场兴建及营运案等5项被部分民众认为具争议的BOT模式开发案,都被列入首波的专案调查[48][49]。2015年5月15日三创数位生活园区开幕。5月17日台北市财政局宣示五大弊案,以后要改称为“五大案”,于5月18日台北市议会中柯文哲立即被质疑当初为何使用“五大弊案”名称。5月20日台北市政府对台北大巨蛋发出“立即勒令停工”。5月21日遭舆论批评台北大巨蛋停工会影响台北捷运板南线有崩塌危机。5月22日上午台北市府开会决定台北大巨蛋局部复工。6月10日台北市政府廉政委员会做出五大案的最终结案报告,其中将大巨蛋、美河市移送法务部,三创案和松烟文创则移送监察院,双子星案没有移送。6月24日法务部将大巨蛋案、美河市案退回北市府,法务部政务次长陈明堂表示,法务部没有办理具体诉讼的权责,无权受理,如果台北市政府要提出告发,依法应该要向检察官或司法警察官提出。

- 五大案
- 双子星案因查无不法,已宣布结案;为了避免招标再发生弊端,捷运工程局明年度编列四千万预算,将先招标有财务、法律等专业的“总顾问团队”,2018年12月开国际标对外招商,由南海发展及大马商马顿公司得标。
- 三创资讯园区原本规划八楼到十一楼设置的育成中心变为餐厅、十二楼违反土地分区使用变剧场、大型LED广告物造成光害、空桥坡度等问题,三创陆续改善后,争议画下句点。
- 台北文创案,北市府与业者富邦集团于去年九月十日签订增补协议,诚品的商场、展演空间营业收入将纳入营运权利金,并纳入“超额利润共享”机制,赚得比合约书还多的部分,就由北市府跟厂商五五分帐。
- 美河市案于2012年遭监察院纠正,认为北市府低估土地成本、高估建物成本,造成损失。郝市府重新鉴价后,要求日胜生再付76.9亿元,但日胜生不服提出仲裁。仲裁结果北市府可讨回33亿馀元。
- 五大案四案结案,仅大巨蛋案还未落幕。远雄因违反建筑法第五十八条主要构造与核定工程图样及说明书不符规定遭勒令停工,历经一年馀未改善,北市府已成立终止契约工作小组,最后通牒远雄于9月8日前改善完毕,逾期不改则终止契约。

- 公办都更
- 1.兰州斯文里公办都更
- 2.“敦南安和”公办都更
- 3.“南港商三特”公办都更
- 4.“绍兴南街”公办都更
- 5.“信义三兴”公办都更
- 6.“忠孝怀生”公办都更
- 7.“大直站北安段”公办都更
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
- 柯文哲任内发生2015年市府遭纵火事件。2015年7月6日早上3点3分,台北市政府一楼建管处遭人打破玻璃进入泼洒汽油纵火,触动自动洒水系统,随既被扑灭(台北市政府首次遭纵火)。7日11点40分信义分局逮捕涉嫌犯案的男子林崑泰。
- 柯文哲任内发生2015年台北市文化国小随机杀人事件恶性杀人事件。对于2015年台北市文化国小随机杀人事件,柯文哲市府表示将重建校园安全、检讨警察进校园的SOP、组专案小组、请市民为伤者祈祷[50]。
- 柯文哲任内发生2015年台北捷运随机砍人事件恶性杀人事件。
- 柯文哲任内发生2016年内湖随机杀人事件恶性杀人事件。对于2016年内湖随机杀人事件,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表示“嫌犯根本不在现在所谓防护网的监视名单内,要如何重新建构一个,不只是台北市,整个台湾社会都比较安全的社会安全网,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要重新思考去做的事情。”

