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柳亚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1],又改名弃疾,字亚子,以字行,祖籍浙江慈溪,生于江苏吴江,诗人,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南社发起人。
生平

1887年5月28日,生于江苏吴江县北厍区大胜村。父亲是秀才,研究《说文》和算学,母亲也通文字,教他启蒙。1898年,十二岁时曾祖父母和祖母相继去世,经济不好,于是搬到吴江县黎里镇居住。父亲赞同戊戌变法,柳亚子也撰文痛骂慈禧。1902年,考取秀才,思想渐渐转变,次年到上海爱国学社读书,结识了章太炎和邹容,并和陶亚魂出资办其出版《革命军》。爱国学社和中国教育会分裂,柳亚子支持教育会,因而辍学返乡。1904年,到吴江同里镇的自治学社读书,结识冯沼清、朱梁任。1906年,到锺衡臧所办的上海理化速成科学习化学,结识高天梅、朱少屏等人,未能毕业就被他们邀到健行公学教书,结识马君武、苏曼殊、刘申叔等人;加入了同盟会并编辑《复报》;这年中秋,两江总督端方准备禁报刊、查封学校,因此返乡避难并与郑佩宜结婚。[2][3]
1909年,和陈去病、高天梅发起南社,以文学鼓吹民族革命。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被雷铁厓请去做秘书,不过三天便返回上海做《天铎》、《民声》、《太平洋》三个报馆的主笔,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做总统,士气消沉,和苏曼殊、叶楚伧饮酒度日;同年父亲去世,家务由叔父照看。1913年,转向新剧运动,和冯春航、陆子美交际。1918年,叔父去世,返乡处理家中事务,又因和在社内有了内讧,便辞去了社长的职务。1923年,和邵力子、陈望道发起新南社,提倡新文学和社会革命。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以同盟会的资格重新加入并成立了吴江县党部。1925年,江苏省党部成立后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常委兼宣传部长。次年,国民党全国二大上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负责江苏党务。10月,逃避孙传芳的抓捕到上海,化名“唐隐芝”,做苏曼殊的研究。[4][3]
1927年,北伐军到达东南后谢绝了武汉、南京两方面江苏省政府委员的任命,5月15日,到日本躲避,在东京武藏野井之头公园居住,起名“乐天庐”。1928年清明,回国后在上海居住[5];1941年,皖南事变中,柳亚子因同情中共新四军,被国民党中央以“诋毁中央”为由撤销监委职务,并开除出党。[来源请求][6]1943年,与张伯苓一道创立重庆南开中学。对日抗战胜利后,在香港继续从事中国民主运动。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58年6月21日,在北京病逝。
Remove ads
家庭
脚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