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栗太郡

過去位於日本滋賀縣南部的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栗太郡为过去位于日本滋贺县南部的,已于2001年10月1日因无所属町村而消失。

事实速览 栗太郡 栗太郡/くりたぐん Kurita-gun, 国家 ...

在1879年实施郡区町村编制法日语郡区町村編制法时的辖区包括现在的草津市栗东市的全部地区及大津市濑田川以东的区域、守山市南部的部分区域。

历史

过去在令制国时代属于近江国,近江国的国府过去也是设在郡内的势多(濑田)地区;最初在十世纪编撰的《和名类聚抄》记载此地的汉字名称为“栗本くりもと郡”,后来才逐渐转换为现在的“栗太くりた郡”。

17世纪江户时代后,郡内大多数地区成为膳所藩的领地,此外也有少部分区域属于淀藩前桥藩三上藩宫津藩狭山藩菰野藩日语菰野藩伯太藩寺社领日语寺社領及幕府直属的领或旗本领[1],而此地的幕府直属领及旗本领则是由位于滋贺郡大津的大津奉行日语大津奉行负责管理。

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原先的幕府直属领及旗本领先后改隶属大津裁判所大津县,其他原本属于各藩的区域则在1871年实施废藩置县后,改隶属膳所县、淀县、前桥县、吉见县、宫津县、菰野县、伯太县;不过在仅四个月之后的府县整并中,郡内全数区域都被并入大津县,而大津县又在一个月后更名为滋贺县

1879年实施郡区町村编制法日语郡区町村編制法时,正式设置近代的行政区划“栗太郡”,并在草津村(位于现在的草津市)设置“栗太野洲郡役所”,同时也负责管理北侧的野洲郡

Remove ads

沿革

Thumb
1889年栗太郡辖下的行政区划:
1.草津村、2.大石村、3.下田上村、4.上田上村、5.志津村、6.金胜村、7.叶山村、8.治田村、9.大宝村、10.物部村、11.常盘村、12.笠缝村、13.山田村、14.老上村、15.濑田村
(紫色:现属大津市、桃色:现属草津市、红色:现属守山市、橙色:现属栗东市)
  • 1889年4月1日:实施町村制,栗太郡下设:草津村日语草津町 (滋賀県)大石村日语大石村 (滋賀県)下田上村日语下田上村上田上村日语上田上村志津村日语志津村 (滋賀県)金胜村日语金勝村叶山村日语葉山村 (滋賀県)治田村日语治田村 (滋賀県)大宝村日语大宝村 (滋賀県)物部村日语物部村 (滋賀県)常盘村日语常盤村 (滋賀県)笠缝村日语笠縫村 (滋賀県)山田村日语山田村 (滋賀県)老上村日语老上村濑田村日语瀬田町。(15村)
  • 1895年6月22日:草津村改制为草津町日语草津町 (滋賀県)。(1町14村)
  • 1898年4月1日:实施郡制日语郡制,郡役所设于草津町。
  • 1923年4月1日:废除郡会和郡参事会。
  • 1926年7月1日:废除郡役所,此后郡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只作为地名的表示。
  • 1927年1月1日:濑田村改制为濑田町日语瀬田町。(2町13村)
  • 1941年7月10日:物部村和野洲郡守山町合并为新设立的守山町,隶属野洲郡。[2](2町12村)
  • 1951年4月1日:大石村和下田上村被并入大津市[3](2町10村)
  • 1954年10月1日:治田村、叶山村、金胜村、大宝村合并为栗东町。(3町6村)
  • 1954年10月15日:志津村、草津町、老上村、山田村、笠缝村、常盘村合并为草津市[4],并脱离栗太郡。(2町1村)
  • 1955年4月1日:濑田町和上田上村合并为新设立的濑田町日语瀬田町。(2町)
  • 1956年9月1日:栗东町的涉川地区被并入草津市。
  • 1967年4月1日:濑田町被并入大津市。[3](1町)
  • 2001年10月1日:栗东町改制为栗东市[5],并脱离栗太郡;同时栗太郡因无所属町村而消失。
Remove ads

变迁表

更多信息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12年 ...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