- 苏迪勒台风造成3073件的树木灾情[51];2015年8月13日,苏迪勒台风过后,台北市自来水浊度上升,许多大台北民众不敢食用,纷纷抢购瓶装水[52],引发民怨[53][54],导致各方批评[55][56][57];北市自来水处因此宣布将减免8月8日至8月10日共3天的基本费和用水费[58];柯文哲表示,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何选择停水或继续供水,这可以再讨论,但停水后再供水,也容易会有脏东西跑进去,由于涉及专业,他考虑让自来水事业处出来说明,但重点还是要同时将南、北势溪都顾好,维持水质[59];柯文哲认为这次会出现浊水,责任应在中央,因为是南势溪的水土保持不佳所造成[60],引发争议[61][62][63][64][65];经济部建议未来应采伏流取水[66]。此外,柯文哲宣布将来台风天禁止送外卖[67][68]。北市府讨论后,提出从翡翠水库拉出一条专管至净水场的计画,当未来南势溪的水浊度上升时,从水土保持比较好的翡翠水库直接引水到净水厂。争取到中央部分补助,2019年12月2日进行翡翠专管隧道开挖进洞仪式,预计2023年完工。[69]
争议
2015年3月,内湖山老鼠事件被台北市议员高嘉瑜揭发,该议员指称内湖区保护区内有疑似山老鼠企图砍运树木,引起台北市市长柯文哲震怒,扬言拔官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内湖分局分局长张梦麟,[70][71]但林务局及士林地检署多次证实为漂流木[72]。在检调进入调查后,柯文哲改口表示交由检调调查厘清真相后,再作论处,暂不换人。4月15日于市议会备询时被追问要不要向张梦麟道歉,柯文哲最后当众说“对不起,我错了”[73]。
- 2014年末,台北市政府耗费新台币4,320多万元印刷18种刊物,但多数都乏人问津,沦为回收纸,被议员痛批柯文哲没杜绝浪费[74]。
- 柯市长上任后,砍公务员通勤费,引发员工向媒体抱怨。
- 2015年1月7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计画未来在集会抗议场合划设“记者采访区”和“媒体联络人”,引发争议[75]
- 2015年4月22日,市议员王鸿薇指控柯市府使用新台币4,000万救灾款项来装潢办公室[76]。对此柯文哲表示南门市场海砂屋要拆除,位于市场上方的三个科和都市更新处通通要搬家,此外还要成立都市设计中心,有很多政府单位要移动的费用,包括搬迁费、装潢费,不只有装潢费[77]。
- 2015年2月22日,拟向企业募款发放公务员绩效奖金[78]。
- 2015年8月23日,台北捷运将自动验票口闸门音从哔哔声美化换成钢琴声后,再推出捷运声音地景二部曲计画,捷运列车驶进转乘站及终点站之前,选定“风起”为车厢内广播提示音“当当叮当~当当当当当”,且转乘和终点站的旋律音阶也各有巧妙,有捷运族得知这项政策后笑说,捷运声音变好听了,可能会忘记要下车;[79]但于实施后,却疑似因为分贝太高而引来不少抱怨,指称铃声突兀又刺耳,还有人误以为发生紧急事故,甚至有赶人下车的感觉,令乘客直呼旅程多了不一样的“惊喜”;对此,北捷公司表示,会再做观察后进行微调。[80]
- 2015年8月25日,台北市长柯文哲于市长室会议中,要求市政府今后的人事命令只迎新不送旧,以后不准主动发布人事离职的新闻稿。外界认为其导火线是柯文哲不满前北捷总经理孙以濬对小巨蛋噪音的处理方式,并曾在议会当众羞辱孙以濬:表示要把他换掉,让孙以濬请辞后大动作发布新闻稿诉诸媒体,柯文哲才会大发雷霆,怕自己面子挂不住,对此柯文哲回应,他认为总经理离开是多重因素,他个人的文化就是迎新不送旧,要走人就安安静静的走;台北市议员李彦秀则认为,这项政策根本是本末倒置,因为带人要带心。[81][82][83]
