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核宇宙编年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核宇宙编年学,也称为宇宙编年学,是相对来说使用较新的技术来确定天文物理物件和事件的时间尺度。这种技术使用重放射性核种的丰度计算天文物件形成的年龄,类似于地质年代学领域内时髦的岩石定年。
核宇宙编年学已经成功的使用计算出太阳的年龄(±0.2亿年)和银河 45.7薄盘面的年龄(±1.8)×109 y),以及其它的。它也曾用来估计 (8.8银河系本身的年龄,例如最近对银晕中凯雷尔星(Cayrel's Star)所做的研究。精确度的限制因素来自被观测天体的暗弱程度,更重要的或许是,参予r-过程元素的原始丰度不确定性。
历史
核宇宙编年学的首次使用是在1929年,由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所提出,他在发现铀有两种半衰期不同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后不久,就试图利用比值来判断铀的产生时间。 他假设铀是在同一时刻产生的,因此认为两者的丰度相等,并运用天体物理学的错误假设,推算出约60亿年的错误年龄。他开创了用放射性母元素及其稳定衰变产物的丰度比值来计算年龄的想法。
根据同事们撰写的悼念文章,现代核宇宙时代学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从约翰·雷诺兹(物理学家)(John Reynolds)和他的学生的工作中成长起来的。[1][2]
与模型无关的技术是在1970年开发的。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与延伸读物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