2015年9月1日,台北捷运多卡通刷卡系统建置完成,高雄一卡通进军北捷,预计每站有一至二个多卡通匣门设置验票机,届时全线均可使用高雄的一卡通,也享有与悠游卡一样的优惠,除了搭捷运打八折,另也可借用YouBike;而针对一卡通先在北捷使用,但悠游卡却无法同时在高雄捷运使用,引来“小吃大”且不对等之质疑。对此悠游卡公司表示,已在7月底与高捷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高捷目前因多卡通设备建置尚未完成,无法开放悠游卡使用,高捷承诺最迟于2016年7月底前将全面开放悠游卡至高捷使用。但台北市市议员陈重文质疑一卡通目前发卡量5百多万张,搭北捷享8折优惠,价差却由北市府埋单,发行量超过5千万张的悠游卡,如果想在高捷比照办理,则因为一卡通是全部民营的公司,并不是有官股的公司,所以高雄市政府也没办法去控制是否补助优惠预算。[84][85]作家黄智贤则发文批评,一卡通从9月1日起跟波多野结衣一起出现在北捷。悠游卡却不得进高雄捷运一步。悠游卡给了一卡通多了将近1年时间,可以在全台湾抢悠游卡的地盘和生意,而公民1495行动联盟也指出,原来柯文哲东省西省,是拿去贴补一卡通在台北的优惠。[86]针对上述质疑,悠游卡公司董事长林向恺表示,近日确实有不少人在问,台北捷运开放一卡通,而高雄捷运何时开放民众使用悠游卡?会不会因为某些因素,延宕很久?他说,依照时程来看,高雄捷运应该在2016年7月可以如期让悠游卡持卡人使用;但假如有任何因素,导致开放时程有所延误,以致损害悠游卡持卡人的权益,悠游卡公司将会先行在高雄捷运设置临时闸门,在3月1日让悠游卡持卡人在高捷使用,希望所有悠游卡持卡人不用担心。[87]
2015年9月5日,针对北捷粗估将多花费2,600万新台币补助一卡通用户搭乘捷运和转乘公车等优惠,台北市议会国民党党团及民进党党团都持相同看法,认为此政策破坏平等互惠的原则,将要求台北市政府不得继续补助一卡通,台北市市议员王世坚豪不讳言地说,台北市长柯文哲提早开放多卡通是政治操作、有个人算计,这样的谈判太过草率;前台北市副市长陈永仁则表示,台湾打造一日生活圈,各地民众只要带一张卡就能南北跑透透,这才是符合平等互惠的原则,台北市长柯文哲提早了10个月开放使用一卡通,这让北部的民众到高雄好像去日本一样,还要再多买一张卡,这并不公平。[88][89]台北市市议员王鸿薇、汪志冰、李新及徐弘庭则于台北捷运市府站召开记者会,质疑台北市长柯文哲图利一卡通背后之财团,丧权辱市,让高雄一卡通剥了台北二层皮,却罔顾5,400万的悠游卡持卡人权益。认为台北市政府花了1亿元帮一卡通建置感应装置,让一卡通搭乘捷运可享8折优惠造成短收2成票价,但悠游卡发行约5,400万张,而一卡通发行约只有560万张,且开放之后,其权益明显是不对等的,一卡通在台北享有悠游卡所有优惠,包括捷运票价8折、敬老卡4折;捷运、公车双向转乘之优惠;可以使用YouBike;还有多处公有停车场可以使用。反观悠游卡的持卡人到高雄,竟然任何权益与优惠也没有。包括不能使用公有停车场;不能使用CityBike;到105年7月才可以在高雄捷运使用悠游卡;持一卡通搭乘高雄公车及观光渡轮,均可享票价优惠,但拿悠游卡高雄公车及观光渡轮,却什么折扣也没有;议员并指出每一次一卡通iPass卡的“哔”声都代表著台北市民的损失,代表著悠游卡5,400万持卡人的权益被剥夺。[90]
另外,针对一卡通使用率偏低之现象,前台北市副市长陈永仁表示,一卡通不像悠游卡有押金制,买断后若用不到,钱也拿不回来,而这些钱就成为负责处理金流的联邦银行进行转投资的筹码。台北市市议员徐弘庭则直言,一卡通的实收资本额才5亿8,000万,为何柯文哲还坚持要让一卡通进入北捷?柯文哲与其花1亿元建置多卡通系统,不如用1亿元买下一卡通30%股权,可能还比建置闸门便宜,经济效益挂帅的柯文哲,当初为了省500万元而合并警分局,如今却竟然愿意花1亿元让使用率低的一卡通进到北捷?其背后动机,实在令人不解,对此;台北捷运公司则回应,一卡通后续运量及营收估计仍需长期观察。同时,一卡通“哔”进台北捷运后,又被民众发现,北捷多卡通闸门因无法分辨一卡通学生卡及普通卡,导致持学生卡者搭公车转乘捷运时,优惠折扣从原本的6元增加为8元,等于北市要为此多补助2元。问题被揪出后,台北捷运公司则表示,系统将于1周内进行修改。[91]
人事任用
- 任用陈冠廷(原台湾世代教育基金会副执行长),出任台北市政府副发言人。
- 任用刘奕霆(前新头壳记者),出任台北市政府副发言人,后真除为台北市政府发言人[97]。
- 任用柯昱安(前新头壳记者、BuzzOrange编辑),担任媒体事务组研究员,机要职,负责市长官方脸书、Instagram等社群经营,后真除为台北市政府副发言人[98]。
- 任用黄瀞莹(前ETtoday新闻云记者),担任媒体事务组研究员,机要职,负责市长官方Twitter社群经营,后真除为台北市政府副发言人[99][100]。
- 任用陈思宇(现任台北市议员台联党陈建铭之女),担任观光传播局八职等机要秘书,后转任媒体事务组专员,台北市政府副发言人,前台北市观传局长[101][102]。
- 任用邹建威(前民视记者),担任媒体事务组科员,机要职,接替叶芝邑原市长随行幕僚工作,负责媒体联络[103]。
- 任用王宝萱(前绿社盟立委参选人,元大人寿前董事长王正新之女),担任市长室专员,机要职,协助“参与式预算”与“公民参与”业务[104]。
- 任用李博荣(前苏贞昌办公室副主任),担任市长室研究员,机要职,负责政策统合[105]。
- 任用周榆修(前苏巧慧助理、民进党青年部副主任),担任市长室研究员,机要职[106]。
- 任用林昆锋(前年代新闻主持人、主播、资深记者),担任市长室发言人,机要职,负责媒体操作[107]。
- 任用郑坤从(前公视记者、“有话好说”制作人),担任市长室研究员,机要职,负责市长重要致词文稿撰写[108]。
- 任用饶庆钰(前立法院副院长、中国国民党立委饶颖奇之女),出任台北市政府有给职参议,兼任台北市政府大陆小组执行长,负责大陆小组沟通、发言[109]。
- 任用李安妮(前总统李登辉之女),出任台北市政府廉政委员会委员。
- 任用邱佩琳(前考试院长、中国国民党大老邱创焕之女),出任台北市政府大陆小组委员[110][111]。
- 任用林向恺,接任悠游卡投资控股公司董事长[112]。
- 任用戴季全(原柯文哲竞选总部网路顾问、流线传媒创办人),出任悠游卡公司董事长[113]。
- 允许戴季全任用林筱淇(原柯文哲竞选总部发言人),出任悠游卡公司董事长特助[114][115]。
- 允许戴季全任用廖泰翔(原柯文哲竞选总部发言人),出任悠游卡公司董事长特助[114][115]。
- 任用张益赡(原云林县文化处长),出任台北市政府顾问,机要职,后兼任台北市文化基金会副执行长,不支薪[116]。
- 任用洪智坤(原柯文哲竞选总部顾问),出任台北市政府顾问,机要职。
- 允许洪智坤任用刘玉婷,担任洪智坤的机要秘书[117]。
- 指派张景森(原柯文哲竞选总部办公室政策总监),出任富邦金控独立董事,兼任台北富邦银行独董,薪资全捐[118][119]。
- 指派陈锦稷(原
民主进步党智库,郑深池女婿),出任富邦金控独立董事,同时出任富邦人寿及富邦产险独立董事,薪资全捐[120][121][120][121]。
- 任用林珍羽(台北市议员林国成之女),出任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务委员会秘书,机要职。[122]
其他事件
总结
视角
- 2015年1月15日,市长柯文哲接受建中校刊专访时,提出1、购买第二栋房,不能贷款,2、每人居住20坪为限,超过就要课重税。[123]。2月23称:“想法不成熟,还是得回到公办都更与只租不卖社会住宅。”。[124]
- 2015年2月,将美河市以廉价出租低价,号称最便宜租金6,800元(需累积居住年限后才可经评估审核减少租金),为美河市行情3成,遭受该地居民担心降低房价,扬言采取法律行动[125]。3月6日,柯文哲宣布四处作为公共住宅的联开宅,三重台北桥站联开宅住户强烈反弹。[126]。3月14日,柯文哲计画兴建中继住宅。但被选中要改成中继宅的中正区忠义国小,当地里长方荷生反弹[127]。7月30日因联开宅承租中签者仅3成完成承租,被质疑租金太高吓跑承租户后;柯文哲提出修改原先规划预计改为:
1.将承租资格提高年收入上限为144万/年(约月入10馀万)
2.依收入不同分三级收费与津贴。
- 2015年4月9日,台北市教育局举行中小学整并会议,被列为废校选项之一的忠义国小家长不满无法进入会议。柯文哲认为,公开透明不要无限上纲,他公开的也只有会议纪录。他并表示,
“问题是这个会议在讨论什么?这个会议在讨论全台北市并校的问题,又不是讨论忠义国小的,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知道?也不是所有会议都要开放”[128],但事实上当天开会的议程文件,上面清楚写明讨论案由第1件就是“有关审议本市中正区忠义国民小学整并评估建议报告一案”。[129]。
- 2015年4月20日,柯市府推动“田园城市”,遭国有财产署和军方反对。国产署长庄翠云表示闲置国有地只能进行环境美化,若种菜会让种菜人获益,不符无偿拨用原则。[130]
- 2015年4月25日,发生监视器抓交通违规之争议,缘于郝龙斌市府时代,市府曾表示将要求警察局研议以台北市两万五千支监视器进行科技执法、取缔重大交通违规,时任台北市市议员的简余晏痛批郝市府违反承诺,想让台湾沦为警察国家,并指出依法监视录影画面只能用来取缔违法,不能用来取缔行政违规,这是宪法层次的人权问题,市府不能滥权违法[131];但于柯文哲就任台北市长后,针对上述郝市府任内用监视器抓违停的想法及引发之批评,却表示现行法律并无禁用监视器抓违停,因此将研议在违规热点设监视器,避免浪费警力站岗。并强调法律是服务人,而不是人去服务法律,如果因为条文而限制后续动作、不做改善,就是脑袋装大便[132];5月1日柯文哲推翻先前发言声称:“(违停太多)长官不高兴了,他们就警察警员就被迫,24小时进来站岗,我就更生气了,我说要把基层的警察当作人力看待,不要随便滥用,我说这样干脆就拿个,摄影机去拍就好了,故事就这么简单,我觉得这个社会有时候就是太过份了,第一点我已经讲很清楚了,又不是拿那14,000支,监视器来开罚单。”[133]。
前市府内阁成员
柯文哲在竞选时期主打“素人参政”,并成功当选后,其小内阁成员广邀各界人士,受到瞩目。在此同时,小内阁成员的去留问题,同所推出的政策及绩效一样受到外界瞩目。据报导指出,在柯文哲上任不到两年内,就有十四名一级机关首长求去[137],这是以往台北市政府在主要政治势力(国民党、民进党)执政之下,较为少见的现象。以下,列举曾任职于柯文哲市府的人士:
- 杨忠和:前台北市体育局局长,请辞获准
- 董建一:前无给职顾问(曾任中华民国机车党党主席),请辞获准
- 陈铭薰:前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委,现任国立台北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学系专任教授,请辞获准
- 周丽芳:前副市长,现任国立政治大学财政学系特聘专任教授,于2016年1月13日请辞获准
- 倪重华:前文化局局长,现任资深音乐人、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顾问,于2016年1月14日请辞获准
- 洪智坤:前有给职顾问,请辞获准
- 黄大维:前北市府副发言人,赴新进修,申请留职停薪引发争议,遭北市议员质疑,请辞获准
- 林裕益:前产发局副局长,转调退辅会
- 高文婷:前建管处处长,转调营建署
- 黄以育:前产发局商业处长,申请退休
- 陈永辉:前工务局卫工处长,申请退休
- 周礼良:前捷运局局长,曾任交通部政务次长,已在2016年4月6日请辞获准
- 贺陈旦:前台北捷运公司董事长,转任交通部长
- 苏建荣:前财政局局长,转任财政部长
- 邱大展:前台北市府参事,2016年4月7日请辞,并于5月初离职
- 黄治峯:前工务局副局长兼新工处处长,转任桃园市工务局长
- 锺慧谕:前交通局长,曾任鼎汉国际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2016年6月15日请辞获准
- 杨芳玲:前法务局长,公开信中指出坚持依法行政被理解成有碍市政效率、对抗市长,于2016年9月19日请辞获准;现任监察委员
- 汤志民:前教育局长,于2016年9月25日请辞
- 谢佩霓:前文化局长,于2016年10月21日提出请辞并获准,在10月25日正式去职
- 陈秀惠:前原民会主委,于2017年1月23日请辞获准
- 林鹤明:前台北市府秘书处媒体事务组发言人,于2017年1月7日请辞,现任民主进步党副秘书长
- 叶芝邑:前台北市府秘书处媒体事务组专员,转任中华文化总会媒体部专员
- 林聿禅:前台北市府秘书处媒体事务组专员
- 邹建威:前台北市府秘书处媒体事务组专员,于2018年4月20日请辞,转任新北市议员参选人张志豪的幕僚[138][139]
- 王宝萱:前市长室专员,于2017年8月请辞获准,转任北艺大主秘
- 苏丽琼:前台北市府秘书处秘书长,于2017年10月15日离职,现任监察委员
- 简余晏:前观光传播局长,于2018年1月16日请辞获准
- 严一峯:前台北市府动保处长,于2018年1月16日申请退休
- 李文英:前台北市府秘书处副秘书长,于2018年5月16日请辞
- 林筱淇:前台北市府秘书处媒体事务组副发言人,于2018年7月14日请辞,2018年8月1日转任柯文哲竞选办公室团队发言人,现任台中市政府市政顾问
- 许立民:前台北市府社会局局长,于2018年7月20日请辞,借调到期回去台大医院就任创伤医疗部主治医师
- 林钦荣:前台北市政府第六届副市长,于2018年11月30日请辞,借调到期回去交通大学就任教授,现任高雄市政府副市长
- 陈思宇:前台北市政府第六届观光传播局长。参选台北市议员落败
- 林洲民:前台北市政府第六届都市发展局局长
- 陈景峻:前台北市政府第六届副市长,后转任监察院监察委员
- 张哲扬:前台北市政府第七届秘书长,申请退休
- 邓家基:前台北市政府第七届副市长。曾任悠游卡公司董事长
- 黄珊珊:前台北市政府第七届副市长,于2022年8月28日请辞,参选台北市市长落败
民意调查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